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的技巧与策略

时间:2022-10-07 02:48:33

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的技巧与策略

摘要:创新和实践活动都始于提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学实践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论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提倡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对所学的知识畅所欲言,培养他们对数学质疑问难的能力,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数学人才。

关键词:问题意识;培养策略;小学教育;教学

一、创设和谐课堂气氛,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长期以来,有许多课堂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学生不是没有问题而是不敢提出问题。学生天性好奇心强,生动活泼,心中有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可就是不敢提出来。分析其中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学生自身有着许多的心理顾虑,例如“我提出来的问题如果太简单,同学们会不会笑我?”“我提出的问题如果不符合老师的要求,老师会批评我吗?”等等。所以,一个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启发学生积极提问的重要前提,它能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压抑感,使学生有一种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感觉。

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一种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如果教师只是用自己设计好的问题领着学生走,而不敢放开手让学生大胆提问,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就会变得僵化,产生惰性,我们所谓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也就成为了一句空话。

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注视他;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偏差时,教师要先肯定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勇气,而后再启发、诱导学生提出更多更有价值的问题。许多实践证明,只有在这种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人的思维才会不断被激活,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才能使学生确立起敢于提问的信念。比如:课堂上老师可以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这会让他们感到比较亲切,在他们提出问题时要鼓励他们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表明自己的态度:“老师喜欢积极勇敢能提问的人,说的不对也没有关系。”

二、创设良好教学情境,使得学生获得问题信息

学生只有主动学习,才会善于发现问题,也只有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创造地学习。巧妙设障质疑把学生置身于研究数学问题的氛围之中,才能诱发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欲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创设情境,依托情境,组织学生找出有规律的材料,便于学生探索、实践、发现问题,让学生在情境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积极、主动、创新地去学习数学。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为他们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采用比赛、游戏等形式创设趣味四溢的问题情境,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引导发问。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认知矛盾运动的过程。教师还要善于创设富有挑战性的情境,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创设有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善于提问。教师提供的教材是否具有挑战性,是否具有问题情境性,直接影响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所以,当学生学习的素材具有争议,与原认知产生冲突时;当学生用常规思维不能解决问题时;当问题解决具有多种方法时……最容易产生问题意识。作为教师重点就是要善于创设这样的情境和把握这样的机会,促进学生提出问题。

三、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营造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体制

如今,有不少现实课堂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学生无疑可问的现象。即使是学生有疑问也不敢提问,或者根本就没有机会提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教师没有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对问题意识的培养不够重视。所以,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尤为重要。

学生学习是为了自己将来有一个好的发展,因此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在数学课堂上所有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作为老师也应该摒弃以往旧的教学观念,要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

四、教授提问方法,给予质疑时间

人们常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要学会是前提,但是会学才是目的。我们希望学生问问题,但是他们更应该会问。要使学生认识到不会问就不会学习,会问才是具备质疑能力的重点。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机会,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他们在一种和谐的教学情境中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起初,学生提的问题可能不得要领,有时只是只言片语,有时又浅显幼稚。这时教师在关键时刻就需要扶一把,送一程,使学生一步一步的上路。

五、教师多样化评价,引导学生积极提问

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都会影响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多样化。在以考试的形式评价时要注重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呈现应该灵活。课堂上,教师应多用表扬和鼓励的语言给予评价,不要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敢于说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因为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性,所以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喜爱提问,作为教师就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给每个学生都有提问的机会,让他们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意识到自己质疑的水平也是很高的。还可以让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评价,承认并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以鼓励评价的方式为主,努力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出一个个更高质量、高水准、有创新的好问题。

现在许多课堂上,小组讨论学习已成为主流。首先,在评价小组的学习时,要有一定的评价程序,比如第一个被评价的小组会就探究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进行介绍,随后班里其他同学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再对其进行评价小结。其次,要整体评价与重点评价相结合。既要对学生学习的情况作全面的评价,还要对好的做法及典型的事例作重点评价。再次,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都要结合进行。总之,评价的过程要帮助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作出科学性的判断,逐步实现小组评价来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教育功能。

六、重视实践活动,提问联系实际

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也不例外。在数学课堂上创设一些与学生生活有关的问题情境,把问题与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熟悉的背景下考虑问题,学生也就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并且还可以解决许多生活中遇到的疑问,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学生会感受到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不单单是应付考试,在实际生活中真的可以解决许多难题,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所以,要想学生有更多的疑问,加强他们的实践活动也是其途径之一。

上一篇:水电站电气安装质量控制的要点分析 下一篇:浅谈小学作文训练中想象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