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胃炎的五则膏方

时间:2022-10-08 04:54:34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其发病率居所有胃病之首。老年人常会出现牙齿缺失、咀嚼食物不充分、食道黏膜及胃黏膜萎缩、蠕动力差等情况,因此患慢性胃炎的几率更高。据统计,在50岁以上的人中,约有50%的人患有慢性胃炎。在临床上,此病患者常会出现胃脘隐痛胀闷、胃中有烧灼感、嗳气、反酸、口臭、消瘦、乏力、贫血等症状。此病患者在做胃镜检查时还可发现有胃黏膜充血、肿胀或糜烂等情况。病程较长的这类患者,其胃黏膜会发生萎缩,并可伴有肠化生。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大多是由饮食失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胃络失养所导致的。此病患者若使用一些具有调理脾胃功效的膏方进行治疗,往往会取得较好的效果。下面就介绍5则可治疗慢性胃炎的膏方:

1.柴胡疏肝膏 取煅瓦楞150克,柴胡、赤芍药、白芍药、郁金、香附、川芎、延胡索、川楝子、炒枳壳、姜半夏、山楂、神曲、佛手各90克,生麦芽、海螵蛸、茯苓各120克,竹茹60克,甘草、九香虫各45克,饴糖500克。将上述药物一起洗净,研成细末,用水煎煮3次,分别滤出药汁。将3次所得的药汁合在一起,加热浓缩至呈稠膏状,再调入饴糖煮沸即成,可每次用开水冲服此膏20毫升,每日服3次。此方具有疏肝和胃、理气止痛的功效,适合有胃脘胀满、食后尤甚、嗳气、呕恶泛酸、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弦等症状的慢性胃炎患者使用。

2.黄芪建中膏 取黄芪300克,党参、白术各150克,白芍药、茯苓、谷芽、麦芽各120克,陈皮、鸡内金各60克,半夏、大枣、炒当归、生蒲黄各90克,木香45克,砂仁、川桂枝、干姜、炙甘草各30克,饴糖500克。将上述药物一起洗净,研成细末,用水煎煮3次,分别滤出药汁。将3次所得的药汁合在一起,加热浓缩至呈稠膏状,再调入饴糖煮沸即成,可每次用开水冲服此膏20毫升,每日服3次。此方具有温中和胃、益气健脾的功效,适合有胃脘隐痛、喜按喜暖、纳呆、食后胃脘胀满、呕吐清涎、面色不华、畏寒、疲乏、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等症状的慢性胃炎患者使用。

3.半夏泻心膏 取制半夏、瓜蒌、炒枳壳、泽泻、藿香、大腹皮、延胡索各90克,党参150克,黄连、干姜、砂仁、蔻仁各45克,黄芩、橘皮、竹茹各60克,炙甘草30克,茯苓、苍术、白术、生薏苡仁、熟薏苡仁各120克,冰糖500克。将上述药物一起洗净,研成细末,用水煎煮3次,分别滤出药汁。将3次所得的药汁合在一起,加热浓缩至呈稠膏状,再调入冰糖煮沸即成,可每次用开水冲服此膏20毫升,每日服3次。此方具有健脾化湿的功效,适合有心下痞痛、时感泛恶、干呕作哕、肠鸣辘辘、腹泻、便溏或便秘、舌苔薄腻黄、脉弦或弦滑等症状的慢性胃炎患者使用。

4.养胃膏 取北沙参、蒲公英、炒谷芽各120克,麦门冬、白芍药、炒扁豆各100克,石斛150克,炒当归、陈香橼、延胡索、莲子肉各90克,炙乌梅、生甘草、木香、黄连各30克,玫瑰花45克,炙鸡内金60克,饴糖500克。将上述药物一起洗净,研成细末,用水煎煮3次,分别滤出药汁。将3次所得的药汁合在一起,加热浓缩至呈稠膏状,再调入饴糖煮沸即成,可每次用开水冲服此膏20毫升,每日服3次。此方具有养阴和胃、清热止痛的功效,适合有胃脘灼痛、不思饮食、食后腹胀、干呕嗳气、渴喜冷饮、大便干结、舌红苔少且燥、脉细数等症状的慢性胃炎患者使用。

5.金柑膏 取金柑345克,丁香、豆蔻各110克,肉桂270克,沉香42克,砂仁、木香、玫瑰花、梅花、吴茱萸、郁金各3克,香附、香橼、丹参、桔梗、厚朴、乌药、高良姜、干姜、枳壳、佛手、毕澄茄、陈皮、青皮、延胡索、藿香、紫苏梗各6克,蔗糖粉适量。将金柑、丁香、肉桂、砂仁、豆蔻、木香、沉香、玫瑰花、延胡索、梅花研成细粉,混合均匀。将其他药物用水煎煮2次,分别滤出药汁。将两次所得的药汁合在一起,加热浓缩至呈稠膏状,再调入上述药粉及蔗糖粉煮沸即成,可每次用开水冲服此膏5克,每日服2~3次。此方具有舒肝理气、健胃镇痛的功效,适合有胃脘疼痛、腹胀、嗳气、胸闷不舒等症状的慢性胃炎患者使用。

上一篇:如何正确选用抗感冒药 下一篇:人参健脾丸 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三个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