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时间:2022-10-07 08:18:51

让初中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数学课程标准》前瞻性地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班班通的加入,使现代信息技术更是如虎添翼。所谓班班通,就是通过生动的画面、图片、动画等形式,将网络知识有效地运用到课堂中,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枯燥的问题变得有趣,让原本难懂的道理变得简单易懂,降低学生理解问题的梯度,促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 “知其所以然”,这必将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班班通”的有效运用已成为农村教育的一大亮点。如何巧妙地运用“班班通”教育资源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呢?在这里我结合个人的实践经验,谈谈自己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借助“班班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班班通”设备进行教学要充分考虑利用电化的直观性与可操作性强等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或以鲜艳的图片刺激学生的感官,或以有趣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兴趣,或以直观演示展现新旧知识的矛盾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从心理上为学生获取新知铺路搭桥。例如,在讲“怎样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时,如果用粉笔画出来,或者用语言来表达,对学生来说都是非常抽象的知识,我在教学中形象地联系生活实际,用四川汶川大地震的地理位置引入新课,接着用电影院的位置来引导学生怎样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既生动形象,又印象深刻。又如,在讲“多边形的密铺”时,我通过展示美丽的图案让学生充分地体验生活气息,感受生活中的多边形问题需要用数学方法来解决,意识到数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充分认识到自己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在心理上驱动着强烈的求知欲,在情感上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借助“班班通”媒体教学,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数学学科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初中数学教学需要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学生易于理解的形象性的知识,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而信息技术能够帮助教师完成这一转变。利用动画、音频、视频等,使学生通过这些形象的、动态的、三维的图像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从而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降低接受知识的难度,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所以,在教学中我常常结合教材的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电脑制作课件来揭示数学的概念、法则、公式等知识,这样做,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使比较难学的知识降低了难度,逐步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提高了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讲“平行线”时,通过日常生活中生动的图片和动画,让学生直观感知平行线的特性,从而自己概括出平行线的定义和画法。在这里利用多媒体课件解决了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抽象的数学内容,而且记忆非常深刻,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再如,我在讲“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应用时,把两个互不相干的全等三角形,通过动画的形式,让原本不动的图形动起来,通过它们之间的平移和旋转的变化,使它们的边角之间有了联系,要么是有公共边,要么有公共角,要么有一部分边重叠,要么有一部分角重叠。通过巧妙的变化,让学生形象的感知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明白公共角、公共边、角的和(或差)以及边的和(或差)在证明图形全等中的作用。通过简单的图形变换让学生明白无论多么复杂的图形,都是由简单的图形拼凑而成的,只要认真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样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让学生记忆深刻。

三、借助“班班通”强化思维训练,提升探究能力

在教学中,我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或者通过网络当中的一些图片和动画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展示相关知识背景,引导学生独立地探索和发现、相互交流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经过长期潜移默化,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认知水平总是由低到高,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总是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因此,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培养其探究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如在讲“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时,我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的感知两个图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学生很快得出结论。与此同时,学生自己通过思考,也能做出很多种不同的图形,给出不同的条件,证明三角形全等。运用动画的形式,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的同时,还有机地向学生渗透了极限思想,既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真挚而深厚的感情,又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再如,我在讲“多边形的外角和”时,为帮助学生感知多边形外角和等于360°,我先投影一个六边形公园平面图,在图上作出这个六边形公园的各个外角,先让学生猜想六个外角的和为多少度。学生答案不一,这时我又问:“能不能将公园缩为一个点呢?这时六个角的和又为多少度呢?”学生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这时教师利用动画展示将公园缩为一个点时,六个外角刚好形成一个周角的结果。学生在全神贯注地观察和思考,我又及时提出:“若将六边形公园换为七边形、八边形、n边形它们的外角和又是多少度呢?”学生都争着回答。在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我先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剪纸拼图拼到A点的过程后,提问:“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一边思考,我反复放映刚才动画过程,在较短时间内学生想到了将各角拼到B点、C点,三角形一边上,三角形内部,三角形外部。这节课运用了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看得深,能给学生以感情的画面,从而激起了学生思维长河的波澜,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涌起创新灵感和浪花。

四、借助“班班通”梳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

“班班通”媒体教学还可以更好地应用在数学复习课上。通过系统的知识结构的展示,把学生心中混乱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然后通过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练习,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巩固。例如,在复习“一元二次方程”时,我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结构梳理,然后通过针对性练习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把这一章繁多的知识点进行归纳,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总之,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班班通”教育资源,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搜集一些有助于数学教学的,集声、形、色于一体的资源。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获得感性的知识,突破传统教学中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能够多角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情趣和注意力。这些直观形象的资源也有利于节约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特定教学生活情趣中,让学生凭借电教媒体所展示的具体形象去感受、体验抽象的概念,自觉主动地探究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责编 张宇)

上一篇:雅典古天文之旅 下一篇:初中教育中后进生转化策略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