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眼里只有你

时间:2022-10-07 05:47:47

由于教师风格不同,课如人面,千姿百态,各有特色;由于教学内容不同,所教学生年龄不同,课更如云朵,千变万化,没有定律。但不管什么内容、什么形式的课,都必须是符合“绿色”思想的课,是一种“有人”的课堂环境,要以学生为本位,在流程设置、过程组织、目标定位中充分考虑学生,力求与学生互通互融,力求彰显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力求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绿色象征生命,绿色的课堂呼唤尊重学生的生命个体。一个班的学生就像一株花木上的花骨朵,花儿绽放的时间有早有晚,花朵的姿态也会各不相同。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给每位学生展示的机会、成长的机会。

1.春风习习――拂动学生自主参与的激情

只有建立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解放思想,让思维自由放飞,才会敢想、敢问、敢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因此,教师要如习习的春风:时时面带微笑,用亲切的话语、鼓励或商量的语气与学生说话;在学生活动时要走入学生中间一起参与;还可以排成小组式座位,方便生生互动;更重要的是,要允许学生出错,彻底打消学生的顾虑。如,集体交流时,老师用商量的语气说:“你们小组推荐谁呢?”学生读完后,问:“有没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在引导学生说话后,不着痕迹地指导:“其实,你可以把你刚才的那段话补在你的作文里面。”在又一组学生介绍前,老师鼓励道:“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我们都有些迫不及待地想听了!”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孩子们乐于发言、大胆质疑,有效地实现了师生互动。

2.静待花开――给学生自主感悟的机会

初读文本,只能是浮光掠影,对文本中的人物、主要内容有一个整体感知。唯有抓住关键语句细细揣摩,才能对人物形象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因此,在设计阅读教学的过程时,要安排自主阅读的环节,给学生足够的与文本对话的时间。

3.倾听花开的声音――给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

在学生自读感悟之后,要安排交流、讨论的环节,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让他们畅所欲言,自由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而不能在听到个别学生说出与老师的感悟一致的观点,就立即结束交流。

二、追求和谐的课堂互动

绿色代表自然,绿色的课堂追求和谐的课堂互动。在语文课堂上,教师、每位学生、文本,都是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谐的课堂,应是这些成员之间的全员互动、深层互动。

1.生师对话有广度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中国现有公立学校的分班授课模式,一般每班在48位学生左右。因此,倡导绿色学习方式的课堂上,与老师对话的应该不仅仅局限于几个优秀学生,而应该覆盖到所有学生,使师生对话的广度达到100%。

2.生本对话有深度

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文本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拐棍。以学生为主体的绿色学习方式,应该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更深入地与文本对话,使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更有实效。

3.生生对话有密度

课堂是老师与学生共同的舞台,学生并不是孤立的个体,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正是和谐社会关系的缩影,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因此,绿色的学习方式,应包括密切、交互的生生对话。

三、着力持续的素养发展

绿色蕴含生机,昭示可持续发展。绿色的课堂应着力于推动每一位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1.合理安排,引导语言文字的积累内化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文字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锻炼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重要载体。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文本的特点、学段的目标,合理地安排课堂学习内容,从而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关注表达形式、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从而逐步提高阅读感悟的能力和表达的能力。

2.创设情境,增加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

布鲁纳曾指出:学生一旦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从而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而生动、逼真的情境创设极富感染性,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情感体验,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可以创设朗读情境,让学生多形式地感情朗读,为语言表达积累词汇,储备句式,增强语感;可以课文内容的空白与延伸、故事情节的发展等创设情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创设出交际情境,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用自己的话将这个故事讲一讲、演一演,这样让学生在听故事、讲故事,表演故事的过程中观察、想象、思考、表达,既锻炼了交际能力,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春草年年绿”,走进绿色课堂,关注绿芽发展,绿色课堂是理想中的语文课堂,也是语文课堂的最高境界。作为小语教苑中的语文老师,我们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的时空里实现文本、师生、生生的和谐对话,使教师、学生得到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乘航小学)

上一篇:鱼骨图技术在一体化课程开发中的应用 下一篇:常见急性脑血管病与血脂变化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