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语文课堂提问

时间:2022-06-10 03:01:21

探析语文课堂提问

摘要: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课堂有效提问的进程就是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的桥梁,是让学生思维不再枯竭的重要举措,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明确提问的作用、技巧和应注意的问题,然后悉心设计课堂提问,创设问题情境,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精神大有裨益。

关键词:语文 课堂 提问

一、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和解决问题,是使学生掌握知识、能力、技能和过程,以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好的提问,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思维、想象、创造力。一个问题提得好,就像一块石头扔进平静的水中,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

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问题,是引导和促进其主动学习的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是学生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机的方法,是一种用于课堂学习情况的诊断反馈方法,是诊断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反馈途径。教师课堂提问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

课堂提问具有积极的检查、督促、反馈的作用,教师可以借此来测试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便于开展新课。同时提问也与成绩的评定有关,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就能对学生的学习起督促作用。还有,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正确地回答出教师提问的问题,就会感觉到自豪,感到荣耀,这样学生就急于表现自己,在这种有压力的环境下,快速的反应,真正的变压力为学习前进的动力,有效地督促学生好好学习。

提问的作用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学习。一般而言,在刚开始授课时提问可以引发学生兴趣;而课堂中间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状态,避免学生由于注意力集中时间较长引发疲劳而跑神;知识点学习后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使其主动求知。

二、课堂提问的适机性

1.教师读课文题目时提问题。如《人的眼睛》,最令人兴奋的是,在明显的地方,就是这几个字,用最精炼的词语总结了思想内容等方面,每一个字,各有其作用的话。如《飞夺泸定桥》,抓住“飞”和“夺”两个词,引导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不同的分析,选择最有意义的数个问题:为什么作者在“夺”字之前加上“飞”字呢?能不能互换位置呢?为什么不用“强夺”或“硬夺”,恰恰用“飞夺”呢?这样反复揣摩之后,进一步让学生带着疑问去二次品读文章,使学生掌握看课题提问的方法。在不断的训练中质疑、学习巩固,发展他们提问的习惯,并使之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2.按文章写作顺序和主旨提问题。现行北师大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这两类文章最多,按事情发展时间的顺序写,具体说就是按照“事件起因、事件经过、事件结果”这个顺序操作的。因此,对于这一类型的文章我们引导提问的技巧是:弄懂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安排一下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做的?做得如何?重点部分写了几层意思?重点写了哪些内容?中心内容是什么?第二类文章是指导学生围绕主旨句提问,技法是:找出文章一个段的主旨句,根据主旨句的意思提出相应的问题。

3.回读课文时提问题。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再从部分到整体的规则,师生回读课文时,教师要指导学生不断提问质疑,如果是叙事类的文章,指导学生提问:作者写了哪几方面的事,反映了什么问题等。写人类课文,指导学生提问:写的是什么人?写了这个人的什么情况?说明了什么道理?将这些问题归纳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就会跃然纸上,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探究,从感性提升为理性。课堂提问应以“启发诱导式”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为指导,一般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都能从不同程度上做到边诵读边提问,边读边思,而且问题的质量逐步趋向有价值、有深度、有创意,逐步学到一套思维提问的方法。

三、课堂提问的技巧性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是提问的实质。任何思考都源于疑问,语文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根据文本设计出一定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感悟文章内容。

对于课文的重点、难点,教师在提问时要紧扣。因为,一篇课文的重难点是一篇课文的价值所在,几乎所有的知识点都包含在重难点里面,学生为了全面贯通教材,这些都是他们需要迫切解决的首要问题。可见,我们要紧紧围绕重点和难点所在,设计出问题,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内驱力,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思维,使他们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形式解决问题,进而获取新的知识,增强学习能力。

课堂提问方法很重要,课堂上教师提问方法正确得当,则能够很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达到启发式教学的目的,对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实提问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学过程中单单有教师提问还是不够的,目前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倡师生对话、师生互动,为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是缺少不了学生提问的。许多课堂教学中没有学生提问,或者有的教师意识到了要有学生的提问,却不能将“生问师答”“生问生答”落到实处。

此外,我们设计的课堂提问要有真正的思考价值,不能为问而设计问题。一节课要控制提问的次数和每次提问的数量,对于理解文意起不到实在作用的问题,不但起不到激发学生兴趣和调动学生思维的作用,反而会抑制学生的思维发展,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我们的课堂提问不能设计成简单的是不是、对不对等各种无效的形式,这样问来问去,实质上就是教师借助学生之口把自己设计的答案全盘托出,结果白白浪费了时间,严重地阻碍了学生思维品质和自主能力的积极发展。

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问题要有实际的意义,要有利于学生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和不同程度的提高。对于一些学生一读就知,一读就明的问题,或者超出学生思维品质和知识能力的问题,教师尽可能不要设计,务必使自己的课堂提问难易适度,兼顾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总之,课堂的有效提问是高效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举措,运用好这种举措,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趣味,培养学生能动性的思维意识,提升他们的探索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最优化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袁振国主编.教育研究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上一篇:对小学语文合作式学习模式的窥探 下一篇:谈初中语文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