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探讨

时间:2022-10-08 12:48:00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妇、母婴的影响。方法:在全程胎心监护下,对108例产妇采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观察组),与同期108例未干预产妇(对照组)比较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观察组分娩镇痛效果非常显著(P0.05)。结论:罗哌卡因、芬太尼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显著,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罗哌卡因;芬太尼

[中图分类号]R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8(a)-056-02

目前,开展分娩镇痛以减少母亲阴道分娩时的痛苦越来越受到医务界和孕产妇的广泛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剖宫产率,我们对部分自愿接受无痛分娩的产妇采用小剂量罗哌卡因、芬太尼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CSEA)的方法用于分娩镇痛,并与同期未干预产妇作比较,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自2005年5月~2006年5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108例,单胎头位,要求分娩镇痛而无禁忌证为观察组,以同期未加干预,自然临产未实施分娩镇痛的108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年龄(27.62±3.61)岁,孕周(39.21±1.22)周,对照组年龄(28.05±3.68)岁,孕周(39.32±1.21)周,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在宫口开至2~3 cm时行人工破膜,羊水清亮或Ⅰ度者,由麻醉医师取L2-3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采用25号腰麻针经硬膜外穿刺针穿入蛛网膜下腔,见脑脊液后注入物(罗哌卡因2.5 mg+芬太尼10 μg),随后拔出腰麻针,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3 cm,由硬膜外导管接微量泵,以0.1%罗哌卡因10 ml(100 mg)+芬太尼4 ml(200 μg)混合液作为背景量持续泵入,速度3~4 ml/h,产妇自控量15 min在3~4 ml,锁定时间15 min,宫口开全后停止自控量。对照组开2~3 cm行人工破膜,羊水清亮进入产程观察。

1.3 疼痛判定及胎儿窘迫诊断标准

根据双盲原则由护士(非研究人员)以Mullee的阵痛强度评分法进行评分。无痛记0分;轻度疼痛,极易耐受记1分;中度疼痛,易耐受记2分;强度疼痛,难耐受记3分;极度疼痛不能耐受记4分[1]。

胎儿窘迫诊断标准根据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6版进行评定:①胎心监护仪图像出现频繁的晚期减速或出现重度可变减速;②羊水污染≥Ⅱ度,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根据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进行评定(Apgar≤7分,诊断为新生儿窒息,其中Apgar评分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2.1 镇痛效果

两组阵痛强度评分比较见表1。

2.2 分娩方式

两组自然分娩、产钳助娩和剖宫产比较见表2。

2.3 两组产程时间的比较(表3)

2.4 两组产妇出血量,胎儿新生儿影响(表4)

3 讨论

3.1 分娩镇痛的效果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它的脂溶性介于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之间,对中枢神经和心脏的毒性低[2],低浓度时可使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分离更趋明显[3],适用于分娩镇痛,加用芬太尼0.2 mg的目的是增强罗哌卡因的镇痛效果,在腰麻成功,注入小剂量罗哌卡因时,芬太尼能迅速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小剂量泵入罗哌卡因芬太尼混合液继续缓解产痛,二者联合使用可降低量,降低局麻药的浓度,减少副作用,提高母婴安全性[4],产程中的全程胎心监护可以全程监测胎心、宫缩、孕妇血压,是实施硬膜外镇痛安全性的有力保障。

从结果可以看出,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产科镇痛效果好,对总产程无影响,不增加产后出血量,不影响分娩方式,胎儿安全,无呼吸抑制,产妇清醒合作,主动配合完成分娩,安全可靠。

3.2 分娩镇痛中注意的问题

首先是准确的麻醉定位和边际的操作技巧,这决定了镇痛的成功;其次是产程中需严密观察,最好使用全程胎心监护,静滴催产素时,需排除头盆不称,避免过频过强宫缩,以免引起产科严重并发症;最后是宫口开全后停用导管注药。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持续微泵推注罗哌卡因是一种良好的分娩镇痛方法,对母儿实施全程监护可以保证分娩镇痛的顺利进行,部分患者在胎心监护下可以避免手术。

[参考文献]

[1]邵华江,陆杏仁,成卫军,等.笑气吸入性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2):83.

[2]吕安祺.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心肌毒性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2,20(4):232.

[3]王晓持.罗哌卡因[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9,20(1):10-12.

[4]孟凌新.分娩镇痛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2):102.

(收稿日期:2007-04-05)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酸、碱性氧化电位水替代硫酸洗液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恩纳在老年前列腺增生病人术前导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