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的体会

时间:2022-10-07 11:51:19

乡镇卫生院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的体会

摘 要 目的:通过加强管理,提高卫生院两个效益,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方法:在乡镇卫生院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建立激励机制,工作绩效与工资奖金挂钩。结果: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卫生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关键词 卫生院 管理 体会

庆城县为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对乡镇卫生院职工实行工资财政全额供给。以解除乡镇卫生院人员的后顾之忧,降低医疗卫生收费标准,解决看病贵的问题。我县从2007年1月开始,乡镇卫生院由原来的65%财政供给变为100%财政供给。有些职工认为不用为工资奔忙了,干不干工资都有保障了,于是有些人混日子,出勤不出力,还有些人千方百计请假不上班。1~2月我所在的中心卫生院,医疗业务出现了滑坡现象,公共卫生服务也不够到位。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召开了职工大会,共同讨论制定了岗位目标任务,质量标准、考核奖罚办法。定岗、定编、定任务、定质量标准。职工与医院实行双向选择,竞聘上岗,医院与职工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百分制考核。4~8月份经过5个月的试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目标责任制管理办法

(1)指导思想:将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工作任务和质量标准;医疗工作任务指标、质量指标和医疗经济收入等指标进行量化确定为分值,总分为100分,根据百分考核所得分数乘以本人工资总额即为本月应得工资,完成任务出色有加分者,在100分以上部分为奖金,完不成目标任务,100分以下,拿不全工资。这样真正实现了工作绩效与工资、奖金挂钩。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医疗预防保健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了单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同时将合理收费纳入考核内容,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2)百分考核内容及分值的确定:将预防保健及村医管理指导等公共卫生工作:实行分村包干的办法,责任到人,根据工作量和指标达标难易程度,规定每项工作分值,定出质量标准,达标才能得满分,总分为60分。医疗卫生工作:根据工作数量和质量指标(含按成本执行合理收费情况)及经济收入(毛收入减材料和各种成本)规定分值,刚完成目标任务总分为40分。在保证质量的情况,超工作量和经济收入可按规定分值累计加分,在兑现工资时,将百分考核总分的百分数乘以个人档案工资总额便是个人当月实得工资。如考核为满分则足额领取档案工资,若考核完不成目标任务得分低于100分,每低1分,扣工资总额的1%,若考核保质保量超额完成任务得分在100分以上,每高1分奖工资总额的1%。

(3)管理形式:医院与每一个职工都签了《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目标任务和质量标准,在院长的领导下,成立考核领导小组和职工代表组,制定《考核细则》,明确分值。院考核领导小组在职代小组监督下考核核算,实行民主管理、明确职责义务,按月考核兑现工资奖金。

(4)考核方法:①将考核组成员分成3组,即:预防保健组、医疗组和财务组。分工负责评分。②每组根据《目标管理责任书》和《考核细则》,按照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逐项进行量化打分。

(5)分配方法:①保底(保证最低生活保障500元),不封顶(多劳多得)。②根据考核得分财务会计核算按月发放工资、奖金。③岗位津贴、防疫津贴、降温费、取暖费、夜班补助等福利津贴不出勤不享受,出勤者按科室得分发放,100分以上发全额,100分以下,每低1分扣1%,由财务会计核算和与工资一并发放。

成效与体会

我们卫生院5个月来的实践证明,在财政全额供给工资后,实行综合目标责任制管理,利用有限地卫生资源,充分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出现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实行财政全额工资供给,又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既解决了后顾之忧,又建立了激励机制,使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实行成本收费和低标准收费,解决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使卫生院的建设和发展逐步走向了科学化、规范化。

①卫生院与职工签订了《目标责任制管理责任书》,密切了职工与医院的关系,促使卫生院与职工共同完成上级下达的综合目标,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及卫生服务质量的提高,形成了更明确地约束、竞争、激励机制。②我们把公共卫生指标,精神文明、医德医风考核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的原则。同时在设定分值时把握超额经济任务所得卫生院与个人的分成比例(一般为卫生院占70%,个人分成占30%),使卫生院有一定的资金积累用于发展。③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多劳多得原则,合理地处理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④严格公正的考核是保证目标责任制管理办法发挥积极作用的前提,因此,卫生院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还需不断地完善目标责任制管理中各项指标任务,使其更加科学合理,从而更大程度的激励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质量,努力满足农民的各项卫生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钱信忠,主编.医院管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 金丕焕,主编.医用统计方法.上海医科大出版社.

3 石元俊,主编.医院质量管理规范.广西民族出版社.

上一篇:落实政府惠民政策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下一篇:探讨妇产科临产教学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