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循证护理在预防普外科腹部手术后肠粘连中的作用

时间:2022-10-27 07:09:49

初探循证护理在预防普外科腹部手术后肠粘连中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普外科腹部手术后肠粘连中的作用。方法将2011年6月~2012年5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21例腹部手术患者编为循证护理实施前组(简称A组),将2012年6月~2013年5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28例腹部手术患者编为循证护理实施后组(简称B组),比较两组手术后肠粘连发生情况。结果循证护理组肠粘连情况为零,循证护理实施前组发生率高达8%,明显高于B组。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地减少普外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肠粘连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腹部手术;肠粘连

普外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病种多,急重症患者多,腹部手术多,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1]。由于腹腔内由于脏器较多,腹部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较其他部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高,其中出现最多的是粘连性肠梗阻,部分患者还需再次手术,而再次手术给患者带来了更大的痛苦,而手术次数越多,粘连的机会也越严重。临床实践证明:腹部手术后发生肠粘连除与其疾病本身及手术方式有关外,也与术后对肠的护理也有很大关系[2]。因此,自2012年6月以来,我院普外科根据患者的循证问题,查阅相关文献寻找证据,将收集的证据结合临床实际,整理归纳了一整套预防肠粘连的护理方法,使肠粘连的发生率由原来的8%下降为零,效果显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6月~2012年5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21例腹部手术患者编为循证护理实施前组(A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将2012年6月~2013年5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编为循证护理实施后组(B组)实施循证护理措施。在A组的121例患者中,男性87例,女性34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54.3±2.5)岁其中行胃部手术的10例,肝胆手术的76例,脾破裂手术的23例,肠粘连松解术的12例。在B组的128例患者中,男性96例,女性32例,年龄22~80岁,平均年龄(55.2±3.8岁),其中行胃部手术的12例,肝胆手术的82例,脾破裂手术的26例,肠粘连松解术的8例。

1.2方法在A组的患者中采用普外科常用的护理方法,包括禁食、补液、放置胃肠减压管、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没有特殊的腹部护理。在B组的患者中除以上常规护理外,还实施循证护理,现分述如下:

1.2.1确定循证问题,普外科成立循证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大专以上的主管护师为小组成员,由小组成员根据查阅相关资料和多年的临床经验,通过共同讨论、分析、总结,整理归纳一套完整的预防腹部手术后发生肠粘连的护理方法。

1.2.2循证护理方法的实施①患者术后进行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保持负压吸引通畅,防止引流管阻塞、扭曲、折叠、脱落,并严密观察记录引流物的性质、颜色和量。术后第3d用开塞露刺激(20ml/次,保留5~10min)或插肛管。②口服或胃管注入石腊油。即患者术后2d开始口服(38°~40℃)温度的石腊油200ml,待其胃肠功能恢复后2次/d,连续5d,胃肠减压者从胃管中注入。③腹部照射,手术24h后进行。即用红外线理疗器行腹部照射,3次/d,30min/次,连续10d。④腹部按摩,手术后3d进行,患者一手按住切口,另一手按摩切口对侧的腹部,按顺时针方向2~3min后,再逆时针方向2~3min,2次/d,20min/次,连续7d,年老体弱不能自行操作者由责任护士帮助实施。⑤呼吸运动,手术后6h进行,方法为指导患者微闭双目,用鼻吸气,缩唇慢慢呼出,呼气时数数,待数到7时发一个"扑"声,每4h1次,2遍/次。⑥上下肢运动。上肢运动,为指导患者做上举、外展、外拉等运动,10~20遍/次,2~3次/d。下肢运动,为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屈、伸、蹬等动作,2~3次/d,5遍/次。⑦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具体为小型手术术后第1d便可,中大型手术术后第2~4d视病情允许下床活动,活动顺序为床上坐起--床边站立--扶床行走,2~3次/d,15~20min/次,对于体质较差不能下床活动者,可酌情增加床上活动时间。⑧术后饮食,视患者病情小型腹部手术者可早期进食和嚼口香糖,有资料证实早起进食口嚼口香糖有利于增加肠道血液量,增加肠的蠕动[3]。

1.3肠粘连的症状经常出现游走性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体征:腹部隆起,可见肠型及胃肠蠕动波、压痛、听诊有高度鼓音,肠鸣音亢进或消失,X线腹透有2个以上液平面。将出现上述阳性体征症状者视为肠梗阻,无不适者视为无显性粘连。

2随访

对患者术后跟踪观察1~15d,并电话随访3~5个月,随访结果发现A组发生术后肠粘连10例,发生率为8%,而B组无1例发生术后肠粘连,发生率为0。

3讨论

随着现代护理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真实可靠的科学证据为基础的护理实践--循证护理广泛开展,使传统的经验主义护理模式向依据科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的新型护理模式转变[3]。循证护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现有的研究资源,运用实证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应的护理对策,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

本文探讨采用的预防普外科手术后肠粘连的护理计划科学依据如下:①禁食、半坐卧位、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可减轻腹胀,促进了肠蠕动的恢复。②口服或胃管中注入石腊油可肠壁,以减少被动肠运动时的摩擦力。③采用腹部红外线理疗是利用其穿透性和致热性,使肠管发热增加其血运,减轻和减少肠管缺氧时间,从而使血管生成因子分泌减少来达到减少肠粘连的目的,腹部按摩也增加了肠管局部的血液循环,在预防肠粘连中有重要的作用。④术后早期进食和口嚼口香糖有利于增加肠道血液循环量,增加肠道的蠕动[4]。

对于肠粘连的病因,一直认为与腹腔的完整性受到破坏有关,其中80%的粘连性肠梗阻是手术所致[5]。由于腹部手术的不断开展,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也在逐渐增加,由于其复发率较高,致使患者失去劳动能力和生活的信心,生活质量下降。

本文资料研究证明,实施循证护理后的B组,术后肠粘连发生率为零,而按常规护理的A组中发生率8%,两组存在显著差异,均P<0.301,由此可见,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普外科腹部手术后发生肠粘连情况,有效提高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新华,耿丽华.循证护理在普外科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15(27):26-27.

[2]孙启云,沈印荣.腹部手术后肠护理模式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3(22):24-25.

[3]李兰玲.循证护理的理论与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4):2211-2214.

[4]唐敏,赵梅珍.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快速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11(26):26-27.

[5]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073-1074.

上一篇:儿童中应用口服尼美舒利制剂退热的安全性分析... 下一篇:吡唑并[1 5-a]嘧啶酮类M通道开放剂脂水分配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