勇于做个“懒”教师

时间:2022-10-08 06:37:07

【前言】勇于做个“懒”教师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2.教会学生学习 首先,告诉学生学习要充分主动,高度自觉,绝对不能只依赖教师。更重要的是要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养成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习惯。做到这一点,教师关键的是要“善问”。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不断向学生提问,让学生来回答问题,并让他们进行互评。教...

勇于做个“懒”教师

曾经在《潍坊家庭》上看到一篇育子方面的文章,大意是做个“懒”妈妈,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母亲不能包办,也不能代办,尤其是那些对孩子的成长非常关键的事。深受启发:对孩子的教育,无论是做家长的还是做老师的,都要“懒”一些,切忌包办和代办。我们做老师的在课堂上有时为了节省时间,或者说是因为缺乏耐心,总爱把所有的问题都讲给学生或者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让他们记住就可以了。这样尽管也会取得高分,但还是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也会出现诸多问题。

课堂上,老师讲的绘声绘色、声情并茂,但是仍有同学会把老师讲的内容化为过眼烟云,甚至有的竟然像听天书,出现“老师在讲台上大讲,学生在下边小讲”、“昏然入睡”等一系列现象。结果是老师讲的很卖力,总体而言学生学的却很差。也就是说,课堂效率不高。

课改实施几年来,我们在潍坊市教研室的带领下进行了诸多的探索和实践,最终以《“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估》一书作了系统全面的阐述。实质上,“345”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的一系列原则和要求已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但不是固定模式。我们还需要不断进行探索、试验、反思、调整和改革。

在新课改的潮流中,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避免“满堂灌”,克服老师喋喋不休的讲,教育领导机构和学校甚至给我们提出了“课堂上老师讲的时间不能超过十五分钟”的规定。因此,我们当老师的就得做“懒”老师,但这里的“懒”仅指课堂上的少讲,其他功夫不但不少下,反而更多。结合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我觉得应至少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教师首先要“蓄水” 吃透教材,备好学生,联系实际,装满脑袋是教师的“蓄水”工作。教师要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倒一滴水,必须拥有一桶水。”这样,才能达到高屋建瓴的境界,才能够灵活机智地处理课堂上的突发问题和生成性问题。导学稿的编写是教师“台下功夫”中非常关键的工作,导学稿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课堂效率的高低。因此,教师一定要在吃透教材、备好学生的基础上,编写出科学性、实用性强的导学稿。

2.教会学生学习 首先,告诉学生学习要充分主动,高度自觉,绝对不能只依赖教师。更重要的是要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养成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习惯。做到这一点,教师关键的是要“善问”。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不断向学生提问,让学生来回答问题,并让他们进行互评。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也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这样还能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较强的求知欲望。其次,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广泛运用各种途径和方法来查阅搜集资料,如,手头的各种书籍、百度文库、图片和视频搜索,图书馆查阅、询问家长、实际调查等。教师切记要告诉学生在利用百度搜索的时候一定要加强鉴别,并非所有都是正确的说法。

3.充分利用和发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优势 首先,教师一定要拿出时间,或者准备好足够的耐心让学生去进行自主学习那些自己能看明白并能掌握住的知识。然后让每个学习小组的组长主持进行交流,统一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巩固、互相提问检查。教师抽查即可。对那些思维含量高、综合性强的问题,首先要让学生自己思考,在有了自己看法的前提下进行交流,互相补充,加以完善,推举一人发言展示交流讨论的结果,其他小组可进行点评和补充。教师当好引导者、驾驭者和总结者。其次,还要利用这一优势搞好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和学生一起制定总体的评价标准和原则,包括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展示、小组内交流中发言的表现及代表小组的发言展示等方面,分别赋予分值。每个学习小组的成员由本小组专门的记分员根据计分标准和原则做出分数量化。我在担任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时,最擅长利用的就是这一优势。鲁教版教材中设置了大量的活动环节,比如“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做一做”、“搜集与交流”等等。这些活动,我都是让学生自己去干的,然后展示结果,效果很好。

4.真正信任学生,做到“三讲三不讲” 前面所说的自主合作学习环节中,教师一定要沉得住气,让学生去做,去说。否则,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活动的时间,甚至可以说是剥夺了学生得以锻炼、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与喜悦及情感体验的机会。当然,这在绝大部分的学生看来,或许不是自己的时间,也不是自己的机会,而是在难为自己。这也不怪他们,这是过去那种教育方式特别是“填鸭式”的教学给他们养成了这种被动等待接受的习惯甚至可以说是惰性。无疑,新课改不仅给教师提出了难题,也让学生感到有所不适。不仅教师不放心学生,不少学生本身也不习惯这种新的教育方式。尽管如此,教师还是要做到只讲那些学生的疑难问题和易混易错易漏的知识点,真正起到“导”的作用。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形成了一种新的习惯。习惯是要慢慢培养的,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培养。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受益终生。教师一旦培养起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后面的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5.课堂让学生忙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器官,进行读、说、写、做、演等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师只是引导者、观众、点评者。首先让学生读课本了解所学内容,找出导学稿中的问题和知识点,在学习小组内进行交流、整理、记录,统一意见后填写到导学稿上。因此,导学稿的设计一定要给学生流出书写要点的空白处并给与足够的时间让其动笔。根据历史学科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开展故事会、辩论会和节目表演等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思辨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甚至是运用肢体语言表达的能力。下面是自己在担任初中历史科教学中实践过的几个案例,效果很好。

案例一:在学习了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后,让学生根据课本52~53页《活动课二》的设计,课后编写小故事,在课堂上交流展示,学生兴致盎然,课堂甚是热闹。

案例二:学习了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和11课后,让学生围绕秦始皇是明君还是昏君展开正反两方的辩论。刚开始时,学生不发言。在搞清楚是因为他们没有准备充分后,我把学生分成A、B两大组,拿出时间让他们进行充分的准备。后来,慢慢打破了僵局,他们唇枪舌剑,辩论的非常激烈。

案例三:学习了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后,让学生根据课本44页的内容《活动课一》的内容设计历史短剧,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学生很高兴,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场“规模较大”(涉及人物十几个,几乎站满了讲台)的历史短剧。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还准备了道具,像用来包头的围巾(饰演吐蕃人)和纱巾(饰演文成公)、课本(作为奏折)等。下面的“观众”们看得津津有味。

6.引导学生善于总结规律、方法和技巧 在给学生讲题时,不就题讲题,注意多讲规律、方法和技巧性的东西。引导学生做题时,不要就提做题,要用心琢磨出题者的意图,考查知识的方式方法和规律,善于总结答题的技巧和方法。

7.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无论是导学稿设计的问题,还是平时的练习题和检测题,都切忌难度过大,要难易结合,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让他们能够凭借自己的水平和能力答对,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8.教师还要让自己的大脑“勤”起来 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常研究、琢磨自己教育教学的方式与方法是否得当,效果如何?当效果不理想时,及时调整,甚至大胆尝试新方法,敢于改革。

这种教学收到的效果是:学生变勤了,老师变“懒”了, 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学生的参与度高,参与面广,能力得到大大提高;课堂内容思维含量高;整体效果好。

上一篇: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对差生进行转化 下一篇:提升教师的“巧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