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音对联范文

时间:2023-03-03 11:30:17

谐音对联

谐音对联范文第1篇

[关键词]对联;谐音美;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H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8-0069-02

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高雅的文学性和广泛的实用性,广泛存在于各类生活习俗之中,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喜闻乐见,千百年来长盛不衰。“楹联是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学品种。它的形成虽然是从骈文和律诗发展而来,但它并非骈文和律诗的简化,更不能算作骈文和律诗的附庸,它是由骈文和律诗的提炼、浓缩而成的。但有其不可掩抑、不可磨灭的特色,而这种特色绝对不是骈文和律诗所能代替的,它迄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早从骈文和律诗的领域中独立出来,蔚为包罗万象的艺术王国。”

“对联”一词最早出现于明代,《西湖二集•忠孝萃一门》:“洪武爷抚定了婺州,于城楼上立大旗两面,亲书对联道:‘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一统天。’”沈德符《野获篇》:“张江陵盛时,有送对联谄者。”对联还有许多其他名称,如对子、对句、对语、楹联、楹语、联句、联语、连语、联对……《宋史》记载,五代后期后蜀孟昶有一天命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于寝门,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清代学者纪昀、梁章钜认为这是我国最早的对联。常江在《中国对联潭概》中认为迄今最早的对联是陆云和荀隐的对话“云间张士龙”和“日下荀鸣鹤”。

由《中国对联大辞典•对联知识》中“对”和“联”的定义可知,对联是对与联的合称,指以对偶句为基本特征的有独立意义的文学形式,由上联和下联组成,上、下联字数相等,音节数量相等,这样视觉上才整齐、对称,节奏感强,形成视觉上的和谐美、听觉上的音乐美。如杜甫的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则形成两副对联,即上、下联中字数相等,音节的数量相等,词性相对,整齐工整,用词准确,具有和谐美、音乐美。由此可见,汉字构成对联并形成对联文化,由于汉字字音不同、字形不同、语境不同、语调不同,字义便大相径庭。

谐音即运用字词的同音或近音的条件来构成双关意义。利用谐音写对联,是中国文人智慧的体现,也是中国文化的集中体现。

(一)借助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含蓄表达观点

“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从字面上看,橹的船速不如帆船快,笛子的声清难比箫音婉转平和。但“橹速”谐音东吴都督鲁肃,“帆快”谐音西汉大将樊哙,“笛清”谐音北宋大将狄青,“箫和”谐音西汉相国萧何。该联借助谐音评论历史人物:三国的鲁肃不如汉初的樊哙,北宋的狄青不如汉代的萧何。上联说文不如武,下联是说武难比文。由此可以推断,上联是位武官所写,下联则是位文官所对。

(二) 知识积累不够,误用汉字,形成谐音

如“妹妹我思之;哥哥你错了。”从字面上看,前两字是叠字名词对仗,第三字是代词,第四字上、下联都是动词,第五字是虚词,对仗十分工整,内容也并无不当之处。但这副对联出自科考之中,就成了一副巧妙对联。据文献记载:清代一次科举考试中,以《尚书•秦誓》中的一句“昧昧我思之”为题,有一考生视力不佳,并且知识积累不够,写成了“妹妹我思之”。阅卷官见了,哑然失笑,提笔批了“哥哥你错了”五字,恰成一副对联,读之令人忍俊不禁。

(三) 时人迫于形势,不敢明说,情感暗含其中

如“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光绪年间,民不聊生。合肥人李鸿章权倾朝野,翁同为常熟人,任户部尚书,相当于古代大司农。时人作联讽之,巧借二人的籍贯做文章,而言外之意:瘦了天下肥了宰相,荒了世间熟了司农。“肥”与“瘦”、“熟”与“荒”借音同义不同而形成鲜明的对比,辛辣地讽刺了清政府的腐败统治。

清代著名文人金圣叹因抗粮哭庙案,临刑前写下:“梨儿心中苦,莲子腹内酸。”此联巧借“梨”与“离”、“莲”与“怜”的谐音抒发自己的情感,离开儿子很不是滋味,可怜儿子以后无父亲管教,心中更是一阵酸楚。金圣叹心情酸苦,儿子悲痛欲绝、泣不成声,但迫于当时形势生怕累及儿子不敢明说,只好借对联表达父亲对儿子的爱。一副对联写尽胸中怨愤,正是大文学家的手笔。

(四) 欲说还休,委婉表达

如“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这是明代文学家程敏政早年与其岳父李贤属对时的一副对联。“荷”谐音“何”,“藕”谐音“偶”,“杏”谐音“幸”,“梅”谐音“媒”。宰相李贤喜爱程敏政的才华,欲招为婿,借桌上之物即兴出句,语意双关:荷为藕之花,藕为荷之实,两字皆为草字头,以字形试探程敏政的才智,又明借谐音暗探程的心理。而程的即兴对句同样语意双关:杏、梅都含木字,同属草木类,与对句巧合天然。且借谐音示意,有幸(杏)蒙大人厚爱,以女相许,小生愿为婿,无须托媒(梅)说亲。上、下联珠联璧合、妙趣横生。

(五) 文人才子们借谐音妙联,展示学识及才华

如“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帖翰林书。”民间传说此联为明朝唐伯虎与李调元所对。有一天,任翰林院编修的“巴蜀才子”李调元来到川东某地的一座庙里,长老素闻李调元之名,赶紧亲自前来接待,并摆了一桌很丰盛的素宴款待他。席上,李调元见长老几次欲言又止,料定他还有事相求,就主动问他。长老这才说出原委。原来这座寺庙有幅画,是这位长老的师傅画的,画的是三两枝出水的荷花。当时正逢自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唐伯虎游玩到此处,为此题字“画上荷花和尚画”,并说:“若有人能对出下联,此人必是当今奇才。”长老多年来未找到能对出下联的人。李调元听完长老的叙述,兴趣陡增,便紧靠唐伯虎对联之旁,写下一联:“书临汉帖翰林书。”从此,这幅画就作为这座寺庙的镇寺之宝,挂在这个方丈的室中了。此联无论顺读倒读,读音不变,平仄协调,或音同字异,或义异字同,变化有致,同文谐音兼备,较之一般的回文联和谐音联,难度更大了。

(六)文人碍于颜面,不愿明说,自我解嘲

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为“南北”。此联是宋代吕蒙正中举之前的一幅春联,家中贫寒,生活窘迫,与之后来中举后远亲近邻争相拜访相比,大相径庭。此时无人接济,他只好借此对联解嘲自己的凄寒,上、下两联隐含了“缺衣(一)少食(十)”,横批意为:没有“东西”。此对联既是自我解嘲,也是当时“穷在闹市无近邻,富在深山有远亲”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写照。

(七)针砭时政,痛斥当权者

如“三鸟害人鸦雀鸨,一群卖国鹿獐螬。”此联下联承接上联的三禽鸟,先用“一群”对“三鸟”,再分别点出三种动物名称,实际上借用谐音痛斥了陆宗舆(谐鹿)、章宗祥(谐獐)、曹汝霖(谐螬)。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人民群众对北洋军阀政府中的卖国贼的倒行逆施,极其愤慨。学生纷纷罢课,游行示威;商人罢市,给以支持。此对联是上海闸北一花鸟商店的对联,后有人张贴于大街上,一时不胫而走,传遍全国。迫于形势,北洋政府不得不下令罢免三人,并令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拒绝签订《巴黎和约》。

可以看出,谐音联为嘲讽类的一种,其总体特征是含义充分表达,却又暗含其中,利用谐音既诙谐幽默,又笔锋犀利。在这短小精悍的对联中无不透露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真是妙不可言。

谐音联为趣联的一种,此外,还有多种趣联,如析字联、回文联、叠词联、异音联……中国汉字充满着智慧,以汉字为基础的对联也像一朵永不凋零的鲜花点缀着中国文化。

[注释]

《中国对联大辞典•吴小如序》。

我国清代著名的学者、目录学家,纂修了《四库全书总目》,著作有《阅微草堂笔记》。

我国楹联史上的开创者,他总结归纳搜集整理的楹联专著《楹联丛话》、《续话》、《三话》是我国第一部研究对联的丛书。

《晋书•列传第二十四•陆云》。

摘自《中国对联大辞典》。

北宋河南洛阳人,字圣功,大平兴国进士,太宗、真宗时曾两度出任宰相。

摘自《中国楹联鉴赏辞典》。

[参考文献]

[1]顾平旦,曾保泉编.对联欣赏[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

[2]梁章钜等编著.楹联丛话全编[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3]顾平旦,常江,曾保泉主编.中国对联大辞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谐音对联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谐音双关 拆字 谜语 对联

欣赏汉语汉字的艺术魅力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欣赏汉字“书法”的艺术性;二是欣赏汉语汉字“结构”的趣味性。本文只讨论汉语汉字的趣味性。

一、谐音双关

汉语汉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一个语音对应几个字形”,也就是“多字谐音”。下面是各种场合中巧妙的“谐音双关”。

“谐音”可用于“诗句”、“对联”、“谜语”中:

①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谐音双关为“情”。

②贾岛言醉非假倒,刘伶饮酒不留零。

“贾岛假倒”谐音;“刘伶留零”谐音。

③冰冻兵船,兵打冰,冰开兵走;

泥污尼鞋,尼洗泥,泥尽尼归。

“冰兵”谐音;“泥尼”谐音。

④谜语:在“金、木、水、火、土”之中,谁的腿最“长”?

二、拆字

有一种文字游戏叫“拆字”,即把“字”的结构灵活“拆”开,根据场合随意附会成趣。“拆字”之巧是其他文字难以企及的。

(一)“拆字”可写成“诗词”或“对联”

①何字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②二人土上坐;一犬人边伏。

③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

“此+木柴”,“山山出”;“因+火烟”,“夕夕多”。

这有关伐木工人的生活。伐木工人不烧煤,只烧山上到处都有的“柴”;每天中午在林中吃干粮而不做饭,只在傍晚时才下山回家做饭而冒出缕缕炊“烟”。

(二)“拆字”可用于“酒令”之中

1.“酒令”是筵席上的一种文字游戏,有很严的格式,谁违背了格式就罚谁饮酒。

甲:一个“出”字两个“山”,

二字同旁“锡”和“铅”,

不知哪座“山”产“锡”?哪座“山”产“铅”?

乙:一个“吕”字两个“口”,

二字同旁“汤”和“酒”,

不知哪一“口”喝“汤”?哪一“口”喝“酒”?

2.通过“拆字”的“酒令”,各人可以说出不同的意见:

张、李、刘、陈四个人是朋友。陈犯了错误,由李负责处理。陈托张和刘去请李吃饭,席间通过“酒令”说出了看法。

张希望李看在朋友情面上,高抬贵手,不要处分陈。

张:有水也是“清”,无水也是“青”,去水加“心”变成“情”。

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鱼情看水情。

李坚持要依法处理,不看面子,劝张不要管这件事。

李:有水也是“湘”,无水也是“相”,去水加“雨”变成“霜”。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刘听到李不讲朋友情面,仍要处分陈,就说李是仗势欺人。

刘:有水也是“淇”,无水也是“其”,去水加“欠”变成“欺”。

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三、谜语

(一)关于“物”的谜语

①一个亭,斜柱撑;上边有水流,下边有人行。

②珍珠白玉女,身穿绿叶装,穿衣去洗澡,脱衣上牙床。[节日食品]

(二)关于“字”的谜语

①争先恐后。

②两个幼儿去爬山,没有力气到山巅,

回家恐怕别人笑,躲在山中不肯还。

③床前明月光。

四、对联

“对联”的特点是一“对”二“联”。所谓“对”是指形式上的成双成对,即上下联必须字数相等,相对的字词要词性相同,结构相似,平仄相反,节奏相应;所谓“联”是指上下联的思想内容必须紧密联系、相互照应,或者相对、或者相反、或者相关地融于一个意境中,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汉字字形的“方块”性和字音的“平仄”性,恰巧适合于“对联”的“规整对称,妙趣横生”的表达方式,没有“方块”的汉字,就没有对联。

例如河北赵县赵州桥的对联:

水从碧玉环中去,

人在苍龙背上行。

名词“水”对“人”,“碧玉环”对“苍龙背”,动词“去”对“行”,介词“从”对“在”,方位助词“中”对“上”。联中“碧玉环”、“苍龙背”联想丰富,比喻精妙。全联动静谐和,既描述了赵州桥的静态美,又写出了“水去”、“人行”的动态美。此联只用14个汉字就描绘和赞美了赵州桥的风采和雄姿。

(一)“对联”在语法教学中的作用

有学者提出:“在我国第一本语法学著作《马氏文通》1998年问世以前,我国没有语法著作,在语文教学中也没有语法教学。”我们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实际上,我国长期的行之有效的传统语法教学方式就是“对对联”。著名的《说文解字》、《尔雅》、《文心雕龙》及传统启蒙教学中“对对联”用的《笠翁对韵》等都是语法著作或语法教材。认真研究我国的《说文解字》、《尔雅》、《文心雕龙》、《笠翁对韵》等语法著作和语法教材及传统启蒙教学用“对对联”方式进行的卓有成效的语法教学,对当前国内的语文教学和国际的汉语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对对联”教学和训练对学习者的要求:

下联字词的“义类”跟上联对应字词的“义类”相同。

下联的“语句结构”跟上联对应的“语句结构”相同。

传统启蒙教学中用“对对联”的方式进行了十分有效的语法教学,专门为“对对联”教学编写出版了许多教材,如清代李渔(字笠翁,1611-1679)编写的《笠翁对韵》,列举许多富有文采的“对子”供学龄儿童朗读和背诵,对儿童的语法教育具有很大作用。

“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出版了新编的《笠翁对韵新注》,现摘录该书的片段:

[冬]

清对淡,薄对浓。暮鼓对晨钟。山茶对石菊,烟锁对云封。

金菡萏,玉芙蓉。绿绮对青锋。早汤先宿酒,晚食继朝饔。

唐库金钱能化蝶,延津宝剑会成龙。

2.对一些“对联”的分析:

①“犬行雪地梅花五,鸡过霜桥竹叶三”的分析:

“犬、鸡”是“家养动物”,“行、过”是“自身移动”。

“雪、霜”是“冬季气候”,“地、桥”是“空间处所”。

“梅、竹”是“观赏植物”,“花、叶”是“植物构件”。

“五、三”是“基本数目”。

传统“对对子”教学要求学生学的“义类”(家养动物、野生动物)比现代语法教学要求学生学的“名词”,要细致得多,深入得多。

②“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词类的知识:(括号内是现代的术语)

“鹂、鹭、柳、天”皆为“物名”(名词)。

“黄、白、翠、青”皆为“属性”(形容词)。

“鸣、上”皆为“行动”(动词)。

“两、一”皆为“数目”(数词)。

“个、行”皆为“单位”(量词)。

③关于结构的知识:

“两+个”、“一+行”都是“数目限定物量单位”(“数词”限定“量词”)。

“黄+鹂”、“白+鹭”、“翠+柳”、“青+天”都是“属性限定物名”(“形容词”限定“名词”,即“定语”限定“核语”)。

“两个+黄鹂”、“一行+白鹭”都是“数量限定物名”(“形容词”限定“量词”,即“定语”限定“核语”的“定核结构”)。

“鸣+翠柳”、“上+青天”都是“行动及于处所”(“动词”及于“名词”的“述宾结构”)。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都是“主体做某事”(“主述结构”形成的“主述型单句”)。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不是没有“语法教学”,而是有行之有效的语法教学方式,即“对对联”的教学方式。正是这种传统的高效的“对对联”式的语法教学,才培养出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王实甫、关汉卿、施耐庵、曹雪芹等众多文学大师,才创作出唐诗、宋词、元明戏曲和《水浒传》、《红楼梦》等灿烂辉煌的世界名著。

(二)对联的技巧和魅力

1.古典诗词中有许多对联情感深挚:

①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2.有些对联言简意赅、巧妙工整:

①观海天作界;

登山人为峰。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3.有些对联一句之中有反义词或循环语:

①四面灯辉辉煌煌,照遍东南西北;

一年事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②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

尺量地面,地长尺短短量长。

4.有些对联字词重叠妙语连珠:

①月月月圆逢月半;

年年年底接年初。

②峰上栽枫,风吹枫动峰不动;

路边宿鹭,露落鹭飞路未飞。

③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天空;

求人难,难求人,人人逢难求人难。

5.有些对联用语通俗平易近人:

大老爷过生,金也要,银也要,铜钱也要,不分南北;

小百姓该死,稻未熟,麦未熟,高粱未熟,送啥东西。

谐音对联范文第3篇

【关键词】谐音 生活 使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198

在我们的生活中,谐音可以说是无处不在。那么什么是谐音呢?谐音就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来代替要被使用的那个字,在这个过程中被用到的字就是原来那个字即本字的谐音,也可以说韵母相同的音为谐音。谐音在汉语修辞学中属于表声音的范畴。谐音与生活的关系式如此的密切,那么谐音究竟有什么作用呢?谐音能增加说话的幽默性;能增强语言的艺术情趣;能委婉的表明自己的态度等。这些作用主要体现在古诗词、对联、文学作品、广告中,下面举例说明谐音在这几方面的\用。

一、在古诗词中的使用

在古代有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借用谐音留给我们很多优美诗句。如“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晴―情)这是一首摹拟巴蜀民间情歌的作品。它写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她爱着一个人,可还不清楚对方的态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虑;既欢喜,又担忧。诗人用她自己的口吻,把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成功地表达出来了。“晴”和“情”的巧妙的替换主要根据汉语语音特点中的谐音来表现的,因为谐音是历代民间情歌中所常见的。作者创作时往往取材于眼前的景物,利用景物明确但又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微妙的感情。正如这首诗一样,有雨天就有晴天,借用“晴”既明确有委婉的表明了自己的情。这类用谐声双关语来表情达意的民间情歌,是源远流长的,是人民群众所喜爱的。该作品之所以这么出名,主要就是巧妙的借用谐音的结果。“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丝――思)这首诗中诗人描写了忠贞不渝,至死不变的爱情,用“春蚕”、“蜡炬”两个意象来比喻呕心沥血至死不移的深情。这两句是全诗最具吸引力的两句,之所以最具吸引力,主要也是诗人借用了谐音,委婉的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态度。以上的两个例子都说明了谐音的巧妙运用会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二、在对联中的使用

在以前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谐音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对联,为我们的文化增加了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很多对联我们现在都还在用。如:莲(怜)子心中苦 ,梨(离)儿腹内酸;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 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猫儿竹下乘凉,全无暑气,蝴蝶花间向日,更有风来。“暑”谐“鼠”,“风”谐“蜂”; 顺风帆逆风帆,帆迟帆快;涨潮橹退潮橹,橹直橹扳。祝允明对某友。“帆迟”谐“樊迟”,孔子弟子;“帆快”谐“樊哙”,汉初大将;“橹直”谐“鲁直”,宋黄庭坚字;“橹扳”谐“鲁班”,古代巧匠。在这些对联中包括了丰富多彩的内容,有说出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现象,有说出男女间有缘不要媒人的喜幸的,有说出生活常规的,有说历史人物的等等。如果没有谐音的话,我想好多话是不可能直接说出来的。可见谐音与人们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

三、在文学作品中的使用

在文学作品中,谐音有时也是作者刻意追求的,作者根据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来给主人公取名,比较典型的是《金瓶梅》。作品中西门庆的外号是“四全”,四全也真正的表达了西门庆的愿望和追求以及他所拥有的。即酒、色、财、气。还有西门庆的朋友的名字也是根据他们的人物性格利用谐音来命名的。如:应伯爵,可以从字的本意和谐音双关两个方面来进行,“应伯爵”三字的中“应”的谐音是“硬”, “爵”,即“嚼”,即“吃”字,伯”谐音“白”,便有了“白吃”一术。“伯”的本意是大。所以应伯爵即是白吃很多东西。在作品中他的确如此,经常去西门庆家白吃白喝。还有好事之徒车淡(扯淡)、游守(游手)和郝贤(好闲)等。在当代作品中,作家同样根据人物形象来给主人公起名,如:贾平凹的《高兴》中也体现了谐音的运用。“五富”(无福)在小说中他是农民工进城,拾破烂的一个苦命的人,最终死在城里,没能回到他的老家,所以他是无福的。还有刘高兴,他因为高兴,所以起名叫高兴。这些例子是很多的,我觉得利用谐音真的是一门学问和艺术,很多时候它的效果是在我们预料之外的。

四、在广告中的使用

在现代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各个商家都用尽脑汁来吸取顾客的关注。在所有的竞争中,谐音是大部分商家都会选择的,因为谐音让人们更容易记住该商品。如:随心所浴(欲)――热水器广告 ;闲(贤)妻良母――洗衣机广告 ;无胃(微)不至――某胃药广告语等等 。这些广告中的词语都是利用人们熟悉的,商家们利用谐音把其中的一个字作了修改,而且代替本字的音差不多没多大的变化,这样人们很容易记住,同时商家的宣传也做到位了,这些都是谐音的功劳。

通过上面的举例,我们知道了谐音的运用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千古佳话,还给我们的生活增加了乐趣。但是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谐音也有它的不足,在这里不再具体说明。如果运用不当,就会闹笑话,让人产生歧义,所以我们在运用谐音时要充分发挥其好的作用,尽量避免不好的一面。

参考文献

[1]赵金铭.谐音与文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年

谐音对联范文第4篇

在一些文学作品里,为了塑造人物形象或推动情节发展,有时候会运用谐音双关的手法。在歌剧《白毛女》中,穆仁智一出场就唱道:讨租讨租要账要账,我有四件宝贝身边藏:一支香来一支枪,一个拐子一个筐,见了东家就烧香,见了佃户就放枪,能拐就拐,能诓就诓。在这里“拐”和“诓”利用的就是谐音。电影《刘三姐》里有一个情节,刘三姐在与陶、李、罗三个秀才对歌时唱道:“姓陶不见桃结果,姓李不见李花开,姓罗不见锣鼓响,三个蠢材哪里来。”利用谐音双关对三个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有不少诗词也借助谐音来委婉地表述一种情感。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结尾一句就是谐音双关,“晴”表面上指天气晴朗的“晴”,实指情爱的“情”,给人以清新的美感。李商隐在《无题》中写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是“思”的谐音,巧妙地表达了一种思念之情。

用谐音法制作的对联,联、谜兼备,别具情趣。山海关孟姜女庙有一副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这副对联用的就是谐音手法,上联应该读: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下联应该读: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相传吕蒙正在穷困潦倒时写过一副对联,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上联缺一(衣),下联少十(食),横批没有东西,含蓄地表达了他早年“缺衣少食没东西”的困境。唐朝宰相杨国忠,嫉恨李白之才,总想设法奚落他一番。一天,他想出一个上联,想为难李白。上联是: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句)?李白听了,微微一笑,马上对道:一马隐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题)!杨国忠本想占便宜,反被李白羞辱了一番。

利用谐音不仅能表现一个人的博学多识,而且还能体现出一种幽默感。一次,在接见美国记者时,对方不怀好意地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马路呢?”他听后没有急于反驳,而是妙趣横生地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所以简称马路。”寥寥数语,便使对方哑口无言。

一些广告用语,也经常运用谐音来达到人们熟知的效果。有的是把诗句、俗语进行了改动,比如:但愿人尝酒,千里共婵娟(某酒类广告语);大石化小,小石化了(某药物广告语);千里音缘一线牵(长途电话广告语)。近几年,乱改成语的现象也比较严重,比如:一明惊人(某眼病治疗仪广告语)、咳不容缓(某止咳药广告语)、默默无蚊(某杀蚊剂广告语)、牙口无炎(某牙膏广告语)、一戴添娇(某帽子广告语) 等等。但是,这种做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给学生的学习造成误导,属于不规范用语现象,所以不值得提倡。

谐音对联范文第5篇

歇后语中还有很多用谐音的,比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缺衣(一)少食(十)”,用来形容人的生活穷悃窘迫;“大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来表示人的纯洁,用的是大葱和豆腐的颜色来指代人的品性。而“精装茅台――好酒(久)”是基于茅台酒是公认的著名品牌,这里用来形容时间长。但是要读懂“一斤面粉摊张饼――落后(烙厚)”这样的歇后语,就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了。

中国的古典诗词中,用谐音来一语双关地表达也是很常见的。比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里是用天晴的“晴”来暗指感情的“情”,写了一个少女含蓄地表达倾慕的感情。这类用谐音的双关语来表情达意的民间歌谣形式源远流长,深为人们喜爱。像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中“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的句子就是用“莲子”来表示“怜子”(怜爱你),又用“清如水”比喻人的高洁品格。另外如李白《春思》中的“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是用细丝的“丝”来暗指思念的“思”,枝条的“枝”来暗指相知的“知”,用的手法是相似的。

对联是一种我国特有的语言艺术形式,有时候也会用谐音。看下面的对联:

东不管,西不管,酒管;

兴也罢,衰也罢,喝罢。

据说这是清朝的时候,江南的一个书生为一家生意萧条的酒馆所撰写。对联用“管事”的“管”来谐“酒馆”的“馆”,“罢休”的“罢”谐祈使效果的助词“吧”,用来劝说顾客光临,可谓煞费苦心。而那家酒馆也因此而生意渐渐好起来,可以说是对联用谐音的办法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又如“猫儿竹下乘凉,全无暑气;蝴蝶花间向日,更有风来”中用“暑”谐“鼠”、“风”谐“蜂”,动物、季节和天气等融为一体,构思巧妙。

谐音真是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语言学家就曾编写过这么一则有意思的文言短文《施氏食狮史》: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食时,始识是十狮,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谐音对联范文第6篇

谐音作为借助语音形式的相同或相近特点而取得特殊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方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在现实的语言生活中应用广泛。如电话号码、对联撰写、笑话故事、商业广告等都有应用。

谐音既是一门语言艺术,又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恰当地使用它。可以使你的语言陡然生色,给我们的人际交往添色、添彩、添情趣。

一、谐音广告

商家采用谐音广告,可增加幽默感,趣味性,使广告具有诱惑力,从而增加商品的品牌效应。如:

1、“昔”出名门,传统好滋味。

――酱菜广告

2、痛口不治,笑口何来?

――华素片广告

例1将成语“将出名门”作了同音异形改动:

例2借“脍炙人口”这一成语的谐音,巧妙地描述该药的特点,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上面都是同音的变异,还有近音的变异。如:

3、一饼惊人,甜薄脆,

――都得利饼干广告

4、美加净――精益求“金”。

――护发定型摩丝广告

例3“饼”与“鸣”近音。使“一饼惊人”成为“一鸣惊人”的谐音;例4“金”与“精”近音,使“精益求金”成为“精益求精”的谐音。两例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又如:

5、“闲”妻良母。

――××牌洗衣机广告

6、中国电信,千里“音”缘一线牵,

――国际长途电话广告

7、趁早下“斑”,不要“痘”留。

――××化妆品广告

例5的“闲”与贤妻良母中的“贤”谐音。例6的“音”与千里姻缘中的“姻”谐音,例7中的“下斑”同“下班”相谐。“痘留”同“逗留”相谐,利用谐音增加广告的幽默感,读起来饶有风趣,使消费者过目难忘。

二、谐音故事

背诵圆周率

从前,有一个特别喜爱喝酒的私塾先生。他为了有空溜出去喝酒,就常常留一些刁难人的题目让学生们做。有一回,他酒瘾又犯了,但是还不到放学时间,他便只好故伎重演,叫学生背诵圆周率,放学之前得背出30位小数,否则不许回家。“3.141592853589793238462643383279”,学生们硬着头皮死背。偏偏有几个调皮鬼满不在乎,一溜烟奔后山玩去了。忽然,他们看见了先生――他正和一个和尚在山顶的凉亭里喝酒呢!几个调皮鬼好不气愤,于是琢磨开了……等到夕阳西下,先生酒足饭饱,想起了这帮学生,便回来考查他们。那些听话的学生偏偏背不下来,倒是那些调皮鬼张口就来:“山巅一寺一壶酒(3.14159),尔乐苦煞吾(26535),把酒吃(897),酒杀尔(932),杀不死(384),遛尔遛死(6264),扇扇刮(338),扇耳吃酒(3279)。”调皮鬼们边念边手舞足蹈地表演。先生气得目瞪口呆,却也无可奈何。

三、谐音对联

就是对联中有一些不恰当的字,利用语言文字同音、同义的关系,使一句话涉及到两件事情或两种内容,一语双关地表达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如,有一副“隐字联”:

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

此联的横批是“南北”,相传为宋朝吕蒙正所作。吕少时家境贫寒,生活窘迫,有一年春节,家中缺衣少食,过得冷冷清清,与富贵人家不可同日而语。苦读寒窗的吕蒙正巧用“隐字”修辞。上联隐“一”,下联隐“十”,谐音“无衣无食”,横批隐含“无东西”,可谓叫苦有方。

四、有趣的电话号码

谐音对联范文第7篇

如宋代有一幅花联,上联为皇帝所出:“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汉”,一位学子就这样对道:“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学子以“四季”对”“四方”,四种花对四星座,“臣”对“君”,又点出了“花字”,实为妙对。皇帝一时高兴,就点了这位考生为探花。

明朝大学士解缙才高八斗,对植物也情有独钟,就在一副春联中这样写到:“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他用“蒲、桃”的谐音“葡萄”;“梅、桂”谐音“玫瑰”,巧思妙对,叫人称奇。上联的“蒲”、“桃”本是两种植物名,读起来恰好又与第三种植物名“葡萄”谐音,而蒲属草本科,桃与葡萄属木本科;下联的“梅”、“桂”两种植物名,读起来亦正好跟第三种植物名“玫瑰”谐音,而梅在春初时开花,桂与玫瑰在秋季开花。上下联不仅形式上对仗工整,而且联中所写又十分符合这六种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

探究我国的花卉对联,还有许多绝联妙对。

相传,清代润州太守酷爱养花,曾出一上联征对,曰:“君子兰花,朝白午红暮紫。”许久没有妙对应答,后有一过路和尚对出了下联:“虞美人草,春青夏绿秋黄。”不仅对得工稳,而且这两种花草都随时间、季节变换颜色,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清代一位草药郎中有一绝对:“白头翁骑海马,身披穿山甲;红娘子坐车前,头戴金银花。”这副对联中,全以中药名入对,一刚一柔,一文一武,浑然成对,趣味盎然。

明末清初一郎中新婚之喜时也有一对联:“帝女合欢,水仙含笑;牵牛迎辇,翠雀凌霄。”此联的上下联各用四种花名组成,并且都暗含了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意指男欢女爱。而联中写到的八种花名又都是草药名,且“合欢”、“含笑”、“迎辇”、“凌霄”又都当作动词来用,暗含自己身份,构思实在是巧妙。

一花店门前有一对联:“胆瓶斜插四枝花,杏、桃、梨、李;手卷横披一轴画,松、竹、梅、兰。”这一联一下子嵌入了六种花:杏花、桃花、梨花、李花、梅花和兰花,美中不足之处是上联的“梨”、“李”字音相近,而下联中的“梅”、“兰”却非谐音,故有点稍欠工整。但因了这幅花联,花店生意门庭若市。

一位农人在门联上写到:“竞艳开花,好似金钱落地;凌波出水,犹如宝箭朝天。”农人这副花联的上联描写门前田野里油菜花正盛开,下联描写门前池塘一支荷花正出水,栩栩如生的描写了一种田园之美。

对联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我国古代刻在桃木板上的驱邪的“桃符”,主要讲究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谐音对联范文第8篇

一、俚语乡音

钟云舫,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生于江津高牙乡青草碚,清宣统三年(1911年)殁,葬于江津油溪灯油坪。作为土生土长的江津人,江津俚语乡音在他的药草联中有充分的体现。

“清苑仙桃,夏枯冬不老;茅山玉粥,早食夜来香。”江津俚语称“冬青”为“冬不老”,江津方言“粥”与“竹”音同,“冬青”、“玉竹”为中草药名。

“霜信冬花红了叶;石流寒水碧成渠。”在江津方言中,“渠”与“茄”音同,“碧澄茄”为中草药名。

“父子牵牛,各耕元熟地;野人勤菜,同薅山豆根。”江津方言“耕”与“根”音同,“野”与“苡”音同,“葛根”、“苡仁”为中草药名。

“久屈覆盆,惶祈使君速断;陈年衔石,雅怜妇子将离。”江津方言“速”与“续”音同,“衔”与“寒”音同,“续断”、“寒水石”为中药名。

钟云舫巧妙借用江津俚语,使原本不对仗的中药名形成工对。他巧妙借用江津乡音,使原本与中药名不同音的字构成同音关系。此类用法,为钟云舫的药草联平添了浓郁的乡情。

二、修辞手法多样

钟云舫药草联多用谐音、拟人、省略等修辞手法,其中,最大量采用的是谐音用法。

1、谐音

钟云舫利用谐音修辞手法,以音同或音近字代替药草名的本字,从而使联语文意上下贯通,彼此串合有情。

对谐音用法,钟云舫多在联后以“×叶×”力式注明。

“久屈覆盆,惶祈使君速断;陈年衔石,雅怜妇子将离。”钟云舫注:“久屈叶酒曲”,“惶祈叶黄芪”。“酒曲”、“黄芪”为中药名。当然,钟云舫未能注明的谐音用法还有:“速”谐“续”、“怜”谐“连”、“衔”谐“寒”、“妇”谐“附”。“衔石”是中药“寒水石”的省略。“续断”、“雅连”。“寒水石”、“附子”均中药名。

“黎奴黑魂怜花白;阿娇独活恨人双。”钟云舫注:“奴叶芦”,“酉鬼叶丑”,“怜叶莲”,“娇叶胶”,“恨叶杏”,“双叶霜”。据其注,得知连缀中药名有“藜芦”、“黑丑”、“莲花白”、“阿胶”、“独活”、“杏仁霜”。

“稿本粘连,择写千张故纸;云台拜将,因陈十大功劳。”“稿本”谐“藁本”,“择写”谐“泽泻”,“云台”谐“芸苔”,“拜将”谐“败酱”,“因”谐“茵”。“藁本”、“泽泻”、“芸苔”、“败酱”、“茵陈”均为中草药。

“赤旱连湖焦,紫河车乾澜水;玉皇膏泽下,白云淋湿龙须。”“赤旱”是“马齿苋”省略后的谐音,“湖焦”谐“胡椒”,“乾”谐“甘”,“玉皇”谐“鱼黄”,“淋”谐“苓”,“湿”谐“石”。“马齿苋”、“胡椒”、“甘澜水”、“鱼黄草”、“白云苓”、“石龙须”均为中草药。

据笔者统计,在《振振堂联稿》70副药草联中,钟云舫明确以“×叶×”注明谐音修辞手法的共有105处,未注明“×叶×”的谐音用法也有数十处。对此类谐音药草联,郑埙评日:“以花药名组织成联,但取叶音,不能加减一字,乃须对仗工稳,串合有情。”

2、拟人

钟云舫利用拟人修辞手法,将指物的药草名拟作人,赋予联语新的生命,使表达的内容妙趣横生。

“十姊妹穿连针线包,苦教全归知母;红姑娘素薰花蕊水,香颜合色胭脂。”将中草药“十姊妹”、“知母”、“红姑娘”别分拟作善针线的姐妹、苦心教诲女儿的母亲、抹香着色的俏姑娘。可谓别出心裁,妙趣横生。

“上官桂,一品红珊瑚,鹤顶猪翎,金缨戴赭石;野麻姑,四季斗针线,艳山巴壁,d字篆技运。”将中草药“上官桂”拟作一个披金戴玉的权贵者,将中草药“野麻姑”拟作一个飞针走线的巧姑娘。可谓巧合妙对,浑然天成。

3、省略

钟云舫利用省略修辞手法,将药草名全称适当省减,从而使联语平仄有致,对仗工稳。

“雨余风化六月雪;云片山遮八角峰。”“雨余”是中草药“禹余粮”的省略后的谐音,“云片”是中草药“云片硝”的省略。

“管仲车前,透骨穿胸一枝箭;莲仙佛顶,洗手淋脂七里香。”“透骨”是中草药“透骨消”的省略,“佛顶”是中草药“佛顶珠”的省略。

钟云舫有时在一副对联中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对联的耐读性,让人回味无穷。

“归板不留行,千里云峰六月雪;回香都念子,独摇寒水一枝篙。”联中运用了谐音和省略两种修辞手法。“归”谐“龟”,“回”谐“茴”。“龟板”、“茴香”均为中草药。“不留行”是“王不留行”的省略,“千里”是“千里光”的省略,“独摇”是“独摇草”的省略,“寒水”是“寒水石”的省略。“王不留行”、“千里光”、“独摇草”、“寒水石”均为中药名。

谐音对联范文第9篇

一、多音字的妙用

在山海关孟姜女庙的庙门上,有这样一幅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要读懂这副对联,就必须了解汉字多音字的特点。本联一般的读法是:“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浮云涨,常常涨,常涨常消。”“朝”字有时谐音作“潮”,“长”有时通假作“常”,也有时谐音作“涨”,这是巧妙运用了汉字通假异读的特点。

这副对联相传是南宋状元王十朋所撰,它利用中国汉字一字多音、一字多义的特点,叠音叠义,描绘了海潮涨落、浮云涨消的自然景象,显示了自然界变幻多姿的景色,读后使人对宇宙人生产生无限的遐想。

二、形声字的妙用

请先看第一副对联:“湛江港清波滚滚;渤海湾浊浪滔滔。”

这是一副描写湛江港和渤海湾风景的对联,白描写景如行云流水,自然和谐。妙在上下联14字全是“水”旁,字工意切,足见作者的匠心独运。

再请看第二副对联:“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

据说乾隆下江南,听说有两个秀才才华横溢,难分伯仲,决定亲自考一考他们,于是出了“烟锁池塘柳”的上联要他们对。其中一个秀才掉头而去,另一个秀才冥思苦想半天后才放弃。最后乾隆判前者胜,理由是:“烟锁池塘柳”的偏旁正好是金木水火土,对应五行,几成绝对。至于下联,也不知出自后来的哪位天才之口,虽然意境差了那么一点点,已是十分难得的佳句了。

三、同音字的妙用

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并称清华“四大导师”之一的赵元任先生曾用同音字写过一篇文章,叫《施氏食狮史》,全文如下: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食时,始识是十狮,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此文奇在:全文共九十二字,每字的普通话发音都是shi。这篇作品在阅读时并没有问题,但当用普通话朗读或者拉丁化作品时,问题便出现了,这是汉字同音字多的缘故。赵元任先生限制性地使用一组同音字来行文,借以说明汉语书面语以形表意功能的重要性。这段短文只能用书面语才说得清楚,口语无法直接准确表述,堪称千古奇文。

这种同音字的妙用,也常常体现在汉语歇后语中。例如,“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狗头上插角――装羊(洋)”,“瞎子盖被――反正都是里(理)儿”,“空棺材出葬――木(目)中无人”,“半山崖的观音――老石(实)人”,“二两棉花――弹(谈)不上”,“两代寡妇――没公(功)夫”,“矿山的火车出轨――倒霉(煤)”,“瞎子背瞎子――盲(忙)上加盲(忙)”,等等。这种利用异形同音字来起谐音双关作用的歇后语,极具表现力。

同样,一些语言高手喜欢在对联中运用异形同音字,使“联内”字与“联外”字谐音,常常收到意出言表的效果,令人叹为观止。

例如,明代宰相李贤在招婿宴席上,指着桌上的果品道出“因荷而得藕”的上句,女婿陈敏政马上领会其意,随口答出“有杏不须梅”的下联。此联以“荷、藕、杏、梅”与“何、偶、幸、媒”的谐音特点,隐含另一层意思是“因何而得偶?有幸不须媒”。一谈蔬果花卉,一谈人事姻缘,联意隽永,引人入胜。

上一篇:对联的贴法范文 下一篇:升学对联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