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的思考

时间:2022-10-08 02:26:42

【前言】关于“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的思考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在教学身份证编码规律时,教师先将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安排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有各小组自己想办法研究身份证号码的规律。第一、二组采用自习教材的方法;第三、四小组采用走下位置向听课的老师请教的方法;第五、六小组采用小组讨论自行研究的方...

关于“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的思考

摘 要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

数学新课程标准(修改稿)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方式除了“探究式”外还有其他的方式如“接受式”学习方式。那么,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究竟选择哪种教学方式,课堂才更为有效,值得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深思与考量。我们先来看两堂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首先,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生:“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师:“今天我们将来共同探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由此拉开教学的序幕。接着教师提出新的一个问题“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现在要来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你有啥想法?”“你能把老师给你提供的平行四边形纸片转化成我们以前熟知的长方形吗?试试看。”然后让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对比、讨论、概括、总结,让已有的知识迁移进而生成新的知识。

课堂实录二:数字与编码

在教学身份证编码规律时,教师先将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安排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有各小组自己想办法研究身份证号码的规律。第一、二组采用自习教材的方法;第三、四小组采用走下位置向听课的老师请教的方法;第五、六小组采用小组讨论自行研究的方式;第七、八小组利用教室里的 “班班通”设备上网查资料的方式进行研究。当第三小组的学生问他们身旁的老师时,那位老师说:虽然我知道,但我不能告诉你们,你们自己去研究吧。这些孩子带着一脸的无奈和失望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一位皱着眉头冥思苦想,另外的同学东张西望,还有以为同学自顾自的转动着笔杆无所事事。而第四小组旁边的一位老师却这样告诉他们:“身份证是作什么用的?”“是用来表明一个人的身份用的。”“要把不同的人区别开来你认为该咋办?”“要区别不同的人,要看他的胖与瘦、高与矮、多大岁数、出生地、长什么样等等。”于是这位老师进一步点拨到“你们刚才所说的区别,在黑板上老师的身份证号码里就有,这些数字是表明地区代码的,这几位数字是表明出生于哪年几月几日的,这几位数字是顺序号,其中倒数第二位是表明性别的男为单数女为双数,最后一位是校验码。”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而且还利用刚才老师讲述的方法饶有兴致的编出了自己的身份证号码。

在接下来的学生交流中,我们发现自学教材和上网查资料的同学能准确地说出身份证的编码规律外,采用小组讨论自主研究的同学有的能说对一部分,有的则根本回答不上来。

教学策略的反思:实施新课程的时候,是采用“接受式”还是“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从第一堂课看来,由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了教学活动,亲身经历了推理、实验的过程,从而概括总结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也正是学生的这一亲身经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才得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想才得以发展,计算方法才得以掌握,课堂教学的实效才得以呈现。

从第二堂课看,教师不分教材的内容,一味追求“探究式”的学习模式,追赶时尚,为了给听课的教师突现“探究式学习”,而生硬的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害怕别人说他没赶上教改的步伐,而生硬的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但这是否真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是否真正落实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有效课堂”还值得深思和商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由此看来,我想要改变的是我们以前过于强调“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但是,也并不是所有学科,所有内容,所有年段都是适合探究的。如名称、概念等称述性的知识就不必花时间去探究。把不必要或者没能力去探究的东西都要去探究一番。除了赶时髦、造花架、形而上学外一无所获。面对人类几千年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现代知识日新月异的更新,作为小学生主要还是“接受”,当然,我们也绝不意味着放弃“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探索实践获得亲身体验,提高数学思维,建立数学思想,使研究、分析、创新的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

由此,不难得出教育既要“接受”又要“探究”,“接受”也好“探究”也罢,它们只是一种教育方式而已,本身不存在好与坏的问题,只关系是否有效的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关键在于能否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知识的内容,科学合理地选择恰当有效的学习方式。

上一篇:浅析新课改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小学语文素养的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