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你要看清弄懂

时间:2022-10-07 06:07:57

新《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你要看清弄懂

税务登记更严了;监控多了"税眼"了;税务信息共享了;关联交易要管了;纳税人权益更有保障了;欠税的想跑你掂量好了!

从2002年10月15日起,新的《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正式施行,1993年8月4日国务院的旧《实施细则》同时废止。新《实施细则》共分为9章113条,对旧《实施细则》修改了60个条款,增加了27个条款,在内容上规定得更加细致、更加全面。这部距去年《税收征管法》颁布实行一年多才迟迟露面的配套《实施细则》,对纳税人和税收征纳秩序都有些什么新的规定呢?

无税务登记不能开立银行账户,税务登记更趋严格

不去登记就不用交税吗?你可想清楚了!今后,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如果没有进行税务登记,将无法办理开立银行账户、申请减税、免税以及办理停业、歇业等一系列有关税务事项。为加强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税收监控,新《实施细则》规定了严格的税务登记制度。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也将对同一纳税人的税务登记采用同一代码,做到信息共享。《实施细则》不但规定了"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向生产、经营地或者纳税义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如实填写税务登记表,并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提供有关证件、资料",还规定了纳税人在办理"开立银行账户;申请减税、免税、退税;申请办理延期申报、延期缴纳税款;领购发票;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办理停业、歇业以及其他有关税务事项"时,必须持税务登记证件办理。此外,《实施细则》还规定,"纳税人在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前,应当向税务机关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罚款,缴销发票、税务登记证件和其他税务证件"。

推广安装、使用税控装置,监控多了"税眼"

过去两年,北京人对出租车上的计价器都习以为常了,今后类似的税控装置还会加装到收银机、加油机上,这些被称为"税眼"的装置会时时盯着商家的每一笔收入,再想逃税就没那么容易了。新《实施细则》第28条规定,"纳税人应当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安装、使用税控装置,并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报送有关数据和资料"。但是也不是没有选择的余地,税控装置对于小本经营的纳税人也是一笔不算小的支出,因此新《实施细则》还规定,"生产、经营规模小又确无建账能力的纳税人,聘请从事会计记账业务的专业机构或财会人员又有实际困难的,可以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建立收支凭证粘贴簿、进货销货登记簿或者使用税控装置。"

税源监控一直是税务机关的大难题,新《实施细则》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对安装税控装置作出了具体规定,并准备进一步将加油机、收银机的税控功能列入国家技术标准,税务机关通过与这些装置的数据联网,就可以监控住税源。大家都诚信纳税了,也就有了公平竞争的环境。

强调部门协调,税务信息共享

新《实施细则》强调了部门协调和信息共享,明确了有关单位和部门在协税护税中的权利与义务,为依法治税创造良好的环境。新《实施细则》第92条对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不按照规定登录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税务登记号码或帐号的行为,由税务机关责令其限期改正,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第46条规定了税务机关可以委托银行开具完税凭证。第74条规定了税务机关可以通知出入境管理机关阻止欠税纳税人出境。第98条规定了对税务人违反规定造成纳税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的行政处罚措施。第94条规定了扣缴义务人向税务机关报告纳税人拒绝扣缴情况的义务。第49条规定了发包人或者出租人应当自发包或者出租之日起30日内将有关情况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的义务。

认定公民生存权,纳税人权益更有保障

新《实施细则》最大的突破是,对不在保全和强制范围之内的个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的范围进行了界定,明确了税收征管中长期未能解决的公民生存权认定标准问题。第59条第2款规定:机动车辆、金银饰品、古玩字画、豪华住宅或者一处以外的住房,不属于维持生活所必需的住房和用品;第3款规定:税务机关对单价在5000元以下的其他生活用品,不采取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这些规定不仅是税收征管立法上的重大突破,在我国法制建设史上也开了先河。

新《实施细则》除进一步明确新《税收征管法》已经作出的原则规定外,还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对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一是从便于纳税人生产经营的角度,规定了经税务机关允许,纳税人可以继续使用被查封的财产。二是从便于纳税人办理纳税事宜的角度,规定可以实行简易申报、简并征期的申报纳税方式,积极推广使用支票、银行卡、电子结算方式缴纳税款等。四是从鼓励纳税人诚信纳税的角度,实行纳税信誉等级评定管理制度。第48条规定了税务机关负责纳税信誉等级评定工作,并建立纳税信誉等级评定制度。明确了税务机关要充分利用征管信息资源,健全完善诚信纳税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做好纳税人纳税信誉等级评定工作。这为建立税收信用体系提供了法规依据,同时也体现了对诚信纳税人的应有尊重。

反制非法避税,控制关联交易

针对目前一些公司尤其是跨国公司利用关联企业之间非正常的业务和资金往来进行非法避税的行为,新《实施细则》规定了具体的反制措施。第51条规定,有下列关系之一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即《税收征管法》所称的关联企业:一是在资金、经营、购销等方面,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拥有或者控制关系;二是直接或者间接地同为第三者所拥有或者控制;三是在利益上具有相关联的其他关系。并规定纳税人有义务就其与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向当地税务机关提供有关的价格、费用标准等资料。

在此基础上,对于纳税人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第54条规定了税务机关可以调整其应纳税额的5种情形:一是购销业务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作价;二是融通资金所支付或者收取的利息超过或者低于没有关联关系的企业之间所能同意的数额,或者利率超过或者低于同类业务的正常利率;三是提供劳务,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劳务费用;四是转让财产、提供财产使用权等业务往来,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业务往来作价或者收取、支付费用;五是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业务往来作价的其他情形。同时,对于调整关联企业应纳税额的具体措施,第55条规定了四种计算方法:按照独立企业之间进行的相同或者类似业务活动的价格;按照再销售给无关联关系的第三者的价格所应取得的收入和利润水平;按照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按照其他合理的方法。如此的反制措施,对于规范国内外企业在境内从事的关联交易活动,防范其非常避税、偷税漏税,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严密性。

离境清税、欠税公告,欠税别想跑

欠钱的想跑,债权人不答应,欠税的想跑,国家也不答应。新《实施细则》规定了纳税人清算前的报告制度和税务机关参加清算的工作制度。通过离境清税制度、欠税公告制度、欠税纳税人处理资产时需要向税务机关报告的具体规定,加强了对欠税的管理。第50条规定,"纳税人有解散、撤销、破产情形的,在清算前应当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报告;未结清税款的,由其主管税务机关参加清算"。第74条规定,"欠缴税款的纳税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在出境前未按照规定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或者提供纳税担保的,税务机关可以通知出入境管理机关阻止其出境。阻止出境的具体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会同公安部制定。"第76条规定,"县级以上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将纳税人的欠税情况,在办税场所或者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网络等新闻媒体上定期公告。"

新《实施细则》第一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体现了税收原则即降低征税成本、方便纳税人办税、提高办税效率等几个重要原则,并从扣缴税款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等方面优化、简化了一些税收征管措施。兼顾了实际操作性与相应单项制度办法相结合,做到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规范性文件之间层级分明,为建立健全税收征管制度体系提供了法律依据。

上一篇:黄宏生 痛苦之人不绝路 下一篇:数码冲印 百万大钞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