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教学风格探究

时间:2022-10-08 04:00:00

物理课堂教学风格探究

有些学生对物理学习缺乏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与该门功课执教者的教学风格,教学方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那么,教师如何在自己课堂上运用教学机智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笔者就物理教学中一些体会整理如下,仅供参考.

一、培养师生的积极情感

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情感的交流活动.在物理教学中重视师生情感培养沟通和融洽,它将在教学中起着积极而深远的作用.

教师应把微笑带进课堂,通过自己的表情,将情感的因素表现出来.教师在课堂上的微笑不仅表示教师心中愉悦和热爱学生的心情,同时也是一种传达教学信息的辅助力量.以自己的积极情感,自觉地感染并影响学生责怪学生,使学生也引起相应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知情交流中的作用,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交融,优化教学效果.如果教师一进教室就板着脸孔,遇到不顺心的事动辄呵斥学生、责怪学生,这样的教师对学生缺乏感情,态度冷淡,学生一看见就望而生畏,感情上就有了距离,甚至引起学生内心的厌恶和反感,形成“逆反心理”.一旦学生对教师的教育产生敌对情绪,也就宣布教师教育的失败.教师爱学生,学生也喜欢自己的教师,那么这种情感便会迁移到教学上,使学生也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课,其课堂就会显得活跃,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内在心理潜能,有助于创造能力的发挥.

二、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知识和能动探究物理现象、有效解决物理问题的内在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求知欲无疑是十分有效的.

如,课前导入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欲罢不能,不得不听,整个教学气氛立即活跃起来,教学也就容易进入最佳境界.例如,学习有关“重力势能”的内容,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一片树叶落下时,人们不以为然,而一个花盆从高处落下时,人们会望而生畏,这是为什么呢?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富有启发性地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其学习兴趣.

三、注重听觉、视觉的艺术性

前苏联教育家米斯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如果富有哲理的幽默,不失时机地抓住事物趣味性的一面,巧妙地通过语言媒体传递给学生,就可以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要求我们把幽默搬进课堂教学,运用幽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克服学生枯燥心态的良好方法.

例如,我在讲分子运动论时,发现一个学生在偷吃薯片,便故作惊讶地提问“请同学们注意,教室有股什么气味?”很快有学生闻出是薯片味,我就说“不知是哪位同学想让大家体验分子扩散的现象,不过象这样的实验,还是应该在课后进行.”学生都笑了,那个违纪的学生也悄悄地收起了薯片,这样既将批评教育与课堂知识结合得天衣无缝,大家对分子扩散现象又有进一步理解.另外,讲物理要注意语言的科学性和逻辑性,还要饱含激情,对物理教学的热爱和对知识精辟的见解,才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语速快慢,声音高低应恰到好处.语速太快,学生反应不过来,语速太慢,学生又提不起精神,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应当从教学实际出发,取得最佳效果.对物理来说,教学语言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

例如,讲授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时,用拳头表示过山车,当过山车从低轨道滑向高轨道时,手就从下往上挥,速度越来越慢,过山车从高轨道到低轨道时,手从上往下降,速度越来越快,这样来描述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授课时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相结合能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形象直观.戏剧、电影,以及各种讲演中,讲演人总是“以姿势助说话”为讲演烘托气氛,增加感染力,虽然教师不是专业演员,但至少要往这个方向去努力,毕竟教师面对的也是台下的“观众”.

上一篇:浅谈物理课堂的语言艺术 下一篇:初中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