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几种中国传统版式设计

时间:2022-10-07 10:09:41

浅析几种中国传统版式设计

【摘要】 版式设计是人与社会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一个承载体,能确切地记录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片段或某种观念意识,并与当时社会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对几种传统文字或图形“版式”的分析,可以得出初步结论:中国的版式设计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历史悠久,样式多样,曾在世界设计艺术史上取得一定的成就,是世界设计大家庭中的一员。

【关键词】 民族性 版式

从现代意义的角度分析,版式设计与图形、文字、色彩密切相关,从版式设计的本质分析,版式设计艺术与其它艺术现象一样,应该是植根于人类早期的物质和精神活动、植根于民族或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活动等诸多方面,并以一定的、不以人为观念转移的客观形式存在。

一、对后来版式设计具有重要作用的两种传统版式

1、甲骨文版式的流变

1899年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甲骨文,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逐渐演变而来,它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其存在与发展有着必然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它是以字体结构和书写方式的合理性作为存在的基本前提,它的字体骨架坚实有力,结构匀称,字的笔画线条流畅,已初步具备了对称、方正的雏形,它在汉字的演化过程中起着原创的作用,以至后来汉字发展的各个时期,都未离开其基本母形的构字结构,并起着重要的参照作用。

在甲骨文版式基础上,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金文版式、石鼓文版式等“版式”的相继出现,丰富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版式形式。

商周时代是中国古代图形艺术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1]由于经济的发展,青铜冶炼技术的成熟,夏商周时代青铜冶炼和青铜铸造技术的进步使中国图形、文字艺术形式出现新的面貌,西周初期青铜器承袭商代后期典雅规整的作风,西周中、晚期青铜器制作趋简,几何纹取代饕餮纹,铭文丰富。此时,青铜纹饰中单独纹样与几何纹样反复的组织形式,青铜铭文、纹样在空间布局的主次、虚实、曲直、疏密及开合等视觉形式的要素与近现代概念中的版式有相似之处。

2、简策版式和帛书版式对后来影响重大

简策始于周代,至秦汉时期尤为盛行。简策作为书籍形式用于传播文化,在中国的文明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简策的版式排列沿用了甲骨文的坚排格式,自右向左,单片竹简之间天然所形成的隔线,可以有效地控制行距,界内的字迹可大可小,但不能突破界线。简策的版式形式为日后书装版式的编排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公元105年,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纸的广泛使用为书写材料的改进提供了可能。帛书在版式形态上,远不及汉简对后世的影响大,但作为从原始笨重的传播方式过渡到便捷的书写形态来看,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同时,也为后人对书写材料乃至新型版式的探索提供了历史传承的依据。

二、几种体现中国本土艺术观的版式

1、 漆器装饰艺术及版式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逶蛇。建雄虹之采旄兮,五色杂而炫耀。服偃蹇以低昂兮,骖连蜷以骄骜。”[2]楚地民族注重人与天地自然及鬼神的情感沟通,神话传说及祭神歌舞非常丰富和流行,形成了楚人“信巫鬼、重淫祀”的文化习俗,自然地展现出坚毅的生命精神和自由自在的活力。

漆器的版式及纹样中,除了绘画性较高的装饰画面,如表现乐舞、狩猎、宴饮等日常生活的图景之外,几何纹及抽象性的纹饰(适合图案、二方连续及四方连续图案)占有重要的比例。概括地看,其中以点划来表现的有点纹、目纹等;用直线和折线来表现的有菱形纹、波折纹、方块纹等;以曲线来表现的有云纹、旋涡纹、雷纹、鳞纹、斑纹、花瓣纹及S形纹等。楚漆器纹饰中,云纹是其最常见的主题纹饰,而且云纹的造型和变化十分丰富多样,并且还有多种云纹交织运用在一个装饰面上的表现形式,变化、精巧而富有动感。这与现代版式中的动与静、实与虚、简与繁的对比手法一致,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装饰纹样,富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应该说,中国的漆器装饰在陶器装饰和青铜装饰之外,给人们留下了另一片辉煌绝伦的艺术天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文化在当代世界,尤其是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的许多国家中,至今仍然存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3]

2、 画像石、画像砖版式

从考古发掘资料看,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是用于建造墓室、祠堂及碑阙的建筑构件和材料,它们兼有祈愿、记事、表意的目的和作用,是承载人们意识、情感和装饰建筑空间的重要手段和形式。

在装饰手法和风格上,既有写实、有序、淳厚朴实、叙事说教,也有超越现实和自由浪漫,天人合一、神话和现实生活同一,为后来中国版式设计的发展及其审美均积淀了极为丰富和宝贵的经验。

3、文人山水画版式

诗是有声的画,画是无声的诗,“山水的基本性格,是由庄学而来的隐士性格。”[4]中国山水画家隐士居多,中国儒、道两家都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天人合一、情景交融”基本上是儒道两家的共同认识与理想,也是中国古代社会哲学思想的一种体现。南宋范文《对床夜话》云:“景无情不生,情无景不发。”[5]山水画体现在题材、写生方式、构图、色彩、明暗与体积、笔触等方面均体现了中国山水画的独特版式。

中国的文人喜好在书画的天头地脚间书写心得,加注批语,故古字画的版式多具有版心小,天头、地脚大的特点,尤其是天头之大更是如此。直接在书上进行批注圈点已是明代文人的时尚,似乎不在书上注解、批释,一本书的版式就不完整。这种批注形式出现后,版式形态便发生了变化,成为中国古籍版式编排的一大特色。

前人的这种读书治学方式,成就了中国文人山水的独特版式形式,它在世界版式编排史上独树一帜。

以上探讨的几种“版式”形式仅是中华几千年文明中的极小一部分。历史发展证明,中国传统“版式”设计形式是自然形态、技术形态、社会形态和人的思想观念形态的综合产物,是人类社会特定时期和特定条件之下形成的有机体。它往往直接或间接地记录和承载了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片段或某种观念意识的若干侧面,并且密切地服务于当时社会阶层或普通民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包括审美的需求。

三、结语

本文尝试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出发,探讨几种中国传统“版式”,从另一个角度挖掘并丰富视觉艺术设计中的中国传统“版式”,弘扬传统文化的不朽价值。

参考文献:

[1] 《中国古代图形艺术简史》,陈瑞林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P14.

[2] 《楚辞精注》,何敬群著,(中国台湾)正中书局,1978年版, P186

[3] 《形式与意蕴》,翁剑青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P149

[4] 《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版,P153

[5] 《境生象外》,韩林德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5年版,P64

上一篇:视觉传达设计应从传统装饰艺术中挖掘什么 下一篇:现代旅游动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