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年几岁了》教学反思

时间:2022-10-08 03:00:01

《你今年几岁了》教学反思

摘 要:要努力依据《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理念把握数学教学的特点,要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要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要讲练结合并及时反馈,落实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他们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把握特点 自主探究 层层递进

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通过多天的赛课和评课,老师们精彩纷呈的课内课外表现,给我送上了一份丰盛的精神大餐。我静下心来剖析自己,二十多年的数学教学生涯,在知识点的传授上没有误人子弟。因为数学不同于文科,思维是非常严谨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管教材怎么改编,数学知识点是不会改变的,只是在知识点的应用上拓宽了思路、注重了过程,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长期慢慢积累起来的职业倦怠感,有时候会让我变得漫不经心、随心所欲上一些枯燥无味的数学课。这次“课内比教学”活动的开展,给我心灵深处一次重新洗涤。我会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努力把握前方的路,除了做好手头上的每一份工作,还要紧跟时代潮流,努力提高自己。

通过“课内比教学”的 “说、讲、观、议” 活动,我对自己执教的《你今年几岁了》一课作如下反思:

一、要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依据学生的特点和已有的认知结构,教学中运用启发、讨论、探究等学习方法,利用生活经验、数学家的例子等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本课内容采用“问题情境――数学抽象――建立模型――归纳应用”的模式。

《你今年几岁了》体现了代数中“数式方程”的知识发展过程。在本节课上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就体现了字母表示数、列代数式等知识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方程等知识前后连贯、结构完整的教学流程。实际问题“数学化”,关键分析出各量中表示同一意义的等量。设法让学生体会运用方程建模的优越性,将能使众多实际问题“数学化”的重要数学模型成为学生学习后续知识的自觉选择。

二、要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你今年几岁了》这节课列举了一系列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思考、讨论、合作等形式,通过研究这些问题归纳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为了突出重点,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4个实际问题的例子。特别是把第一个例子设计为师生互动的小游戏,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更好的体现数学从生活实际中来。依托情境让学生建立方程和模型的过程,关键是找数量关系。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有效模型,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四个题层层递进,旨在通过文字、图形等感悟建立模型的方法,为今后学习变量埋下伏笔,铺路搭桥。为了突破难点,通过点评引导学生了解分析应用题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根据题意找出相等关系;通过和、差、倍、分的量与量之间的分析建立代换,进一步列出方程,步步为营,层层推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设计师生“互猜年龄”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生动的游戏开始,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一开始就投入到学习中来。及时在此处设计如下点评:为什么算术式中的数量关系与语言表述的正好相反呢?这里体现了算术式的局限性,未知数是“隐形”的,我们就只能利用互逆的计算关系表示它;在第三章中我们学习了“字母表示数”,通过设未知数的手段就可以避免这种不方便了。体会方程的优越性从而回忆方程的定义等,为今后学生解决更加复杂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课堂上营造一种以人为本的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和欣赏中认识自我找到自我,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将方程与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单调的数和式变得生动起来,让学生学会从书本走进现实生活中,树立生活中到处充满了数学,学数学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的信念。

四、要讲练结合并及时反馈。归纳一元一次方程定义后,及时搭配辨析类型的巩固练习,体现方程的数学本质。题目设计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数学教师要努力做到每个教学环节都力求让学生多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议一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给学生创造更多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数学课中和谐探究,在探究中反思,学生就会充分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品味数学的美、体验数学的魅力。

五、要有明确的改进方向。教学是一门艺术,许多优秀老师课后也感觉所上的课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更何况我们这些偏僻的山区农村教师呢?通过这节课也暴露出我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探究改进:

1.我只是按照预设的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有包办代替的嫌疑。

2.教学语言不精炼,课堂教学语言随意性强,影响了教学。

3.探究时间不够充分,留给学生思考发言的时间不足,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4.最后设计的能力提升题目没有很好的完成。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努力依据《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理念,把握数学教学的特点,落实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他们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上一篇:优化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下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法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