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活去滋养思想品德课的情感目标

时间:2022-10-07 09:23:37

用生活去滋养思想品德课的情感目标

【摘 要】在当前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情感目标空洞缺失,阻碍了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文章致力于探讨如何从生活出发,把生活中的素材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用生活去滋养思想品德课的情感目标,让情感目标充实与丰满起来。

【关键词】生活;滋养;思想品德课;情感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9-0092-02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部分,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主要是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感情,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由此可见,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基础之上的教学升华,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思想品德课这一根本性质,决定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思想品德教学目标中的核心地位,是思想品德课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然而,在思想品德课的实际教学中,情感目标长期得不到尊重,陷入空洞乏味甚至严重缺失中。相对于学生的情感教学,教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由于长期以来远离生活实践、远离学生的具体实际,甚至于对现实世界的漠视,思想品德课逐渐变得单调乏味、空泛说教,存在知识与生活相悖离、知行脱节的现象。直接导致学生厌倦思想品德课,使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目标弱化,既无法实现思想品德新课标要求的三维目标,也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胡云琬先生说过,“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一种深入心灵的教育,不可硬性灌输,也不可独立传授。情感的形成,需要经历感知――内化――升华――实践复杂的过程,必须采用科学的情感教育方法予以渗透和熏陶”。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避免空洞无物的说教,通过情感的熏陶、无痕的渗透走进学生内心世界,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潜滋暗长呢?答案是生活。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倡导“生活即教育”。中美两位伟大的教育家都揭示了教育与生活的本质联系。因此,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 “体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高度重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我们只有从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实际出发,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学会生活、生存、学习和交往,思想品德课教学才会因此而变得“有用”“有效”和“有趣”,思想品德课的情感目标才能得到有效地滋养。

对此,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看身边,用学生生活中的素材使之身临其境

思想品德课本上的事例虽然也来自生活,但由于不是学生自己生活中的事例,总让学生觉得遥远,经常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可以达成,但情感目标就很难突破了。在课堂上,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充分地激发他们的情感,一种有效的办法是让生活走进课堂,让生活与教材融为一体,用学生生活中的素材为学生创设切身体会的情境,从而引领学生既体会思想品德课的概念、观点,也能从情感上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如在学习“生活离不开规则”内容时,笔者搜集了一些涉及学生校园生活的图片,让学生感触校园生活的有序与无序的情况,图片内容如:“排放整齐的自行车”“整齐的课间操队伍”“食堂排队买饭的有序情景”“被打碎的花盆”“被乱涂乱画的墙壁”“墙上鲜明的足球印”“垃圾死角”,等等。学生看到这些熟悉的情景,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通过对比,学生很快就能从内心深处体会到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又如教学《学会调控情绪》一课时,笔者设计了“情绪漂流”活动,每个学生都把自己最近的烦心事“投入”漂流瓶中,大家群策群力,共同解决。就这样,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生情绪高昂,思维的火花四溅,想出的办法远超书本内容。

通过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烦心事,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帮助学生掌握调节情绪的多种有效方法,如注意转移法、合理发泄法、理智控制法、改变态度法、自我放松法等,还现场体验了一些生活中常用的放松方法。因此,要上好一堂思想品德课,无疑需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而达到化深奥为通俗、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化疑惑为信服之目的,大大增强品德教学的实效性,也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二、引进来,借用时政热点使之与教材共鸣共情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思想品德课要紧密结合时事内容进行教学。思想品德学科是与时代形势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只有不断联系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的新问题、新变化,才能使思想品德课富有新意和活力。尤其是九年级思想品德的内容,理论性较强,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此时就需要通过时政热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借助当前的时政热点,让学生与教材产生共鸣,最后达到共情。

如教学“民族精神”这一内容时,在学习之前,学生普遍认为民族精神很遥远。于是笔者先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最近的南海局势,让学生谈谈看法。学生的反应各异,有的义愤填膺,有的着急上火,有的则是胸有成竹……情绪情感充分调动起来以后,教师才开始介绍政府的多层次应对方案,再让学生针对应对方法谈谈看法。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学生已经将炎黄子孙身上固有的爱国主义、勤劳勇敢、爱好和平、团结统一等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然后笔者告诉学生,民族精神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甚至就在我们自己身上。学生恍然大悟,带着这种对民族精神的骄傲与自豪去学习相关的内容,其情感的投入就会大不相同。又如学习《消费者权利》这一课时,笔者利用“毒胶囊”事件,使学生在了解了毒胶囊生产的来龙去脉和严重危害后,深感维护消费者权利的重要性。然后再根据生产者、销售者的侵权行为学习消费者拥有的具体权利时,学习的目标已经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这部分的法律知识,而是为了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此时,学生对法律的尊重、法律意识的树立,就是最丰满的情感体现。

在思想课堂教学中渗透时政内容,依据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及时捕捉社会中的热点问题,有目的地把社会上发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和国内外重大事件有机地融进教学内容,使时政和教学内容达到最优化组合,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师要多关心国家大事,了解世界形势变化,在教学中紧扣时代脉搏,随时向课堂引进新事例,不断用国内外形势变化的最新情景资料补充教学内容,使思想品德课更富有时代气息。当代中学生每天都会面对大量信息,他们关注时事热点,富有创新精神,思维活跃,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渴望讨论交流,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拓展自身的广度和深度。

三、走出去,用真实的社会使之融入其中

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包罗万象,学生对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例是非常感兴趣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组织学生走进社会,观察社会。这既是他们的心理需要,也是育人和思想品德教学的需要。

比如学习“环境问题”这一内容时,笔者就组织学生参观了附近被污染的河流湖泊,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然后又参观了本地的污水处理厂。当学生看到翻滚的污水慢慢变得越来越清澈时,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惊叹。学生在参观学习过程中能够认识到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逐渐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为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奠定一定的基础。又如学习“诉讼”内容时,笔者带学生去法庭参观,了解刑事法庭、民事法庭、少年法庭等分别负责的案件类型和诉讼程序,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法律保护意识,敢于同侵权行为做斗争。

走出去,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工矿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参观,或到山川河流等地实地考察,把学生置身于开放的课堂中亲身体验生活,了解社会,既深化了课堂知识,也了解到思想品德学科的实用价值,使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得以延伸与升华。让学生亲近社会,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观察社会,在辨别真善美、假丑恶的过程中提高判断能力、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视野拓宽了,知识丰富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被唤起,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思维也变得更具有广阔性、变通性、灵活性。走出校园的课堂,会让学生的思维与情感变得更加开放。

总之,三维目标中情感目标的实现,是检验思想品德课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在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去经历、去思考,用心灵去意会、感悟,最后内化为自己的心理素质,外化为行为习惯,从而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感。只有让生活充分融入思想品德课,让情感不再空洞,才能真正滋养到思想品德课的情感目标。

参考文献:

[1] 赵祥麟.杜威教育论著选[M].王承绪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2] 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 陈佐清.教育活动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上一篇:浅议小学语文“目标导学和方法引导”教学法 下一篇:如何高效开展高中英语写作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