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尝试

时间:2022-10-08 01:19:12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尝试

【摘要】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注意挖掘教材的创新点,把握教学过程的有利时机,创设有效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 数学 课堂 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0-064-01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的主阵地,所以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教学中的各个方面。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笔者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 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创新思维

问题是创新的源头,而设计一个好问题则更是能激发学生思维火花的催化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疑才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再通过释疑、解疑等环节,使学生实现掌握知识,开发智力和形成良好思维习惯的目标。

2. 创设有效的变式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变式教学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用继承和发展的眼光,反思我们传统的变式教学,应当在保持必要的对概念、技能的变式训练基础上,注重对例题习题进行变通推广,同时要注意充实一些能引导学生提出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初中几何教材中,有这样一例题“证明: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是一个常规性题目。我们可以把它改造成“作一个四边形,顺次连接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观察所得的图形是什么图形,并加以证明”将常规性题目改为探索题目。变式一:连接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是什么图形?变式二:边接四边形各边中点呢?变式三:当一般四边形两条对角线满足什么条件,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是矩形、菱形、正方形?有可能是梯形吗?为什么?通过这些改造,常规题便具有了探索题的形式。例题的功能也可更充分地发挥。把这样具有发散性和发展性的探索题引入数学课堂通过发展训练,无疑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与创造性,同时也给予了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

3. 创设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独到见解,减少标准化的思路和答案。要从学生所处的主体地位出发,激励学生积极思维,重视思维过程,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循着学生的思路,对学生的任何一点深思所得都要加以肯定和鼓励,特别是那些不拘泥于常规的发散性思维,鼓励他们不断审视、纠正自己的判断,这样才能活跃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敢问、敢说、勤于动脑的学习习惯,才能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思维能力。

4. 创设有效的解题教学,发展学生不断探索的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起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的重任。学生对于数学基础知识的认识、理解和掌握,对于数学基本技能技巧的发展,都离不开解题。在解题指导上,善于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提出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创新的思维能力。

教师:同学们想一想,如何求AFC的面积(分组进行讨论)

学生A:只需求出AFH与ACH的面积,再相加即可。教师:A同学从的两个构成部分着手,找到了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路(直接法)。再想想还有其它方法吗?

学生B:可先计出四边形ACEF以EFC及的面积,再求出AFC的面积。

教师:很好!采用了间接计算的方法。

学生C:也可以延长EF交BA的延长线于N,利用四边形BCEN的面积减去AFN\EFC与ABC的面积(不少同学纷纷点头,显然此法也比较容易让人理解、接受。)

教师:对!刚才同学们列举了三种计算面积的思路,下面请大家计算一下AFC的面积。学生:求AFC的面积等于25cm。

教师:用不同方法计算AFC的面积都等于25cm,而大正方形面积是50cm,同学们看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众):刚好是大正方形面积的一半。

教师:那么如何判断AFC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无关?

教师:太妙了,此法不仅简单地算出了结果,而且严格证明了AFC的面积的确与正方形EFGD的大小无关,真是一个漂亮的证法。(给予充分的评价)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双基的同时,要重视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注意挖掘教材的创新点,把握教学过程的有利时机,创设有效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上一篇:生活化走进数学教学 下一篇:浅谈中职学校《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