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数学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初探

时间:2022-10-08 05:55:24

高中生数学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初探

摘 要: 学习活动是一项群体性的互助学习过程,既有学生个体的有效独立活动,又有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助合作过程。教学实践证明,合作学习活动有助于学生协作能力的提高,有助于集体主义精神的养成。基于此,作者对高中生数学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合作学习能力 培养方法

常言道“众人划桨开大船”,“众人拾柴火焰高”。古语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等。这些都形象生动地阐述了互助合作的深刻意义和显著功效。学习活动是学生群体在教学工作者的有效教学策略引导下进行知识学习、问题解答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既包含了学生个体的自主独立学习活动,又包含了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助合作学习活动。合作学习能力作为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学习能力和素养之一,新实施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加之,现代社会更注重团结协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协作能力成为技能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重要内在素养之一。但在传统应试教学活动中,一方面,教师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忽视对学生合作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引导和培养,另一方面,学生受到超负荷学习压力的影响,合作学习主动性不强,不愿合作互助的现象时常发生,“形而上学”的合作学习活动经常存在。因此,在新课改下,培养高中生数学合作学习能力势在必行。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简要论述在培养高中生数学合作学习能力方面的举措。

一、创设高中生数学合作学习活动的平台

传统教学模式下,高中生数学合作学习意识薄弱、能力低下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缺少合作互助学习活动的平台,得不到进行有效合作互助学习活动实践锻炼的时机。教学实践表明,高中生合作学习能力培养需要实践的舞台。因此,在培养高中生合作学习能力过程中,教师将合作学习平台的创设作为首要前提,有意识地设置贴近教材目标要求、贴合教材要义、有利于激发学生合作情感的教学情境和氛围,通过生动的教学语言,创设典型的问题情境、趣味横生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有效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如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活动中,我摒弃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形式,而是根据该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抓住教学重点和学习难点,利用教材内容的趣味性、生动性特点,借助多媒体,创设出“古代国王向棋盘发明者奖赏麦子的故事”教学情境,将该节课的知识点内涵渗透在教学情境之中,让学生带着积极情感参与到问题案例的合作探析中。又如在“三角函数”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知识内容和解答问题的实际情况,创设了问题情境:“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如图所示,它是由4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若直角三角形中较小的锐角为θ,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25,让学生在合作探析问题案例的“平台”上,有效合作、共同互助。

二、指导高中生数学合作学习活动的过程

合作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应该扮演决策者、组织者、支持者、引导者的角色。教师不仅要做学生学习活动开展的“向导”,还要做学生学习活动的“伙伴”,发挥自身所具有的主导作用,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同时,积极参与到学生合作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对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进行观察,及时帮助解决合作学习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好对学生数学学习活动过程的指导,有效推进和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活动进程和成效。

说明:对于二次函数问题,可以借助它的图像求解。

在该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组成合作学习活动小组,教师根据问题案例向学生提出合作学习要求:“1.找出该问题条件中涉及的数学知识;2.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该问题案例解答的关键点是什么。3.请找出这一问题的解答方法和途径。”此时,学生带着要求进行问题案例内涵的合作探析活动。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案例的条件,认为:“先确定A集合,然后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二次函数图像关系,结合B?哿A,利用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策略,建立关于a的不等式。”教师在巡视学生合作学习活动过程中,发现学生在问题解答策略的确定上“卡壳”,此时,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学生得到该问题的解答策略。其解题过程如下:

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对该问题的解答策略和方法进行总结归纳。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既凸显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主动性,将合作探析任务交由学生完成,又发挥了自身的指导性功效,对学生合作学习过程进行及时指点,教会学生解答的策略和方法,为学生合作学习活动深入、高效实施打下基础。

三、评价高中生在数学合作学习活动中的表现

实践证明,能否用好评价机制是合作学习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高中生学习能力水平和自主反思能力较低,思维水平还不能足以“胜任”自我评析、反思的“重任”。这样,高中生对数学合作学习活动的表现和效能就不能进行有实效性和针对性的评价和辨析。此时,教师就必须当好评价活动的“组织员”角色,采取个人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等多元评价体制,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合作评价过程中,对他人和自身合作学习活动效能及表现有科学、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提高合作学习活动效能。

上一篇:反思新课改下中学数学教学评价 下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优化的目标及组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