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山县岭脚铁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

时间:2022-10-07 02:07:28

广东省阳山县岭脚铁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

[摘要]通过对岭脚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空间产出位置、矿物组合及矿石结构构造、矿石质量分数变化、围岩蚀变等矿床基本地质特征的分析,探讨控矿因素和矿化富集规律,试图为在附近地区寻找同类型铁多金属矿床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铁多金属矿 中-低温热液断裂破带矽卡岩型 地质特征 阳山县岭脚

[中图分类号] P61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8-53-1

岭脚铁多金属矿床位于吴川―四会深断裂中北端西侧、英德弧型构造前弧西翼、连阳岩体的北东缘,北北东向郴县―怀集大断裂于本区通过,形成了一系列次一级的褶皱和断裂构造。区内处于一轴向北西(南段)转南北(北段)的向斜构造的南部。区域内出露地层主要为: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及第四系。区域地质构造为一复式向斜所构成的盆地,盆地二侧为前泥盆纪地层构成,而盆地中依次为泥盆纪至侏罗纪以及第三纪地层,盆地南端连阳花岗岩构成轴部向北北东倾伏的复式背斜构造。

区域内岩浆活动强烈,主要为加里东―燕山期连阳岩体。

1矿区地质

1.1地层。

2.2矿石的矿物组份及结构构造。本矿床属断层破碎带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铅锌多金属矿及断裂破碎带型铁多金属矿,铁多金属矿石主要矿石矿物为磁铁矿、方铅矿、闪锌矿、赤铁矿、黄铁矿、褐铁矿,偶见零星分布斑点状黄铜矿等。磁铁矿:灰黑色,半自形~自形晶粒状,粒径1-3mm,多呈致密集合体产出,或交代石榴子石、符山石等矽卡岩矿物呈他形粒状、浸染状与矽卡岩矿物共生。闪锌矿:它形―半自形粒状,很少自形晶体,为方铅矿、磁铁矿穿插,磁铁矿沿其边缘交代,有石英的碎块为闪锌矿包裹的现象。一般粒度在0.1~0.7mm,最大3mm。黄铜矿:它形粒状,少有半自形粒状,呈固溶体分布于闪锌矿中或呈细片浸染状分布于其矿物晶体空隙或裂隙中。一般粒度在0.2~0.5mm,最大2mm。黄铁矿:呈它形―自形晶体粒状,晶体内有黄铜矿包裹体,有被磁铁矿或脉石矿物交代的现象。一般粒度在0.3~3mm,最大5mm。矿体脉石组合是阳起石~石榴子石矽卡岩,主要脉石矿物有阳起石、石榴子石、透辉石、脉石英、方解石等。根据镜下观察,按矿石矿物晶粒、晶形完好程度,可分为自形粒状结构、半自形和他形粒状结构、锒嵌结构、交代残余结构等。构造可分为致密块状矿石、浸染状和条带状矿石三种构造。前者构成富矿,后二者构成贫矿。其它矿物多浸染状构造。矿石分布不甚均匀, 块状矿石多分布于矿脉中间脉厚较大处,其它地方多为浸染状、条带状矿石。

2.3矿石类型、主要有益组分及其赋存状态。矿石类型为铁多金属矿石。铁多金属矿石中的有用组分主要为TFe,其次Pb、Zn、Cu。采样分析其围岩与矿体样品分析: TFe 10.45~26.75%,平均25.44%;伴生Pb 0.01~0.55%,平均0.23%,伴生Zn 0.01~0.45%,平均0.18%;伴生Cu 0.01~0.21%,平均0.12%,而且P、S品位均甚低。

3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3.1矿床成因探讨。V1铁矿脉产于燕山四期黑云母花岗岩断裂破碎带中,受F1断裂控制。矽卡岩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硅化非常明显,因此,初步认为本区矿床属中―低温热液断裂破带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主要的论据有如下几点:(1)矿区岩浆作用是本区矿床中铁矿体赖以形成的主导地质因素。(2)矿区断裂构造,断裂构造是控制V1矿体几何形态及空间位置的重要因素。

3.2找矿标志。(1)构造标志:断裂构造是区内的导矿构造,亦是区内的容矿构造。(2)蚀变标志:区内矿化带往往蚀变强烈,其褐铁矿化、矽卡岩化、黄铁矿化、硅化等与铁矿化密切相关。因而褐铁矿化、矽卡岩化、黄铁矿化、硅化可作为区内的直接找矿标志。

4结论

本区位于吴川―四会深断裂中北端西侧、英德弧型构造前弧西翼、连阳岩体的北东缘,北北东向郴县―怀集大断裂于本区通过,形成了一系列次一级的褶皱和断裂构造区域内燕山四期中-酸性岩浆岩――连阳岩体广泛发育。因此,从大地构造位置、岩浆活动情况来看,本区曾经受剧烈的地质变动,对成矿十分有利。岭脚铁多金属矿床属中―低温热液断裂破带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

上一篇:探析岩浆岩的形成及其应用 下一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问题成因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