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浅析

时间:2022-10-08 06:30:39

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浅析

【摘要】近年来,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一直是中外学者关注较多的会计行为,通过盈余管理公司可以改善会计盈余的信息质量,使盈余信息更能反映公司的经济价值,因此,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手段已呈现出多样化且更为隐蔽的趋势。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某上市公司公开发行的财务报告,判断其可能实行的盈余管理手段并推测其盈余管理动机,为我国其他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盈余管理 动机 手段

1 公司简介

某上市公司诞生于2000年3月,由某大型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于2009年6月整体转制设立而成,是承担国家“909”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程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之一。公司总部设立在深圳,并于北京和上海设立有研发和支持中心。 该公司是一家具有央企背景的公众企业,并于2010年4月30日在深圳交易所挂牌上市。

2 盈余管理手段识别及分析

2.1 非正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

据该公司2010年度的财务报告第八条聘任、解聘会计师事务所情况,经2010年11月16日2010年度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计通过,公司改聘大信会计师事务有限公司为2010年度的财务审计机构,2010年度审计费用为30万元人民币。

公司2010年4月上市,2010年11月就改聘会计事务所,且未对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具体原因作出披露,相关的会计师事务所也没有陈述意见,此事务所变更非强制轮换,所以笔者推测该公司有盈余管理的行为,而导致与前任会计师事务所意见不合。

2.2 撇清与上海华红ABC公司的关联关系。

据该公司2010年度财务报告所示,上海华红ABC公司的母公司为上海华红集团,截至2009年12月31日,华红集团为本公司实际控制人长江电子的控股子公司。2010年1月初,华红集团董事会进行了调整,调整后长江电子对华红集团不再具有控制权,对华红集团的股权投资相应转为权益法核算。故从2010年1月起,上海华红ABC公司不再是本公司的关联方。且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关联交易事项。

表2.1 2009年关联交易的情况

关联方名称

关联方交易内容

关联交易定价方式及决策程序

金额

占同类交易金额的比例%

上海华红ABC

采购商品

参照市场价格,按照合同约定执行

60737520.25

23.26

A公司

采购商品

参照市场价格,按照合同约定执行

31903.49

0.01

B 公司

采购商品

参照市场价格,按照合同约定执行

132478.64

0.05

合 计

60901902.38

23.32

表2.2 2010年关联交易的情况

关联方名称

关联方交易内容

关联交易定价方式及决策程序

金额

占同类交易金额的比例%

E公司

采购商品

参照市场价格,按照合同约定执行

1263527.92

0.34

B公司

采购商品

参照市场价格,按照合同约定执行

156692.68

0.04

F公司

采购商品

参照市场价格,按照合同约定执行

53901.54

0.01

合 计

1474122.14

0.39

表2.3 与上海华红各年交易情况(单位:元)

此次调整具体为上海华红集团于2010年初以分立方式进行重组,即华红集团将所持上海某公司27.8%的股权以及其他资产分立由长江电子持有,相应按照分立出的资产减少长江电子在华红集团中的出资额,至此,长江电子将不再持有华虹集团股权,那么,从形式上来看,华红ABC和本公司是不再存在关联方关系,也符合相应的财务处理,但实质上华红集团把自己的一部分资产分出来,成立另外一个公司Z,但这个公司也是由长江电子持有的,故虽然长江电子对华红持股减少了,但是对Z的持股却增加了,而Z以前就是华红的一部分,长江电子实质上还是对华红有控制的,这个变更只是形式上的,故笔者认为该解释并不能充分说明该公司与上海华红ABC不再有关联关系。

由表2.3可见,从2007到2009年这三年本公司从上海华红ABC的采购金额占当期营业成本的比例分别为4.87%、9.85%和23.26%,可见上海华红ABC一直是本公司的主要供应商,而且本公司从上海华红ABC的采购金额占当期营业成本的比例从2007年开始是逐年递增的,而2010年不再披露其与上海华红ABC的关联方交易。故笔者认为,该公司可能是为了避免与华红ABC的关联方交易金额过大引起关注,才采取这种方式解除与华红ABC的关联关系,从而在报表中无需再披露与其的交易,进而本公司财务报告中披露的关联方交易的采购金额占同类交易的比例由2009年的23.34%下降到2010年的0.44%,可以看出本公司利用这种方式成功的避免了关联方交易金额过大而引起关注的问题。

2.3 主要财务指标变动异常。

由该公司2010年度财务报告可知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化:

其中,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小幅增长,其原因主要是由公司净利润的增长引起的。、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造成变化的原因主要是2010年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2,72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且每股87.5元,股本溢价2276819740.15元,而每股收益的基数是流通股数,利润增加的比例高于股数增加的比例,故前3个指标略有上升,而后3个指标的基数是净资产,公司因高价发行股票,使得10年净资产急剧膨胀,使得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由09年的72.2%直线下降到10年的9.59%。

表3.1 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

2010年

2009年

本年比上年

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1.77

1.44

22.92%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1.77

1.44

22.92%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1.58

1.20

31.67%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9.59

72.20

降低62.61个百分比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8.56

59.77

降低51.21

个百分比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0.98

1.15

-14.78%

项 目

2010

年末

2009

年末

本年末比上

年末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元/股)

24.84

2.72

813.24

表3.2净资产收益率及每股收益

报告期

净利润项目

净利润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2009年度

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

116943829.39

72.20%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

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

96814294.64

59.77%

2008年度

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

24120622.51

35.58%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

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

21150402.19

31.20%

2007年度

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

13589546.77

29.41%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

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

7400182.81

16.01%

但由表3.1及表3.2可以发现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这一指标在09年畸高为72.2%,而10年为9.59%,08年为35.58%,由09年到10年,上一个疑问已经得到解释,而08年至09年,由35.58%上升到72.2%,主要是由于净利润有08年的24,120,622.51元上市到116,943,829.39元。而公司10年上市,有可能为了以较高的价格发行股票,虚增利润,粉丝报表来吸引投资者,而87.5元/股的价格也证明这一指标变动给公司带来的直接收益,故笔者认为该公司有可能对财务指标进行了盈余管理。

3 结论

上市企业盈余管理是一柄双刃剑,有利也有弊,适度的盈余管理是上市企业运营管理成熟的标志之一。在我国现行环境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负面影响也在日益凸显,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健全上市企业治理结构及加强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督等综合治理措施迫在眉睫,以便更好地利用盈余管理,避免盈余管理不当造成的损失。总之,盈余管理是在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一种长期行为,通过合理范围的盈余管理,可以向其他利益相关者传递企业经营稳定的信息,即使在企业遇到突发事件时盈余管理也给管理当局一个缓冲空间,以保护自身与企业的利益,并维护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值得注意的是,会计新准则的实施,使财会人员做账时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创造了新的盈余管理空间,这就给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盈余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4

[2]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4

[3] 郑朝晖.上市公司48大财务迷局[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8

[4] 郑朝晖.IPO40大财务迷局[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8

上一篇:俄罗斯军事战略调整新动向探析 下一篇:从当今国际国内局势的新变化看“三个代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