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探析

时间:2022-10-07 03:59:15

关于高职院校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探析

[摘要]近年来,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大学生的需要,许多高校引进了朋辈心理咨询服务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举措,更好地解决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本文概述了朋辈心理辅导的含义,分析了阿坝师专实施朋辈心理辅导的必要性,并探索出符合我校学生心理特点而建立的朋辈心理互助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5-0017-03

doi: 10.3969/j.issn.1671-5918.2015.05-009

[本刊网址]http://

当前,大学生面临着学业、生活、情感、就业等各方面压力,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全社会高度的关注和重视。如何建构高职院校朋辈心理辅导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一、朋辈心理辅导的含义

朋辈心理辅导是一种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指受过培训、受过督导的自愿参与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辅导工作的学生,能运用一定的心理辅导技巧,从同龄人的角度给予身边需要帮助的同学适当的倾听、共情、沟通和帮助、支持、引导,充分发挥协助、心理支持和信息沟通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必要性

(一)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群体特征

与其他普通高校学生相比而言,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有着自身独特的一面,具体表现为:

1.心理承受压力大、自卑感较强

一直以来,对于高职,不管是在社会公众的心理认知上,还是在考生及家长的择校取向上,都没有赢得太多的好感。许多人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具有相当大的偏见,认为只有考不上大学的学生才不得不选择高职院校。因此,“高职生”在很多人的潜意识中,似乎成为了“差生”的代名词。这种偏见导致了很多学生都有低人一等的思想,对高职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往往心理比较脆弱、敏感、自卑,缺乏信心和目标。 2.心理调适能力差,环境适应能力不强 以阿坝师专大一新生为例,据调查表明,有47.5%的新生“感觉对大学学习、生活环境不适应”。由于大学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发生变化,学生难觅知音的孤独无助、自我中心地位的失落和缺乏面对新生活的心理准备,造成了大学新生入学后的对环境、学习、人际关系等种种不适应的情况,从而产生心理问题。

3.学习动机薄弱,学习目标不太明确

就以我校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有48.3%的学生“对学习、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40.2%的学生表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他们大多是因为考分低而不得不进入高职。他们对为什么学、为什么读书等问题认识不清,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这些主要表现在:有的无理想、无抱负,没有上进的愿望;有的缺乏自信心、自尊心;对于学习成绩,没有荣辱感,不及格也不觉得丢面子,没有学习的压力;有的对学习态度冷漠、厌倦、不愿课前预习;有的在学习上怕难怕苦,一遇到难题就退却等等。 4.自控能力不够,盲目追风一些新鲜事物 高职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就普通高校学生而言,是比较差的,不良习惯相对较多。在大学,没有父母的管束和唠叨,也没有老师时时刻刻进行管制,他们开始尝试和接触着各种网络游戏,沾染抽烟喝酒的不良习惯,大肆挥霍金钱购买时尚手机和漂亮衣服,学别人谈恋爱等,学生这种盲目的攀比、追风,容易形成迷茫、狂傲、嫉妒等诸多心理问题。

(二)朋辈心理辅导在高职院校开展的必要性

1.适应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高校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如:教育方式单一、方法枯燥、专业师资不足等问题,已经无法满足广大高职学生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朋辈心理辅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新形式,不仅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扩大了心理服务的受益面,还推动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

2.弥补专业心理辅导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各高校也越来越重视此工作的开展,相继设置了专门的心理服务部门,但仍存在着专业资源缺乏与学生心理服务需求量日益增大的矛盾。以阿坝师专为例,学校从事心理辅导的教师共有5名,其中4名都为兼职教师。在对300名学生所作的抽样调查中发现,有31.2%的学生仍存在有心理问题。因此,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充分发挥学生群体心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

3.符合当前高职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

朋辈心理辅导是通过同龄人间进行心理辅导,强调学生心理健康互助意识,符合高职院校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由于同辈之间年龄相仿,有着相似的价值观、文化背景、生活经历,有共同的语言,更容易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在对我校学生所作调查中发现,当学生遇到挫折、烦恼时,有59.5%学生选择对朋友、同学倾诉;有94%的学生表示平时经常和朋友、同学保持联系。由此可见,大学生之间的心理安慰、关心、鼓励、支持、劝导更多来自朋友、同辈身上,因此,朋辈心理辅导活动的开展对高职学生心理服务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4.有利于及早发现、及时疏导、及时干预 朋辈心理辅导员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每天和同学们衣食住行都在一块儿,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同学的心理状态、发现同学遇到的心理困惑,能给予及时的沟通、劝慰、引导。对于一些学生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可以及时报告学校相关部门,这样才能及时了解、及时治疗,从而减少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避免由于心理危机而引起伤害行为的发生。

三、高职院校实施朋辈心理辅导活动的实践探索

通过调查分析和实践研究表明,朋辈心理辅导是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新形式。笔者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状况和朋辈心理辅导的特点,对高职院校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构建,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构建朋辈心理辅导服务体系

以校学生工作部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依托成立校学生心理委员会(简称“心委会”);在各系部设立(包括辅导员在内的的心理辅导中心,(比如:计算机科学系的“阳光加油站”),并在系部学生两委会设立心理部;在各学生班级增设~名班级心理委员和在各寝室增设宿舍心理信息员,主要在学生自愿、班主任、辅导员推荐的基础上产生。充分整合学校资源,建立一套切合实际、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确保此工作的有序开展。

组织机构图:

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

心理委员会

/\

各系部心理辅导中心

/\

各班组心理委员

/\

各宿舍心理信息员

(二)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选拔、培养与考核

1.选拔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通过举办“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讲座、网络、橱窗等进行各种宣传,对全校学生进行公开招募;也可以通过组织推荐,如:对选修心理类课程中表现优秀的学生优先推荐。然后,经多项心理测试和面试,也要兼顾系部、专业、年级、性别、班级、宿舍等因素,筛选出朋辈心理辅导员。在甄选面试过程中,要考虑学生对心理辅导工作的兴趣、责任心;个人的亲和力、沟通能力、健康的人格等方面进行选拔。

2.培训

朋辈心理辅导员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心理辅导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对入选的学生志愿者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培训内容应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有侧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具体内容包括:朋辈辅导员的基本素质;心理咨询基本知识;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基本技能,包括倾听、谈话、共情等;高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识别与干预。此外,培训形式应多样化,如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团队游戏、角色扮演、模拟咨询、心理电影欣赏等。特别强调的是,朋辈辅导员应经过见习、实习后才能上岗,通过多种情景性的体验来提高心理辅导的技能技巧。 3.考核 建立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评估激励机制,既能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又增强了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各班级可以制定《班级朋辈心理辅导员考核表》,从学生的德、能、勤、绩四方面进行定期考核,并制定详细的评价标准;考评方式:自评一班级一系部一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进行依次审核评定;学校可定期开展朋辈心理辅导评比活动,对评选出先进团队和先进个人,给予其工作充分的肯定。

(三)广泛宣传普及心理知识和特色的心理活动

结合高职生的特点,深入开展各类朋辈团体心理互助活动。(1)利用校报、广播、橱窗等传播手段广泛宣传朋辈心理辅导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2)开辟心理咨询网页、00群、emai1、飞信等方式,多渠道对受助者进行心理调适。(3)设立朋辈小屋(心理咨询热线),实行轮流值班制度,可通过电话咨询或面谈来帮助排除困扰。(4)通过举办各类特色心理活动,如心理剧、征文演讲、心理知识竞赛、心理游戏、心理电影赏析等系列活动,促进同学们塑造健康自我,营造学生健康的心理环境。

(四)建立基层的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

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信息员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机构的最基层工作人员,他们深入在同学当中,能随时关注身边同学的思想和行为动态,承担着心理问题的预警、干预工作。在班级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观察了解班级同学们的心理动态,主动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活动;当发现有明显心理异常情况者,应第一时间向所在系部的辅导员汇报,或转介当事人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报告,以便及时排查,评估危机。同时,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信息员还有做好心理问题学生的后续跟踪与帮扶工作。因此,充分发挥班级心理委员、宿舍信息员的作用,能把一些可能的矛盾扼杀在萌芽状态,以提高朋辈心理辅导的工作效率。

上一篇: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法制化管理的思考 下一篇:新媒体视阈下90后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及和谐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