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扩张版图

时间:2022-10-07 07:44:11

苹果扩张版图

iPod Shuffle,Mac mini,Mac OS X (Tiger),iLife’05,iWork ‘05……北京时间2005年1月12日凌晨3点,在一年一度的旧金山Macworld上演的斯蒂夫・乔布斯的精彩个人秀上,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但却平易近人的软硬件产品演示,清晰地向我们表明苹果所规划的数码世界版图开始大幅度扩张。而正如乔布斯本人对数字音乐市场预测的那样,所有这些都还仅仅是一个开始……

猛虎出山

“Long before Longhorn”,这是斯蒂夫・乔布斯在介绍完代号“Tiger”的Mac OS X 10.4之后的总结。相比日期一推再推的Windows Longhorn,苹果在新一代操作系统的推出步伐上又领先了一步。其中乔布斯在演讲中着力展示的两项功能给我们留下了尤其深刻的印象。

在2004年最为热门的桌面搜索领域。当微软还只是宣称将在Longhorn里改进文档搜索功能的同时,很快就要上市的Tiger已经包含了一个完全成形的Spotlight搜索功能。在文件类型上,它可以在包括日程安排、联系人、书签、邮件、PDF、照片、音乐、影片等在内的各类文档中查找指定的关键字;在使用方式上,从我们键入关键词的第一个字母开始,Spotlight就会按照来源和文档类型分组显示出搜索结果,而不像通常那样需要敲下回车然后等待一段长短未知的时间;在搜索速度上,至少从乔布斯的现场演示来看,所有结果都是即时出现;在组织方式上,我们可以将每一次搜索保存为“智能文件夹(Smart Folder)”,当Mac上的文件发生变化时,其中的搜索结果也会发生变化。

Spotlight之所以可以达到如此效果,应该归功于它同Mac OS X和iLife之类的应用程序在内核层面的集成。除了文件内容本身,它还能够自动对各类文件中的元数据(meta-data)进行索引――例如内容类型、作者名称、编辑历史、格式、尺寸等诸多细节。这样一来,只要我们键入某位同事的名字,那么Spotlight就会将他发给你的邮件、由他创建的文档、拍摄的照片等等内容分门别类地显示出来。

此外,苹果还在进一步鼓励开发者将Spotlight内建到自身的应用程序中,这种做法无疑又为进一步巩固其优势奠定了基础。

改善体验,提高效率从来都是苹果在设计操作系统时重点考虑的问题。在Mac OS X刚刚时,屏幕下方的Dock曾经令众多用户为其所带来的便利所折服。在Tiger中,我们又再次看到一个具有同等意义的新功能――Dashboard,一个由众多微部件(Widgets)组成的桌面工具。其中,我们可以找到包括日历、股票信息、字典、翻译器、iTunes、科学计算器、天气查询、信息黄页、航班信息、便签、世界时钟和度量衡换算表在内的各种我们经常用到,但每次使用时间不长而且占用桌面空间通常较小的程序。在传统方式下,在它们和浏览器等应用程序之间切换决不是件轻松的事情,而保持这些工具在桌面上方肯定会影响后者的使用。而在Tiger中,只用一个快捷键,我们就可以令包含所有这些工具的Dashboard出现在桌面或者从桌面消失,丝毫不会影响对主应用程序的使用。这种实际是开辟第二桌面的做法,无疑会在用户的日常应用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此外,乔布斯还专门在演讲中展示了新版iChat新颖的视频会议功能―在一个包含三个屏幕的立体画面中进行三方对话。

高清之年

“The year of High Definition Video”,这是整个演讲中被斯蒂夫・乔布斯重复最多的口号。从产品来看,在QuickTime里有HDV支持,在iLife套件中有HDV支持,在新版的Final Cut Express中有HDV支持。苹果的目标很明显,就是要提供一套从播放,制作到分发的HDV完整解决方案。

在此前结束的拉斯维加斯CES大展上,HD相关产品明显是当之无愧的热点。对于消费电子产品的这一发展趋势,苹果肯定不会视而不见,而软件是其最为顺其自然的切入点。作为当前流行的视频内容播放器之一,对QuickTime的改进自然是首当其冲。在Tiger集成的新版QuickTime 7中,除了提供24声道立体声环绕,全屏控制,MPEG-4兼容等新功能外,还包括了对H.264编码标准的支持,使其具备了播放1920×1080 24p格式高清视频内容的能力。

继去年4月针对专业市场的Final Cut Pro HD之后,在本次Macworld展会上,苹果又将专业高清视频内容的制作门槛再次降低,推出了针对视频发烧友和电影制作人的Final Cut Express HD,它只需要通过一根FireWire电缆即可捕捉、编辑和分发高清视频内容,能够与SONY HDR-FX1E这类内建HD支持的数码摄像机配合使用。

对于更低层面的普通消费者群体,苹果也没有忽视他们对制作高清内容的需求。在新版的iLife‘05中,作为视频内容制作组件的iMovie加入了对HDV的支持,在其中用户同样可以捕获和编辑高清内容,而且可以与Final Cut Express HD无缝结合――后者可以完整导入iMovie某个项目的全部内容和信息。现在,购买新Mac的用户都将免费得到iLife‘05和其中包含的高清内容编辑功能。

争夺PC用户

Mac mini号称是“有史以来最便宜的Mac电脑”,其配置1.25GHz G4、256MB内存、40GB硬盘、Combo驱动器的型号售价为4900元。与前几年新款Mac电脑的不同,Mac mini的目的显然不在吸引已有的Mac用户更新自己的系统,而是希望将更多过去认为Mac电脑过于昂贵的用户纳入自己的阵营。

在我们看来,已经拥有一台或多台并不太旧的PC(比如近两年购买的型号)的用户是最有可能对之产生兴趣的群体。这一点,在乔布斯演讲过程中强调的Mac mini“BYODKM”特性上体现得尤其明显―“Bring Your Own Display, Keyboard and Mouse”,用户不用舍弃自己过去的显示器,键盘和鼠标,因为Mac mini依然能够让它们发挥余热,不管它们原来是用于苹果还是PC的。当然,如果拥有切换装置,用一套键盘/鼠标/显示器同时控制PC和Mac也是一种可行方案。

在过去的这段时间,虽然PC平台一直在持续不断地变化,但给用户体验带来的改善却是幅度越来越小。与过去强调处理器或硬件升级将带来性能提升相比,PC及相关厂商越来越多地强调其应用种类的增多和易用性的提高,而这正是Mac长期以来最具优势之处。正如1984广告所展现的那样,长期以来一直面对和更替实际口味相同的PC的用户,与其购买一台提升幅度并不大的新PC,不如尝试一下新鲜味道的苹果电脑,更何况所付出的代价比前者还要低。

虽然价格低廉,但苹果在设计Mac mini时却丝毫没有松懈,除了配置降低外,它在其它各个方面都可以称得上精雕细琢。其整体采用弧形设计,光滑的表面不论手感还是视觉都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当然,最令我们欣赏的还是它小巧的体积,虽然采用是G4处理器,但是能够令一个长宽高16.51×16.51×5.08厘米的小盒子没有噪音而且散热良好,还是体现出了苹果在产品设计上的功底和优势。

在软件方面,Mac mini依然拥有苹果的传统优势,在1月22日上市时,他们都将预装代号“Panther”的Mac OS X 10.3,捆绑苹果新的包含Pages和Keynote两个软件的全新iWork套件,以及最新版的iLife‘05,其中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iMovie HD外,iPhoto改进了照片的管理机制和编辑能力,增加了对RAW格式数码照片的支持,并且增加了别具一格的相册服务;iDVD不仅提供了一步创建功能,而且还可以制作出类似带有动画效果的DVD菜单,使其看上去更像真正的DVD影碟;在新的GarageBand中,苹果增加了八声道支持,可实时将捕获的音乐转换成五线谱。所有这些,Mac mini用户都可以免费获得,而对于PC用户,则需要付出额外的代价。

数字音乐:仅仅是个开始

在演讲期间,乔布斯宣布在12月16日苹果已经售出了它的第1000万台iPod,而仅仅2004年就占了820万台,其中10月到12月这段传统的西方假期总共售出450万台,相比去年同期73.3万的业绩,增长了近5倍。对于2004年如此迅猛的增长,乔布斯认为“这表明数字音乐市场才刚刚启动,这些只是一个开始”。

沿着这一思路,苹果将如何进一步提升自己在数字音乐市场的地位呢?显然,那些苹果尚未涉足的领域需要首先突破。这其中,闪存类MP3可谓首当其冲。根据苹果的统计数字,iPod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从2004年1月的31%提升到2005年1月的65%,在如此成绩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更何况来自创新的Zen系列产品已经构成了实质的威胁,在应对后者挑战的同时,开辟第二战场对于苹果而言已是当务之急。有了这样的背景,基于闪存的iPod Shuffle的问世自然是水到渠成。

iPod Shuffle采用USB 2.0接口连接电脑并由此取电,标称连续播放时间可达12小时。前面板有一个格局同iPod类似的控制按键,用户可以使用它们调节音量、播放/暂停、向前向后搜索歌曲,而它的后面板上提供了一个三档开关,分别可以关机,以及将其设定为顺序播放或随机播放(即Shuffle模式),按下这个开关下方的一个按钮,还可以通过其指示灯了解当前的电量储备情况。同iPod一样,Shuffle也需要与iTunes捆绑使用,在其中苹果提供了一个很有用的“AutoFill”功能―根据现有容量自动将iTunes中数量最为合适的歌曲传输到Shuffle中。

总体来看,iPod Shuffle体现了苹果一贯的简洁美观的设计风格。不过,在当前几乎所有闪存MP3都配有屏幕,很多产品带有录音、广播等多种功能的背景下,苹果推出这样一个单一功能的产品确实勇气可嘉。从之后三天旧金山苹果专卖店Shuffle已经脱销的情况来看,至少在美国市场这个新产品已经得到用户的认可。这其中,除了苹果的品牌号召力以外,价格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从乔布斯演讲中公布的数字来看,其主要竞争对手的产品的容量大多集中在256MB,而价格均在99美元以上。因此,当Shuffle以512MB99美元,1GB 149美元的价格问世时,确实令其在性价比上具备了相当大的优势。但是国内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毕竟数量众多的国内品牌同等容量的产品比这个价格还要低,因此,就Shuffle而言,对中国市场的开发任重而道远。

在进军闪存产品市场的同时,进一步开发iPod的潜力也是苹果数字音乐战略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演讲中,乔布斯表示当前专为iPod设计的各类附件种类已经超过400,继去年与宝马的成功合作后,奔驰、尼桑、沃尔沃、法拉利、阿尔法・罗密欧等几家著名的汽车厂商都决定与苹果联手开发基于iPod的汽车音响系统。当然,苹果引以为豪的数字音乐商店肯定是它的另一重点,截止到2005年1月,苹果在15个国家建立的音乐专卖店已经通过iTunes在线销售出去了超过2.3亿首的歌曲,而15美元的iTunes音乐卡的销售量也已超过100万张。

2005:应对挑战

在前不久公布的第一季度财政年报中,苹果产品的销售额达到了34.9亿美元,其中实现利润2.95亿美元,同比增长4倍多,在这样的利好消息的刺激下,苹果电脑的股票最近最高曾经达到每股74美元。与其它PC厂商不温不火的情况相比,过去一年的苹果的确是非常风光。

不过,在这一番欣欣向荣景象的背后,也潜藏着不少的威胁和挑战。作为苹果象征的Mac电脑最近几乎每年都在推出新品,虽然他们在设计上总是能获得业界的满堂喝彩,但是在市场占有率上却难以令苹果自己满意。这其中苹果封闭的硬件环境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价格的作用恐怕要更大。在Mac mini推出之前,虽然其台式机、笔记本电脑的价格的确逐年降低,但是和PC领域Dell、HP对低价市场的开发相比,投入的力度和下降幅度还是要小很多。

在iPod及iTunes风光无限的数字音乐领域,树大招风的苹果也面临越来越多竞争对手的挑战。先是创新直接针对iPod推出基于硬盘和Micro Drivers的Zen系列MP3播放器,然后比尔・盖茨又在CES消费电子大展上宣布微软将与索尼等公司联手构建数字音乐“基础架构”,其中包括在线音乐服务和版权保护,矛头直指iTunes及其相关服务而来。

作为IT界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的苹果CEO斯蒂夫・乔布斯不会没有注意到这些,他也不会听任众多竞争对手向自己发起进攻。苹果此次推出的一系列产品表明乔布斯早已开始未雨绸缪,不仅进一步巩固已经占有的成果,而且开辟第二战场,向过去尚未涉足的领域积极推进。所有这些,都决定了2005将是极不平静的一年……

上一篇:基于LDAP的面向对象目录访问模型及其实现 下一篇:Acer Aspire 1690、Acer TravelMate 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