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时间:2022-10-08 12:51:42

上市银行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摘 要:本文从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两方面入手,以我国12家上市商业银行2009-2012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对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从信用风险方面看,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对绩效有负面影响,而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对绩效则无显著影响;从流动性风险方面看,存贷比与绩效呈负相关,而流动性比率对绩效则无显著影响;另外,银行的自身资产规模对绩效有正面影响,而资本充足率则对绩效具有负面影响。

关键词:银行绩效;不良贷款率;流动性风险

一、引言

商业银行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的是,它的经营对象是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是特殊商品。因而,商业银行的杠杆率较高,自有资本占比一般要远小于普通工商企业;并且其在经营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经营银行就是经营风险”,银行经营的实质就是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来实现价值的最大化。良好的经营绩效是商业银行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本文通过对12家商业银行2009-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重点从风险的两个维度――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两个方面分析影响银行经营绩效的因素。

二、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与定义

净资产收益率(ROE),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银行总资产的自然对数(SIZE)。资本充足率(CAR),指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NPL,不良贷款率,指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占总贷款余额的比重。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SGCC),是最大一家集团客户授信与资本净额之比。流动性比率(LIQ),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反映短期偿债能力。存贷比(LDR),指商业银行贷款总额除以存款总额的比值。

(二)数据来源

考虑到上市商业银行的年报披露的数据更为全面和详细,本文选取了2009-2012年我国12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总共包括了4家大型商业银行和8家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分别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北京银行、平安银行和华夏银行。

(三)模型

根据前文分析,本文建立如下计量分析模型:

ROE=α+β1SIZE+β2CAR+β3NPL+β4SGCC+β5LIQ+β6LDR+ε

模型中,净资本收益率(ROE)为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中,不良贷款率(NPL)与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SGCC)衡量信用风险,流动性比率(LIQ)与存贷比(LDR)衡量的是流动性风险,资产规模(SIZE)和资本充足率(CAR)是控制变量,ε是随机误差项。

(四)回归分析

表1列示了我国12家上市商业银行变量的统计性描述情况。可以看出,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NPL)标准差较大,表明各银行贷款资产质量参差不齐。

从表2来看,在1%的显著水平下,银行规模(SIZE)与绩效(ROE)高度正相关,银行规模越大,盈利能力越强,绩效越好。在1%的显著水平下,资本充足率(CAR)与绩效(ROE)高度负相关,资本充足率对银行绩效有负影响。在1%的显著水平下,不良贷款率与平均总资产收益率负相关,这符合经济理论,较高的不良贷款率意味着资产质量较差,不良贷款越多,必然影响银行的经营效益。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SGCC)与绩效(ROE)是正向关系,但关系不显著。流动性比率(LIQ)与绩效(ROE)是正相关关系,但关系不显著。在1%的显著水平下,存贷比(LIQ)与绩效(ROE)显著负相关,存贷比越低,银行绩效越好,这与传统观点相背离,这说明我国银行已经逐渐摆脱了对贷款业务的过度依赖,赢利渠道已有所拓宽。

三、对策建议

第一,降低不良贷款率,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从本文回归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不良贷款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商业银行绩效(ROE)就可以提高7.8051个百分点。这表明银行不良贷款占比越高,资产质量越差,银行绩效也就越差。降低不良贷款额,一方面应防范新增不良贷款,提升信用评级技术,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内部风险评估体系和风险防范体系,加强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和控制;另一方面,对于已有不良贷款,商业银行应及时向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以及出售不良资产。

第二,合理控制流动性,创新经营业务领域。贷存比过高会增加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降低清偿能力。盲目提高贷存比无法降低银行成本,更无法提高绩效水平,商业银行应积极拓宽经济业务,创新经营模式,努力摆脱对传统贷款业务的过度依赖。未来我国商业银行需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大力发展中间业务,通过多种综合经营方式,充分发挥科技对中间业务的支撑作用。引进西方商业银行先进的金融工具,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设计、开发出符合中国消费特点的业务种类,开拓出更多的利润增长点。

第三,加强资本充足率监管,合理控制资本水平。从本文的计量结果来看,资本充足率对银行绩效有显著的负效应。当资本充足率在较低水平时,随着资本充足率的增大,银行效率会逐渐提高,因为充足的资本为银行营造了一个稳定的环境,降低银行经营风险,但达到一定值之后,会造成银行权益资本成本过多,影响银行投资,降低银行盈利性,此时随着资本充足率的增加会降低银行效率。因此,商业银行应合理控制资本水平,优化资本结构,以提高资本利用率,增强盈利能力。(作者单位: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坤. 中国上市银行绩效的决定因素[J]. 金融论坛,2013(2).

[2] 段军山,黄剑超. 银行治理、高管薪酬与银行绩效[J]. 金融论坛,2013(8).

[3] 高顺芝,耿艳萍. 我国上市银行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3(4).

[4] 孟令余.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金融与经济,2013(2).

[5] 陈宝东,李丽华. 股本规模与上市银行财务绩效关系实证研究[J]. 商业时代,2013(30).

上一篇:我国阳光私募基金发展问题探析 下一篇:税务执业风险与防范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