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河流治理与管理问题

时间:2022-10-20 06:29:33

中小河流治理与管理问题

摘要: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各行各业也在不断的以迅猛的速度加快着发展的脚步,对环境也就必然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在我国尤其是工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危害是最大的,有一部分工业企业为了提高经济利益,不断的排放没有经过处理的废水废气,将大气、河流都一一污染了。在改善环境的工程中,河流的治理工作是首要任务中的其中之一,也是重点难点工程。长期以来,大江大河治理工作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但中小河流防洪治理却相对迟缓,大部分中小河流尚未治理或治理标准较低,洪涝灾害频发。本文主要对中小河流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中小河流;治理;问题分析;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TV87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针对当前中小河流治理问题,国家及政府部门已经下大决心予以解决之,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应对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各项矛盾。中小河流的治理是防洪减灾工作的重要内容,十一五期间已将其列入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之中,然中小河流治理任务非常的艰巨,因此加强对当前中小河流治理中的问题分析,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中小河流治理目标

《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工作大纲》中明确提出了近期中小河流治理的目标:通过重点地区中小河流的近期治理,使洪水威胁严重、洪涝灾害较频繁、损失较大、严重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中小河流和重点河段的防洪能力得到增强,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所涉及的主要城镇、基础设施、基本农田等防洪保护对象的防洪标准有较大提高,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流域或区域内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防洪安全保障问题得到初步解决。这一治理目标也适用于非重点地区中小河流的治理。

二、目前中小河流普遍存在的问题

1、防洪基础设施薄弱,河道萎缩严重

中小河流的特点是源短流急,洪水暴涨暴落。由于许多中小河流,特别是河流沿岸的县城、重要集镇和粮食生产基地的防洪设施少、标准低,甚至很多处于不设防状态,遇到常遇洪水就可能造成较大洪涝灾害。一些中小河流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加之不合理的采砂以及拦河设障、向河道倾倒垃圾、违章建筑等侵占河道的现象日渐增多,多年未实施清淤,致使河道行洪能力逐步降低,对所在地区城乡的防洪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2、分布比较偏远,地质条件复杂

中小河流大多分布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山区、城镇,交通不便利,对中小河流的治理工作得不到充分的开展。经济发展程度不高,治理中小河流的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再加上一些中小河流流域地质条件复杂,如泥石流、山体滑坡、喀什特地貌等都严重制约了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的开展。

3、民众的环保意识不强,河流人为污染严重

由于现阶段民众整体环保意识不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污水、生活和生产垃圾、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使用都是对中小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

4、技术力量薄弱,资金投入不足,管理机制落后

长期以来,中小河流治理缺乏投资机制和渠道,治理资金严重不足,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基层水利专业技术力量薄弱,高水平的水利技术队伍严重不足。

5、干支流综合防洪能力亟待提高

中小河流众多,控制面积较大。受局部地形气候条件的影响,部分地区突发性暴雨洪水产生的机率很高,干支流洪水遭遇概率较大。目前流域防洪体系的建设存在重干流轻支流、重骨干轻配套的问题,骨干防洪工程若得不到有效保护,长期受到中小支流的冲刷,会影响其防洪能力。

三、中小河流治理策略

1、统筹规划,为小型河流治理奠定基础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保护为先的原则,规划要突出重点村镇、人口密集区和群众生产、生活设施的保护。

二是按照趋利避害的原则,规划工作要依据《防洪标准》(GB50201-1994)的技术要求,按照设计标准留宽留足河道,对过去侵占河道修建基本农田的,要重新进行规划设计,还田与河,为水让路,保证河道的行洪畅通。

三是坚持以流域为单元,以骨干沟治理为重点,整体推进,综合整治;将整片的河流划分为一个一个方块,分别进行整治工作,在治理上,要保证坚持工程施工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这样才能均衡各方面的利弊,做到更好的涵养水土,培植树木花草,有些地方水土流失情况严重,就更要加强这方面的治理了,更好的做好防治水土流失的工作。

四是在工程建设中,事情要有轻重缓急之分,制订一系列相应的建设计划,不可盲目硬干,要遵循一定的建设原则,按照先重点,后一般;先县城,后农村;先重点村镇、人口密集区,后基本农田设施,分期分批、长期建设。

2、加强中小河流管理,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中小河流治理过程中,应当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河流特点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管理制度。同时还要并落实责任,尤其要注意做好前期工作,落实管理资金,优化管理程序,制定可操作性较强的保障管理措施。以上注意事项的前提是立足实际、实事求是,因此应当重视对中小河流所处地区的各种地质、水文以及风土人情等信息的搜集、分析和整理,这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河流治理中的现实问题。根据中小河流所在地的经济发展实际状况,结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治理策略。同时还要从河流所处位置的防洪实际出发,确定重点河段和关键环节与位置,因地制宜,优先解决实践中存在的最严重问题,注重实效。

3、理顺投资渠道,建立一套稳定可靠的投资管理机制

治理河流是一项漫长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所以资金的需要也是要缓缓而至的中途不可中断,所以对于投资商来说就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投资管理机制,工程方也要对投资渠道进行合理的梳理。对于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而言,需要长期的资金支持方可成功,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稳定的投资管理机制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引导和带领群众积极地参与到河道治理工作中去,从而加快河流治理步伐。同时,还要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坚持“谁受益、谁治理、谁投资”的原则,加强对中小河流或某河段的科学治理;笔者建议对有开发价值的河段实行租赁管理机制,或通过拍卖的形式来动治理与开发。

4、抢抓机遇,争取上级扶持

小型河流防洪安全及治理工程依靠地方现有的财力难以完成,因此工程建设应以国家投入为主,地方投入为辅,我们要抢抓机遇,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力促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及河道治理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大力开展小型河流灾害防治工程建设,缓解小型河流防洪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矛盾。

5、加大宣传力度,坚持防洪优先、兼顾抗旱之原则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组织群众对相关河段进行科学的治理。同时,在中小河流治理与水利建设布局方面,应当加快对现有水利工程问题的治理,并在此基础上续建相关配套的水利工程,以保证现役水利工程的自身功能能够达到预先设计的标准和要求;加强防洪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在抓紧防洪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加快中小河流两岸农田保护区域的河堤护岸工程项目建设。

结束语

在环境保护中,河流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当然治理工作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越是重点难点越应该细心建设并治理,否则听之任之之后就会成为一个恶性肿瘤,难以拔除,这样既有损于城市形象,更污染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由此可见中小河流治理并非一蹴而就的工程,要从宏观的角度出发,统筹兼顾的安排,不仅要加强洪水防御,安排洪水的出路,而且要因地制宜、区分轻重之缓急,对河流进行分期分段治理,同时还要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向立云.中小河流治理应加强政策和制度建设[J].中国水利,2010,(17):9-10.

[2]周健.中小河流治理规划设计基本思路与要点[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2,(5):6-7.

[3]管振范.黑龙江省中小河流治理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9,(1):101-102.

作者简介:廖飞 (1979-),男,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管理

上一篇:浅谈会计基础工作 下一篇: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图的调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