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课程标准 创高效课堂

时间:2022-10-07 11:03:18

学课程标准 创高效课堂

推开一扇窗,可见一座山。今年暑假,在学习新课程标准的热潮中,我通过各种途径连续学习了很多天,虽然很累,但却很充实。时常面对不同的专家,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并积极地与同行们进行了交流与探讨,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多方面的认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实验稿相比,从“前言”到“实施建议”均有变化,2011年的课程标准给我们教师的建议更加明了、准确、规范、全面,对教师的作用赋予了新的意义,为我打开了通向数学、了解数学高效课堂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我看到的是一个绿意盎然的世界,它触动了我的思维,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启迪着我的行动……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明确提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1]。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把教和学联系起来。很多教师对自身的认识不足,职责理解不透。我认为,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发挥教师的作用。

一、履行教师的激发职责――高效课堂的起点

数学新课程标准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作为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基本理念指出:“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相比实验版的“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具体细致,可操作性强。教师教学中要更多的从数学角度激发学生,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激发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把新的概念与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便于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创设真实、生动、有趣的情境,能够使学生知道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从而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学习的内容,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我在网上看过特级教师黄爱华的一段教学视频。教学的内容是“角的认识”,首先他给学生放了一段甲队和乙队足球比赛的视频录像,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人对事物进行探索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生积极思维的内在动力。

学生看到甲队的中场球员抢到球后传给前卫队友,前卫队员6号快速把球沿边路带到底线附近(如图一)中的B点,但他没有射门,而是把球传到中间(如图一)中的A点,让冲上来的9号球员一脚把球射进球门。就在学生欢呼雀跃的时候,教师提出了问题:6号球员把球带到了B点,离球门也不算远,为什么不射门,而要把球传到中间给9号球员射门呢?黄老师通过视频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又通过提问激发学生们从数学的角度思考球员的射门行为。不仅激活了学生的已有知识,而且还激发学生们透过现象去寻找本质的欲望。

经过讨论,学生发现要是6号球员在B点射门,角度太小容易被对方守门员封堵,把球传给9号在A点射门,角度要大得多,不易被封堵,球容易进。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原来是因为射门的角度大小不一样。是的,生活中有角,角也有大小之分,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并学会比较角的大小。由于黄老师的激发,学生积极性很高,对新知识“认识角”充满了积极的情感,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学生对角的原有认识与所要学习的“角的认识”立即建立了联系。当学生被老师激发,就会产生很强的求知欲,便可以产生积极的创造思维,获得认知层面和情感层面的双赢。

二、履行教师的培养职责――高效课堂的发展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与实验版相比增加了“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3]。教师教学不仅是教师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而且应该是在教师的引领下,使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巴金曾说:“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倾听、辩论交流等都是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高效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倾听、辩论交流。课堂上学生首先注意认真倾听对方的话语、观点,再从中寻找出与自己想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引出自己的观点。这种交流的核心便是不停的思考,它伴随着观察、判断、选择。这种课堂形式,无不闪烁着教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课堂教学艺术光彩。

前不久,有机会参加了江苏省小学数学优秀课的评比暨观摩课的活动。有这样一堂课,教学内容是“24时计时法”,在教学了“24时计时法”和“12时计时法”后,老师问:“这两种计时法你觉得哪一种好?”(当时我纳闷:这两种方法根本没有好坏之分,这位老师怎么提了这样一个蹩脚的问题啊?)学生开始回答了。

生1:我认为12时计时法好,因为这种方法我一看就知道是上午还是下午。

生2:我认为24时计时法好,因为它非常简洁,只需要几个数字就表达清楚了,不要写那么多汉字。

生3:我反对×××的意见,因为我觉得24时计时法一下子很难看出是上午、下午还是晚上,而12时计时法一下就看明白了。

渐渐地,大多数学生的意见都倾向于12时计时法了。而在此时的教师怎么样呢?表面虽是从容的,可脑海里却是极不平静的,因为要随时应对不同的情况。老师说道:“我认为24时计时法好,如果你用12时计时法来预告电视节目,外国人不认识‘早上、下午、晚上’几个字,他不就看不懂了吗?请你们继续辩论。”

经过一阵激烈的辩论后,多数学生的意见又转向认为“24时计时法好”。这时,老师又说:“我又不同意你们了,如果我打电话约一朋友看电影,我肯定说,明天下午5点一起去看电影,而不说17时去。请大家再讨论讨论。”教师一会儿当“正方”,一会儿当“反方”,其实质是培养学生倾听、辩论交流以及从不同角度思考的习惯,获得辩证看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终于领悟:噢,它们两者没有好坏之分,只不过适用于不同的情境而已。课堂上,教师扮演了一个“无事生非者”,巧妙地引发学生一轮又一轮的倾听、辩论,通过经历这个思辨过程,学生真正地理解知识的同时收获了倾听、辩论等习惯,这些习惯与良好的数学素养是双向的、互动的。

三、履行教师的留白职责――高效课堂的提升

《老子》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教学也如此。数学课程标准新增了“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4]精心预设是数学课堂精彩生成的前提和基础,动态生成是高效课堂中的集中体现。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当下的高效课堂不但要求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要求教师在随机应变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教师出示例题“一辆小汽车和一辆货车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已知小汽车平均每小时行100千米,货车平均每小时行75千米,经过3小时后,两车相遇,甲、乙两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通过交流,学生发现这道题条件比较复杂,有必要对题中条件和问题进行整理。教师抛出预设好的问题:“你能想到什么好办法把问题和这些条件整理一下吗?”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可以用“画线段图”和“列表”的方法整理。教师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尝试整理,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空。学生的整理结果如图二、图三、图四所示。

利用这一生成资源,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几个层次的活动:

(1)好在哪里?(抓住问题和条件的整理,比如大括号、问号、相遇点的位置、每小时的路程等)

(2)还可以在哪些地方再完善?(可以让不同的学生到投影仪下展示交流)

(3)列式时你是看题目还是看线段图?

教师利用生成资源展开的活动,给学生思维的拐点处、空白处留足了时间与空间。

1.如图二

学生在看图讲解解题思路的过程,使画图策略的形象与直观优势留下了深刻印象。

2.如图三

学生在介绍、解释的过程中解题思路已跃然纸上,突出列表策略的优势。还着重介绍了表格右边的“?”号的意思,这种介绍,不是简单的说明,而是学生思维的再现。

3.如图四

学生汇报之后,教师根据教学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灵活应对追问到:“你为什么要划掉原来的?(解读学生做题时心中所想)学生非常自豪地说:“画线段图可以看得更清楚呀,还可以表示相向行驶、相遇点呢!”这时每位学生都体会到这两种策略的联系和区别,体会到在解决行程问题时,画线段图要优于列表。教师的留白不仅启发了学生应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还让学生体会了“画图”与“列表”各自的优势。

可以看出,课堂上教师留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尝试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整理相遇问题等稍复杂的三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条件,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内在联系,理解数量关系,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这样才能够保证有效生成丰富的教学资源,真正做到教学生学。

四、履行教师的启发职责――高效课堂的延伸

“启发”一词,来源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他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中增加了“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5]。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知识基础、认知结构等实际出发,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智能,这种教学方法就是科学的启发式教学,是一种积极的双向的教学方法。课堂的结束阶段也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从而加深对知识理解的时段。很多课堂在总结阶段缺失了“启发式”教学,基本都是让学生对着板书说,“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诸如此类,使总结流于形式。有时有的学生是带着疑惑走出了数学课堂。如果说引人入胜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画龙点睛的结束则使成功得以巩固。它对于发展、延伸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幸现场听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华应龙的一堂课,教学“因数和倍数”,下课的铃声快要响了,教师没有按部就班地总结、布置作业,而是和全班40名学生玩游戏。师:“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动脑筋离课堂’。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老师出示一张卡片,如果你的学号是卡片上的数字的倍数,你就先走到讲台前大声说一句话,“几是几的倍数”、“几是几的因数”、“几能被几整除”其中的任意一句,然后就可以离开教室了。

游戏开始了,教师先出示一张卡片“2”,学号数是2的倍数的学生一个一个走到台前,“4是2的倍数”、“2是10的因数”“14能被2整除”……全班有一半的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说出一句话后高兴地走出教室(其实也没有走远,都在窗外看着呢)。接着华老师慢慢拿出卡片“0.5”,有3个同学立即站了起来,走了一半又回去了。老师提问:“你们为什么不走了?”学生结合整除应具备的条件说明了理由。教师接着出示了“3”、“5”,又有部分学生走出了教室,最后剩下了学号数是1、7、11、13等的学生。这时,教师问:“你们想让老师出示哪个数,你们就可以走了呢?”学生们积极思考后,异口同声地说:“1。”“这说明什么呢?”学生回答:“任意一个自然数都是1的倍数,1是任意自然数的因数。”这时,老师出示了卡片“1”,剩下的学生伴随着悠扬的下课铃声,欢快地离开教室。

教师借助于游戏启发学生主动回忆和整理学习的新知识,使总结落到了实处。整个活动既巩固了知识,检查了教学效果,又在游戏中纠正了错误。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仅停留在快乐学习的状态,而且进行了真正的思考;学生不是望而却步,而是跃跃欲试。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更树立了学习的信心,特别是后进生也有了强烈的参与意识。

陶行知先生早在20世纪就已倡导:“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总之,我们要不断学习课程改革新理念,及时调整、优化教学策略,发挥教育机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启发学生,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与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让他们乐于学习、乐于创造。实现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6]我虽不能走在最前沿,但会朝着目标去不断努力。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是我一生的追求。

参考文献

[1][2][3][4][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2.2.2-3.3.

[6]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307.

(刘小林,如皋市安定小学,226500)

上一篇:学校会议应精简 下一篇:规范而灵动: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