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比较研究

时间:2022-10-07 04:46:23

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比较研究

[摘要]目的比较新疆某市2012年和2014年居民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先后于2012年和2014年分别对该市210户和244户家庭进行调查,问卷有效率分别达100%和99.6%。结果2012年和2014年居民对国家公共卫生政策知晓率均不足30%;2014年居民对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增加,但利用率下降不足60%,2014年居民利用最多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依次为健康体检(36.4%)、建立健康档案(23.2%)和慢性病用药指导(19.2%),居民不利用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原因主要是社区医生医疗技术水平低和对医生的不信任;居民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满意度由2012年的71.6%提高到2014年的81.2%。结论该市居民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增加,但仍存在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知晓率低、需求不足和利用率低等问题。

[关键词]社区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利用;满意度

社区卫生服务是被大多数国家认可的最佳基层医疗服务模式,已成为城市卫生工作不可或缺的工作内容,对于野健康中国2030冶的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1]。该研究欲比较某市居民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的变化情况,分别于2012年和2014年对该市4个社区居民以户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其中,2012年为基线情况调查,2013年对该市4个社区卫生服务提供模式进行干预,2014年为干预后情况调查。对该市公共卫生服务改进情况进行总结并对目前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为该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及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研究以新疆某市为研究区域,采用分层系统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4个社区,分别于2012年和2014年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以家庭为单位,每个家庭一份问卷,问卷中包括对每个家庭成员的调查,对居民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利用及满意情况进行调查,在各项目统计及计算过程中均以人数进行计算。2012年调查了210户家庭共566人,回收有效问卷210份,2014年调查了244户家庭共597人,回收有效问卷243份,问卷有效率分别达100.00%和99.60%。

1.2质量控制

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并通过预调查对问卷进行完善。调查中,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完成问卷。调查结束后,对问卷进行现场复核。问卷由双人录入并进行复核与逻辑纠错。该研究为小样本抽样调查,且此间由于拒访、人员流动、自然减员等因素使2014年的调查对象与2012年并不完全相同,但为了避免地区不同引起的差异两年调查的人群均来自相同社区。

1.3统计方法

利用EpiData13.0建立受访者调查问卷数据库;利用SPSS17.0对资料进行分析和处理。

2结果

2.1社会学特征

2012年和2014年调查家庭的平均人口数集中在3~4人,分别占总调查户数的44.29%和43.62%。2012年和2014年的受访者中女性分别占52.83%和55.28%,男女性别比分别为院89.3颐100和80.9颐100;受访者以中老年人为主,年龄主要集中在40耀64岁且2014年均多于2012年,两年19~39岁、40~64岁、65岁以上组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1.57%和23.13%、40.82%和45.61%、25.67%和26.55%;其中白领和自由职业者(包括专业技术人员、一般办事人员和商业、服务人员)占的比例最大,2012年和2014年分别占74.19%和73.59%;受访者收入大多集中在5000元以下,两年各占73.59%和76.73%。受访者除年龄、职业和收入外(2值在17.328~48.195之间,P值在0.000~0.001之间),2014年与2012年相比其他社会学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见表1。2012年和2014年受访者自报慢性病的患病率分别为24.44%和25.55%,2014年较2012年有所提高。

2.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的知晓情况

通过调查了解到2012年和2014年受访者从家到最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时间基本在30min以内,分别占当年受访者人数的99.47%和97.58%,其中在15min以内的各占93.62%和88.43%。调查结果还显示2014年受访者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和经费的了解情况均低于2012年。其中表示了解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的居民两年中分别占10.60%和6.30%;2012年有10.10%、2014年有4.10%的居民表示知道国家按人头划拨公共卫生经费,其中又分别有24.60%和11.10%的居民知道上一年该市公共卫生经费标准。与2012年相比,2014年受访者通过电视、网络和社区医生获取信息的比例有所提高,分别由2012年的23.70%、6.80%、6.50%提高到2014年的38.40%、10.20%、9.70%。而通过社区宣传栏,报纸、杂志获取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的比例有所下降,分别由2012年的24.80%、27.20%下降到2014年的19.80%和19.60%。2014年与2012年相比受访者获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渠道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8.956,P臆0.01)。见表2。

2.3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利用及满意情况

2.3.1公共卫生服务需求情况与2012年相比,除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和卫生监督协管项目外,2014年受访者认为有必要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均在80%以上。增幅比例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孕产妇健康管理、0~6岁儿童健康管理和预防接种,分别由2012年的65.9%、76.4%、79.8%提高到2014年的85.1%、83.9%和87%。其中降幅比例最大的为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由2012年的89.9%下降到2014年的69.6%。比较发现除孕产妇健康管理(字2=9.758,P约0.01)、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2.5,P约0.01)两项外,其余项目两年需求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见表3。2.3.2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2012年和2014年分别有65.40%和58.50%的受访者表示曾接受过社区公共卫生服务,2014年有所下降,受访者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732,P臆0.05)。与2012年相比,2014年接受过社区体检的比例由24.6%提高到36.4%,接受过慢性病用药指导的比例由8.9%提高到19.2%。相比之下,健康档案和健康讲座的利用率则由2012年的30.7%、17%下降到2014年的23.2%和4.4%。经比较2012年和2014年受访者对各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利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86.424,P臆0.01)。通过对未选择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受访者调查发现,不选择社区就诊的首要原因是受访者认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技术水平低,选择此项的受访者比例由2012年的28.21%提高到2014年的42.6%;对社区医生不信任的比例两年分别占14.1%和17.0%;而认为社区设备不全不就诊的受访者比例由2012年的51.3%下降到2014年的19.2%;认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环境差的比例由2012年的12.8%下降到2014年的4.3%。两年未选择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5.543,P臆0.01)。见表5。2.3.3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满意度受访者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持满意态度的比例由2012年的71.6%提高到2014年的81.2%;感觉一般的比例由2012年的27.6%提高到2014年的16.40%;对服务不满意的只占极少的一部分,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服务态度和设备差。两年受访者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满意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4.746,P臆0.01)。

3讨论

3.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政策的获取渠道及知晓情况

居民获取政策信息的渠道会影响其了解政策内容的及时性和了解程度,并最终对政策的落实情况产生影响。调查显示,2012、2014年该市居民获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的途径基本相同,依次为电视、社区宣传栏和报刊杂志;2014年,通过电视、网络和社区医生获得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的居民比例较2012年有所增加。另一方面,该市居民对国家公共卫生政策的知晓率偏低。两年中表示了解国家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的居民均不足11.0%,表示知道上年度公共卫生经费标准的居民均不足25.0%。此结果反映出该市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宣传力度仍有待提高[2]。社区卫生机构和社区医生作为此项政策的落实者及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者,有责任、有义务充分利用工作的便利,向居民大力宣传国家的卫生政策,逐步转变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提高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率。此外,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电视、报纸、社区宣传栏等[3]形式已不能适应及时传递信息、短期内迅速扩大信息覆盖面的需要。如何将互联网、微信等信息传播媒介用于卫生政策信息的传播是新时期对卫生事业管理者和卫生服务提供者提出的新要求。

3.2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需求

随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的落实,该市居民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居民对慢性病患者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和0~6岁儿童健康管理的需求较2012年均有较大比例的提高。表明,通过近6年的发展和2年的持续努力,该市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已深入人心,被居民所认可和接受。而居民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持续增长的需求也对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奠定了基础。同时,居民对针对特殊群体服务的需求增加则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群慢性病患病率较高的现状[1]及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有密切的关系。而调查显示,2014年居民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卫生监督协管3类服务的需求与2012年相比不升反降,最多的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社会普遍对精神疾病患者存有歧视,且精神类疾病诊疗的专业性导致社区卫生人员基本不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使大多数居民无法直接感受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所带来的效果或认为效果不明显,从而影响了其需求。另一方面,由于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卫生监督协管所涉及的服务对象多与特定的目标群体或组织有关,且此类服务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服务效果无法在短期内观察到,导致居民对此类服务需求不足。

3.3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

比较两年该市居民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用情况可以发现,2012年和2014年表示曾利用过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居民均不足60.0%,且2014年较2012年有所降低。而居民不愿意利用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原因主要是社区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低和对医生的不信任。已有研究显示,社区卫生机构经费不足[4-5]、设备落后[6]、社区卫生人员素质不高[4,7]等问题一直是阻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影响居民利用社区卫生服务[8]的主要因素增加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投入及对社区医生的培训力度[9],转变我国卫生领域重医轻防的观念和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错误认识,提高居民对国家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的认知,依然是目前提高居民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有效途径。该研究结果显示,针对不同类型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居民的利用率差异较大。同2012年相比,2014年居民利用率增高的服务项目是健康体检和慢性病用药指导,降低的服务项目是家庭健康档案和健康教育服务,而两年居民对孕产妇和0~6岁儿童管理项目的利用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分析原因首先与一些项目只针对特殊人群有关,如健康体检和慢性病用药指导,再加上人口的老龄化加剧[10]、人群慢性病患病率的逐年增高,以及老年人对便捷的社区卫生服务的青睐[11]使得居民对这两项服务的利用率提高。其次,多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存在健康档案建档率高,而更新和利用率低[5]和社区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陈旧的问题,使得居民对这两项服务的需求不足,利用也不足。最后,也与公共卫生项目开展的难易程度有关,与健康体检和慢性病用药指导相比,孕产妇和儿童管理对专科的医学知识和技能[6,12]的要求更高,而目前社区此类服务的质量并不能完全满足居民的需求,同时也与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家庭十分关注孕产妇和儿童的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持续的、有目标的职业技能培训是使各项公共卫生项目齐头并进的关键。

3.4居民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满意度

随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及不断深入,该市居民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满意度不断提高。调查显示,与2012年相比,2014年居民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表示满意的比例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居民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备不全和环境差而不利用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比例分别下降了32个和8个百分点。有资料显示,近5年该市对公共卫生经费的补助提高了近3倍[13]。通过提高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经费标准,增加了社区卫生机构的收入,提高了社区卫生人员的积极性,在促进社区卫生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改善社区卫生机构办医条件的同时,也促进了居民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用率,提高居民的满意度。

作者:谢慧玲 黄玉婷 单位: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上一篇:低碳电力市场设计政策分析 下一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抗菌药物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