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时间:2022-10-07 04:55:42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各种思想、文化观念相互激荡,社会思潮呈现出多样性、多层次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引领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任何社会都有决定社会意识性质和方向的核心价值体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只有立足国内现实、把握时代潮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才能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引领前进方向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迄今最伟大最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没有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就缺乏正确引领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的理论基础。

在意识形态领域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中心任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必须紧密结合形势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如果无视客观世界的变化和发展,无视新的形势、新的情况、新的实际,滞留于以往的认识,不作新的探索、新的思考、新的回答,就会窒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不能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推动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就会丧失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这些理论成果成为引领中国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当前,各级干部应带着强烈的为解决当前现实问题寻找答案的意识,深入群众生活,掌握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思想和价值追求,更好地回答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思潮的引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

理想树立主心骨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团结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可靠保障。邓小平曾指出:“根据我长期从事政治和军事活动的经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中国共产党坚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这一基本原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把国家的前景、民族的未来和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体现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共同愿望。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确定方向、排除阻力、开辟道路、增强动力。当全国人民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在共同奋斗中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就能够把共同的利益要求转化为共同的奋斗目标,形成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巨大的凝聚力,从而调动起一切积极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激励炎黄儿女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又引领全社会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当代中国,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激励着中华民族奋发向上。1998年的特大洪水、2003年的抗击“非典”,全国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亿万军民表现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精神,充分显示了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取得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把民心凝聚到“发展是硬道理”上来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成为团结全国各民族力量、维系国家统一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精神动力。全国各族人民群众想发展、盼发展,全党上下抓发展、促发展,这才有了今天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大好局面。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文化市场的国际化趋势日趋增强,文化竞争力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显得更加重要。一个国家没有精神支柱,就形不成合力,就难以形成强大的竞争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正在成为捍卫国家、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文化力。

社会主义荣辱观

塑造“四有”公民

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人们提高鉴别力,防范和抵制不良意识和行为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武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人和社会良好发展,形成正确价值导向的基础工程。当前,公民的文化科学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极大地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总书记强调:“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大力宣传反映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新生事物和先进典型,大力营造用高尚的思想道德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教育人、凝聚人、激励人、塑造人的社会环境,营造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能脱离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情况,不能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不能脱离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既进入到精神生活的更深层次,又拓展到社会生活的更广阔层面,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围绕社会主义荣辱观创建活动培育“四有”社会主义公民。

上一篇:“四个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一篇:穿越时空 踏上蜀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