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做好初中数学学困生工作

时间:2022-10-08 03:43:15

谈如何做好初中数学学困生工作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中,总是存在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差,虽然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他们进行辅导,可是依然不能提高他们的成绩。这部分学生就是让我们头疼的学困生,他们由于基础差,或者其他的一些原因,暂时无法达到平均成绩,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对我们班级的整体学习成绩和学习风气都起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这部分学生的转化尤其需要我们注意。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困生 转化

无论是重点中学还是普通中学,无论是什么学科,都客观地存在着一部分学困生。如何转化这部分学生,推动全体学生的发展,成为我们教师最关注的问题。对于初中数学科目而言,也着实存在着一部分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那么如何对其进行转化呢?

一、注重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首先,通过直观教学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理解概念、性质。学困生对于较难理解的问题,通常会比较畏惧,越听不懂,他们就会越不感兴趣,越不感兴趣,就会越不愿参与到教学中,也就会使得成绩越来越差,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我们在讲解这样的内容时,可以采用直观教学法,先将学生吸引到教学中,然后通过直观的讲授使学困生慢慢理解,慢慢进入状态,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例如,在讲“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我发现学困生面露疑惑,他们难以理解其中的含义。于是我就去办公室找来几根铁丝,让学生自己动手拼三角形,然后在学生动手实践后,提问哪几组铁丝可以组成三角形,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铁丝之间有何关系?从而引导出上述性质。这样一来,学困生很轻松的理解了这个性质,学习兴趣自然就被大大激发出来。

其次,利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让教学生动、有趣,提高学困生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语言风格会直接影响课堂氛围,幽默风趣的语言可以使课堂变得活跃、轻松,如此一来就会带动学生的思维,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恰当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及相关有趣的事例,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

再次,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事实证明,如果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些情境,学困生会马上感觉到新鲜、有趣,会立马参与到我们创设的情境中来,兴趣大增。因此我们教师可以多创设一些情境,如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挖掘数学的美,进行美的创造、美的教育;创设情境,巧妙设障,营造悬念;还可以对情境进行再创造、再发现、再探索等等,使得学困生在愉快的教学诱导下激发起对数学的兴趣。

二、充分利用差异资源进行课外辅导

每个班级都有很多学困生,同时也存在很多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如果我们仅凭自己的力量来转化学困生,会比较困难,不但劳心,还可能会影响教师对到全班同学的关注,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班上的差异资源来进行课外辅导,使优等生对学困生进行课外辅导。我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首先根据学习成绩和性格特点,我选取了一部分优等生作为班上的特约“辅导员”,请五到十名小小辅导员,将他们的照片贴到教师墙上,设置专门的一张课桌作为辅导站,每天的自习课上都请值班辅导员到辅导站,只要是学困生遇到了问题,都可到辅导站请教辅导员,辅导员要耐心讲解,而且辅导员还有监督课堂纪律的权利。并且每个月都要评出“最佳辅导员”奖,对获此殊荣的辅导员进行奖励。这样不仅使学困生有问题可以及时解决,也使得优等生逐渐形成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而且使其对班级有了一定的责任感,此外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可谓是一箭三雕。事实证明,我的策略非常有效,经过两个多月的课外辅导,学困生的成绩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三、抓概念、基础的教学

学困生之所以学习困难,主要就是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就没有打牢基础,知识上存在很多漏洞,这些漏洞越积越多,导致上了初中以后漏洞无法修补,学习成绩总是无法提高。因此,引学困生入门,打牢基础知识,是转化学困生的前提。因此,我们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要重视概念和基础的教学,多寻找、发现学困生的知识漏洞,发现一个补一个,然后多加训练,让他们对那些漏洞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使他们能真正掌握这些知识。我在教学中就是这样的,将最基础的概念等整理出来,再将学困生的学习漏洞统一整理出来,打印成册,在自习课上根据这些资料对学困生进行辅导,并针对这些设计一些问题让学困生巩固训练。最终使得学困生形成了一定的认知,基础知识也更加扎实了。

四、利用课堂信息反馈,提高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双向式、多向式信息传递与交流,自主探究与启发式讲授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既学会倾听又学会分享,给学生提供思考问题的时间与空间,避免由少数学生活动代替多数学生的活动。要让全体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就要对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及时检查并查漏补缺。优先考虑让学困生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重点面批学困生的课堂练习,尤其要纠正其主观臆造的“知识”和方法,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克服主观错误。

此外,转化学困生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育人观。教师在衡量学困生的进步时,要因人而异,包容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反复性,捕捉其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使其认识到有努力就有进步,同时再给他们提出新的要求,使他们在看到光明和希望的同时,也感受到后进的压力,提升上进的动力。

总之,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是初中学困生转化的核心部分,需要全体数学教师长期不懈的努力。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为初中学困生的转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鲁献蓉.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认知特点[J].数学教育学报,1999(4).

[2]蔡丹.初中生数学学习困难的认知加工特点[D].华东师范大学,2010.

[3]陆之鸿.高中“数困生”数学概念认知障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

[4]陈冬云.数学学困生成因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

[5]杜虹.解决初中数困生学习情感障碍问题的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

上一篇:论中职体育教学效率的提升 下一篇:浅谈初中语文创新教学的常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