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管理体系下企业内控措施探究

时间:2022-10-08 12:34:07

预算管理体系下企业内控措施探究

摘要: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除了要拥有先进的生产力与高效的经济效益外,还要具备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力,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体系,在科学的预算管理中对企业经营成本进行控制,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提高企业经营的经济效益,所以,企业的内控措施在整个企业的发展与管理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然而,现在仍有一些企业没有认识到这一制度的作用,不能够积极执行科学的内控制度,导致了大量的经济犯罪案件频繁出现,使企业的经营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本文针对这企业内控措施展开讨论,分析了如何在预算管理体系下,对企业实行积极的内控措施。

关键词:预算管理;体系;企业内控;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01

内控制度简单说就是企业内部相互制约、相互控制的一种制度,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在与财务以及会计人员相互配合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经营成本以及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和监督使之形成一种自行监督与调控的系统,在这一内控系统的制约下,企业照着稳定、平衡与持续的方向经营发展下去。

一、预算管理体系下企业内控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企业缺乏内控意识,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于预算管理与内控制度都有了新的认识,但是,仍有一些企业尚未形成强烈的内控制度意识,企业法人没有针对这项制度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对于内控工作缺乏较强的监督力度,使企业内部尚未形成健全的内控制度体系,也有一些企业的经营者对于企业内控制度不甚了解,误解企业的内控制度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率[1]。

其次,缺乏完善的内控监督体制。一些企业仅仅建立了经营成本内控制度,却没有对其进行严格监督,这就间接导致了财务内控制度难以切实落实,再加上缺乏科学性与系统性,这都导致了内控制度难以发挥真正作用,一般来说企业内部的监督工作是由审计机构得以实施的,但是一些企业的审计部门仅仅对会计的财务工作加以监督,忽视了其他管理部门与行政部门监督工作,这对于整个内控制度的作用的发挥具有一定的阻碍和制约作用。

二、在预算管理体系下提高企业内控水平的具体措施

第一点,不断提高企业内控制度作用的意识,提高职工素质。要想发挥企业内控制度的作用,就要首先增强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全体职工的内控制度意识,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员工的教育与培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提高企业全员的学习积极性,无论是哪一层次的企业员工都要在工作中提高保证财务信息准确性的能力。业务能力是综合素质的一个方面,企业还要注重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培养,这是加强企业内控的基础,企业的员工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才会对企业的财会事项尽心负责,杜绝虚假信息的传播[2]。企业要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让从业人员对企业产生很高的忠诚度,并且有不断学习提高职业水平的动力,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有效保证实施企业内部的控制措施。预算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在于可以通过它提高企业财政支出的科学性于合理性,但是再好的制度也需要企业员工用行动来实践,所以要加强对每一具体岗位的监督管理,争取在企业的经济管理中形成一个非常灵活的动态监管机制,并且可以覆盖到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中来,对每一环节的具体工作都要进行监管,从而确保整体的效果[3]。通过实行会计从业人员的定期轮岗制度,提高具体工作岗位的独立性,以便发现问题之后可以迅速解决,并及时总结相关的经验。

第二点,企业可以实行职务相分离的管理制度,提高在预算管理体系下的内部控制效率。通常情况下,企业财务部门的各个组成部分依据职责的不同来划分各自的管理区域,每一岗位将各自的职责落实到位,同时明确自己的管理目标,相互之间形成制约的局面,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监督。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依据授权的批准和业务之间的经办分离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会计记录与企业财产之间的分离关系,最终实现财务内部有效控制的目的[4]。这一管理过程实质上是将企业的财产记录业务与财产保管业务分离开来,达到一种相互制衡的效果。

第三点,最大限度发挥企业内部的审计职能,加强监督管理的力度。根据会计法规的相关条款和企业的实际管理实践而制定的企业内部财会审计工作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以在事前提高会计人员审计工作的预测性,在事后进行及时的检查,提高信息核对的准确性,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因而要设计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内部审计机构,将各项审计工作落到实处[5]。预算管理体系下企业要想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的审核进一步降低预算成本,争取在企业的生产与运营环节都能贯彻内控措施。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化的今天,企业要想实现自身效益的最大化,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加强预算管理的能力,提高企业的内控水平,与此同时也要不断加强企业的财务会计内控的监管力度,为企业的财务的顺利周转和财会体制的健全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性,为企业信息的快速传递与沟通提供可靠的平台。

参考文献:

[1]王淑霞.从会计内控到企业内控——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制定与发展的梳理[J].会计之友,2010(12).

[2]张蕾蕾,李佳.基于内控假设的内控系统评价体系的构建[J].当代经济管理,2010(06).

[3]郑石桥,李宇立.内部控制基本原理[M].乌鲁木齐: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4]秦荣生.内部控制与审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5]张龙华.强化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思考[J].经济论坛,2010.

上一篇:浅谈企业绩效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下一篇: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