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音创品牌卖出好彩头

时间:2022-10-07 08:33:19

谐音创品牌卖出好彩头

“我叫芮正琴,是南京大学的一年级研究生,这是关于我的故事。

大三的时候,我就开始自主创业了,我创建的品牌“饰品一生”在南大无人不晓,南大特色手机壳还卖断了货。

研一的时候,我又想到了做些南京特色的文创产品,家人给了我10万元,当时我想如果赔了就当去趟国外历练了。

我几乎吃遍了南京各大馄饨铺子,向老板们取经,综合各家辣油的长短,最终做成了自己的配方。

‘阿要辣油’这么响亮的名字,我去年去申请时才发现,还没有一个人注册呢!

大学创业满足身边需求

芮正琴的名字在南大并不算响亮,但她大三时创建的品牌“饰品一生”在南大无人不晓。南大校庆时,“饰品一生”出品的南大特色手机壳甚至还卖断了货。“我进入大学时就开始考虑,我未来要做什么,我喜欢创造性的生活,喜欢创造价值。”芮正琴告诉记者,和几个伙伴一合计,“饰品一生”的品牌便正式“开张”。出设计稿、找生产商、在南大宣传,都是芮正琴和她的学生团队一手敲定的。

大学时代如此“不务正业”,芮正琴的学业却依然稳定得让人惊讶,本科毕业时,她还获得了南大生物系的保研资格。

“我从13年就断断续续开始‘周游各省’了,黑龙江、甘肃、、云南、江西,基本上绕着祖国的版图走了个遍。”“周游各省”的计划顺利完成后,芮正琴选择了收心,重新捡回了自己的学业。复习了三个月之后,她顺利考上了南京大学生科院生物专业的研究生。“重新拥有了三年的学生生活,意味着我还能用这三年做很多事。”抱着这样的念头,芮正琴和大三时的部分创业伙伴一道,继续张罗起了全新的创业计划。

“2014年3月份,我获得了南京市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二等奖。也因此获得了在仙林紫东国际创意园一间办公室的一年免费使用权。”此时,芮正琴的“创业空间”已经跳出了南大的范畴,“我想做些具有南京特色的文创产品,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作品。”

2014年9月,芮正琴和伙伴们的公司初见雏形,“南舍艺术品有限公司”的名号让她坚定了创业的信心,“我和创业伙伴们每人都投入了一部分资金,家人也支持了我10万元。如果真的创业赔了,就当我用这10万元去国外进行了一次人生历练。”

“阿要辣油”谐音“I LOVE YOU”

想要打造具有南京特色的文创产品,首先得有一个知名度高、叫得响的好名字。作为南京姑娘的芮正琴首先想到了南京方言“阿要辣油”,因为曾经的一曲《喝馄饨》让南京方言“阿要辣油”红遍网络。

“我们去注册商标时意外发现,‘阿要辣油’这句话虽然被人传颂了那么多遍,但居然没人把这个商标注册下来!”这一“意外发现”让芮正琴又惊又喜,“‘阿要辣油’的发音和‘I LOVE YOU ’的读音有点像,又有我们南京的地方特色,肯定‘来事’。”

和大三时开发手机壳的“创意设计”相比,研发出具有地道南京特色的辣油产品显然难度要高得多。敲定配方的难题就足以让芮正琴伤透脑筋。“那一阵子,我和伙伴们几乎吃遍了南京的各大馄饨铺子,汪家馄饨之类的没少去过,向老板们取经,也查询了各种资料。”芮正琴是南京溧水人,研发辣油之前几乎不吃辣,但为了“阿要辣油”品牌,她没少尝遍各种辣椒。

“真正适合南京人的辣油,最重要的还是油和辣椒,那些添加的香料其实是‘画蛇添足’。”芮正琴为真正的“南京辣油”下了一个定义,“而且南京人其实口味没那么辣,辣油还是要做的香一些。”

吃货给大家最正宗的南京味

“阿要辣油”牌辣油不仅口味上“很南京”,在包装上,芮正琴的团队也专门设计了“南京大萝卜”系列图案,包装盒上不仅印着一个青色的大萝卜,还有各种让人忍俊不禁的南京方言,“我滴个乖乖”“么得四”“胎气”“恩正”……每一句都是浓浓的“南京味儿”。

芮正琴在“阿要辣油”的生产线上。“一家有着30多年生产历史的厂家成为了我们的加工伙伴,我们确保辣油的每一滴都很正宗。”芮正琴的创业团队共有5名成员,除了负责配方的芮正琴之外,成员中一名南京的同学负责包装设计,南农的伙伴负责后期推广。而芮正琴自己则担任了“辣油西施”的角色,拍摄了一组图片,经过南大微信公众号“侯印国老湿”的传播扩散而走红。“我自己就是个吃货,也爱做菜,所以我想带给大家最正宗的南京味道。”

要创业,又要兼顾学业,是不是很辛苦?她说,“我会交叉做事,比如说查文献资料,但对我来说,就已经是休息了。”此外,每周日,她铁定会给自己放一天假。暑期时,她也跟很多爱玩的年轻人一样,拿赚来的钱出去旅游。

上一篇: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下一篇:理清线索,让散文阅读过程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