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订单培养”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10-07 09:15:30

“高职院校订单培养”探索与实践

摘 要: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是直接为企业生产、管理一线岗位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而,高职院校的办学如果脱离了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脱离了具体岗位的技能要求,教育目标将无从实现。本文通过陕西工院与日资企业——欧姆龙公司合作为背景,探索高职订单培养的途径,旨在研究如何让高职校企合作深入进行[1]。

关键词: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订单培养 培养途径 企业管理

本文以高职学院在校企合作方面的研究为基础,积极探寻人才培养方式最佳模式,以陕西工院校企合作为例,就人才培养途径、培养计划、实训室建设以及师资培养方面进行紧密合作。探索出“校企联动,六个一流”的合作育人方式,即“共育世界一流员工、联合制定一流培养计划、共同打造一流教学团队、携手推行一流教学方式、协同实施一流双向管理、共享一流实训基地”的教学模式,为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方面提供借鉴经验。

1.探索订单培养的必要性

1.1有利于推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要求学院制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教材、实训安排都要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注重学以致用,打破传统的以学校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院和企业全程参与到订单培养教育教学与学生培养过程中,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并按照行业、企业、岗位的需求定制教材、设置课程、整合资源。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增设创新教育课、职业技能课、实践操作课、职业生涯设计课等,结合实际,由企业派出专家、技术骨干实施教学。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及教育质量,为社会提供高素质实用性人才。

1.2有利于培养切实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

“订单式”人才培养促使企业全过程参与到订单培养中来,校企共同培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企业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人力资源加以重点培养。订单教育的优势在于: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教学内容贴近企业实践,在教育方法上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定制人才培养方案并培养人才,学生一旦进入就业岗位,能很快适应岗位需要。

1.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订单式”培养真正实现了校企供求关系的零距离对接,是“产销对路”的最佳方式。在解决学生就业的同时,因培养目的明确就业质量也提高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用工对接,超越了简单意义上的订单式培养层次,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校企双方的共同教育结晶,创建了一种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实现双赢的教育机制。

1.4解决了企业对优质人力资源需求难题

目前,我国人才市场出现了供需不平衡的现象,一方面,企业急需人才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大量大学毕业生怀揣文凭却找不到用人单位,出现就业难。而“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岗位培养人才,企业愿意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培养学生,并派技术人员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学生可以独立在生产一线岗位顶岗工作,这就为企业建立起了优质人力资源储备库,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有用人才。

1.5提升了学生专业技能,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校内两年的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实训,为学生一年顶岗实习做好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准备,学生在一年的顶岗实习中,不但学到了新的理论知识,而且锻炼了自己的专业技能、较强的实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这说明,学生在校期间既完成了与企业接轨的岗位培训,又较快实现了自身社会角色的转变,学生毕业时就已经具备了一年的实际工作经验。

2.校企合作的形式

2.1开展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形式和机制高职教育,为行业企业定向和委托培养、培训,并到本行业企业对口实习、到岗实践[2]。

2.2采取校企一体,产学协作的方式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模拟仿真企业生产现场环境开展实践训练与技术培训,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会计师、技术人员等为兼职教师,把他们在生产第一线掌握的新技术、新工艺充实到实践教学中去。

2.3为了加强与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积极建立新的、独特的和稳定的校外基地,聘请有专长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师、高级技工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在生产实践中带领学生。

3.订单式培养实施主要内容和具体举措

3.1校企共同制定订单培养计划并实施教学

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制定订单培养计划,在学院专业教学的基础上增设企业需求课程。例如:在陕西工院在欧姆龙订单班中,学院结合企业要求,引入《日语》、《企业产品知识》及《企业实习》等10余门课程。通过引入企业开设的课程,增强学生进入企业动手能力和管理才能的提升,缩短学生从一个学生到职业人的周期,大大节约企业培训环节投资,最终增强企业生产效益。

3.2校企交流,分阶段合理安排课程进程

陕西工院欧姆龙订单培养设置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培养专业能力;第二阶段专业和实践能力共同培养;第三阶段运行订单计划即依据企业员工需求灵活安排课表,实现原专业培养计划与订单培养计划的合理衔接。

3.3校企共建实验实训基地,培养实践性高技能人才

由企业捐建实验设备,学院配套资金,校企共建实验室,更能满足订单教学需求,培养实践性高技能人才。例如:陕西工院与欧姆龙公司共建“欧姆龙——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传感与控制联合实训室”。为订单班学生教学提供实验教学场地。

3.4校企共同资助贫困学生,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在校企合作的协议中,校企双方必须共同关注贫困生,企业每年投入适当的资金资助贫困学生,帮助学生完成学校教育,在陕西工院与欧姆龙公司合作中,公司每年投入40万奖、助学金捐赠欧姆龙订单班学生。

3.5 校企专家共育高素质人才

一方面,学院应该聘请了众多企业一线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授课,主讲专业核心技术课程,指导专业核心技能训练项目。同时,应该选派优秀教师赴企业学习深造,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学习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理念。

上一篇: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现状分析与展望 下一篇:浅谈城镇化建设中土地规划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