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医疗器械维修和管理模式

时间:2022-10-07 08:26:07

构建现代医疗器械维修和管理模式

【摘要】 医疗器械设备作为现代医院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最大限度体现着一个医院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因此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好医疗器械的作用,构建现代医疗器械维修和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医疗器械 维修 管理

医院设备是医疗诊察、治疗的现代化工具和保证医院医、教、研工作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然而由于我国医院制度管理规范起步较晚,以及医院发展过程的特定要求,较为注重对患者有直接作用的治疗药物,而对设备管理则处于较为松散的方式。随着我国医院规范化管理工作的推进,医院设备管理方成为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且正为越来越多的医院所共识。

1 综合医学文化素养的提高与加强

1.1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医学文化素养 医疗器械维修和管理,人员总是起决定性作用,培养具有敬业精神的工程技术人员;树立为临床医疗服务的思想,不断提高人员的维修技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维修质量和速度;对工程技术人员合理分工,正确使用,严格管理,全方位为临床医疗服务;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维修服务水平。突出预防性维修,最大限度地提高或延长医疗器械设备的无故障时间,经常出现故障意味着使用寿命缩短和维修费用增加,从而增加医疗成本。

1.2建立维修人员准入制度 医疗器械设备作为通过医护人员服务于患者的载体、工具,具体科技含量高、结构复杂等特点,只有合格人员方可从事其维修工作。应参照国外医院维修机构管理规则,建立维修人员准入制度。由受过bme 高等教育,至少应经过专门训练并考核合格的人员才能从事相应维修工作。严格禁止不具备从业资格的人员进入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机构。

1.3医疗器械工程师需具备全面的专业技术技能 医疗器械与设备在今天已经成为医院的生命线,从早期的元件级维修到目前的“板级”维修,医疗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技术已经发展成完善的科学体系,掌握好仪器的维修与保养技术是医疗器械工程师的重要技能。医疗器械工程师的知识面要求比较广,特别是随着医疗设备的精密度、复杂性的提高,要求知识面越来越广,且逐渐加深。通常医疗设备的维修一般应具有:电工基础、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子电路、光学和机械基础等基础知识。

1.4基本维修技能 能熟练掌握各种基本元器件的性能和测试方法:医疗设备中不仅大量采用各种类型的电子元件,还采用各种传感器、电极、微处理器等,要快速地判断是否损坏,就必须熟练掌握这些元器件的功能和测试方法。能熟练使用维修工具和测试设备对设备进行测试,加强阅读原理图能力,灵活运用各种维修方法。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和工作经验的增加,维修方法也将日趋丰富。仪器设备故障千差万别,维修时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检查程序,以尽快找出故障为根本目标。实际工作时,维修工程师的工作经验、学识水平和灵活采用检查方法的能力等,将起决定性的作用,能力越强,效率越高。掌握设备的基本操作;另外,设备操作的一些注意事项也应掌握,以免因误操作造成故障扩大化;要有良好的观察、实际制作、分析与记录和总结能力。

2 医疗器械的维修工作管理

2.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1)仪器设备管理制度;(2)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3)检查评比制度。这样才能使维修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2 科学的管理方法 医疗器械的维修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光有实践经验,光凭脑力记忆是不够的,在掌握维修技术的同时,还必须借助于医疗器械的技术资料和有关记载,设立技术档案,这对于大型精密仪器是必要的,其他仪器设备也要有一定的文字记载,否则会给维修工作带来很大困难。逐步建立医疗器械的状态库,这对设备故障诊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要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其方法是:收集整理现有资料分类存档,维修技术人员也应搜集资料存档。

2.3 完善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维修管理责任制 医院领导及其医务人员一般都是医学类专业毕业生,并不具备工程技术理论知识。如果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则很难实施医疗器械设备维修的监督管理。即使是精通工程技术的人员,没有相关规章制度也难以保证医疗器械设备维修管理的有效性。对于大中型医疗,其管理制度至少应包括维修机构的组织管理、领导者责任、维修人员责任细则、维修医疗装备设施的管理、事故责任细则、人员培训与教育、维修经费保障等。

2.4 健全临床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机制 现代工程技术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应用于医疗器械设备。临床工程技术人员应加强继续教育、更新知识,不断提高维修服务水平。医院应像对待医护人员一样,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在教育经费保障、培训时间等方面应与医护人员一视同仁。

参 考 文 献

[1]吉雷.浅谈知识型员工的管理[j].中国培训,2001年第4 期.

[2]吕兵,张钢.雏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建设策略[j].西南金融,2001年第1 期.

上一篇:中医论妇科因瘀出血之探讨 下一篇:正交实验法优选复方降脂灵的提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