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信息化中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0-07 01:53:14

卫生信息化中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卫生向信息化发展,是一个实施过程较难的项目,有效的实施能够推动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进程。现阶段国家为提升医药卫生事业的服务职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卫生信息化建设,从管理体制上、服务意识上、运营效率上都需要做出有效的整改。卫生信息化建设中对项目的有效管理是主要环节,是确保卫生信息化建设合理实施的主要影响因素,现阶段普遍卫生信息化建设都在发展阶段,因此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普遍存在的卫生信息化建设问题进行分析,基于此提出开展卫生信息化建设中项目管理的优化途径。

关键词: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存在问题;优化方案

卫生信息化建设是发展医药卫生事业的必然趋势,现阶段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对医疗事业内部进行了全面的整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卫生信息化建设,且已经回收了良好的效果。我国政府也提出了卫生信息化建设要求,要求各地方卫生管理部门,按照地区需要开展卫生信息化建设,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以及病理共享平台,有效的实现卫生单位之间的协调发展。参考国外的卫生事业先进经验,可以发现实现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项目管理是主要因素,因此现阶段国内开展卫生信息化建设中首先需要加强项目管理能力。

一、卫生信息化概述

(一)卫生信息化的内涵

卫生信息化多指向的是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被定义为是在特定区域内,集中卫生管理机构、卫生服务机构等于同一个平台,为其提供以数字化形式采集、传递、存储、处理卫生领域相关数据业务与技术[1]。总结而言就是通过信息化技术支持区域内的相关卫生机构,实现信息化建设。

卫生信息化建设中,所涵盖的内用有:电子政务、医保互通、社区服务等,主要的目的是实现预防医疗、医疗服务与卫生管理于一体的信息化平台。

(二)卫生信息化的特点

卫生信息化属于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涵盖所有卫生体系,其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集中与差异性特点

集中性体现在卫生信息化建设是国家政府所提出的要求,同时又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因此全国各地都在向信息化建设这一个目标开展活动。差异性体现在,各区域内卫生事业的专业化、管理程度等都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形成一定的差异化。

2、模糊与复杂性

由于现代卫生信息化是全新的概念,各地在实施的过程中缺少参考依据,因此都处于探索与发展并行的阶段,缺乏统一的标准与规则。

二、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

项目是甲乙双方共同执行的一个任务,由乙方提供项目内容,另一方面具体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双方签订的各项指标内予以完成[2]。项目执行中需要设计到多个方面的限制条件,例如,时间、资源、合格标准等,因此也决定了项目管理的参考原则,实施项目管理的过程就是合理的协调各项指标,配置各项资源时期任务能够在规定的周期内予以完成。整套项目管理中需要设计到对项目执行过程以及执行结果的评估。卫生信息化建设中的项目管理工作主要涵盖了项目申请、项目策划、项目资源配置、项目执行、项目合同管理、项目资源采购等多个子项目。

三、可能出现的卫生信息化项目管理的问题

(一)承接项目的管理制度方面

现阶段由于卫生信息化属于初级探索与发展阶段,因此发展中会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对项目管理制度建立就是一个主要问题。主要变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统一性。对项目的管理依据是医疗机构的需求内容,视角存在局限性,因此没有在大方向上达到统一规划。第二,缺乏审核。在项目进行申请之后,缺少了相对严格与专业的审核过程,项目建设后期对于整个项目的可行性审核缺乏专业性。第三,项目建设过程中缺乏管理制度。在项目执行阶段,着重关注于项目的完成,缺少了监管制度的实施,不能够对执行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二)卫生设备与材料的采购方面

对于卫生信息化建设中的采购问题,相关政策中有规定,对于卫生信息化建设所涉及到的各项设备的采购,需要统一经由政府予以管理,采购数额达到一定的标准后,需要进行专业的招标采购。目前,多数项目承建单位存在的问题是,设备采购方式与执行程序没有按照既定标准予以执行,采取的方式多是分散式的采购,采购过程不够规范化,因此质量不可控制[3]。例如,部分单位在进行采购的过程中,在投单数量不足时,未进行重新招标,整个招标过程不透明化,存在一定的不可控因素,因此为采购过程带来了诸多的问题。

(三)对合同的管理方面

项目合同是双方对执行过程各项标准进行的签订,具有法律效应,执行方需要严格的按照合同规定标准进行项目的执行,因此对合同的管理是项目执行有效性的关键因素。现阶段部分承建企业存在的合同管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合同签署过程。对采购过程的条例表示不清楚;合同标准没有切实的依据中标结果;部分单位签订合同不够及时等。第二,合同实行过程。对合同内需要进行调整的内容没有进行及时的修整,需要进行签证办理的内容没有切实完成,对需要执行的权利与义务没有切实完成。同时部分单位在停止合作后,没有签订解约协议。

四、承建单位的对项目管理问题的防治措施

(一)优化对项目实施的管理制度

优化项目管理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实行:第一,项目策划过程管理。在项目策划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政府为主导原则,规划项目实施的重点工程,对参与人员与各项指标予以明确[4]。第二,优化项目管理网络。为确保项目的执行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单位遵循着统一管理、细化任务、落实责任、协同发展等原则,对项目执行参与人员进行了明确分组,并对执行任务予以落实,同更是明确了个部分之间的所属责任,有效的将整个任务与责任进行了细化。由单位管理部门建立统一的管理标准,确保每个部门都能够有效的完成所属任务。第三,建立了符合自身企业的卫生信息化建设管理措施,对项目执行的各个子项目制定了严格的执行标准。

(二)严格控制招标采购过程

在执行采购项目过程中,根据相关政策要求制定了采购标准,根据相关规定将采购过程规划为电子采购、集中采购等集中途径。在采购数额达到政府规定标准时,进行公开招标,对整个招标过程建立了专项监督小组,确保招标过程的公平与公开原则。

(三)加强对项目合同的管理力度

对于项目合同的管理,实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化措施:第一,提升合同管理执行人员的专业素质。选择专业的人才进行合同的管理,同时在管理的过程中,不断的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养。第二,建立了针对项目合同的管理机制。对整个项目合同的管理过程进行实时监管,确保管理过程的可靠性。第三,增设了履约监管程序。对合同履约过程中的各项条款进行有力的监管。

五、结语

综上所述卫生信息化建设是必要发展方向,对于卫生事业的信息化建设现阶段处于探索与发展的阶段,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基于此类问题本文予以详细的分析,并针对以上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优化与解决方案,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规避现阶段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确保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王淼.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2.

[2]宗文红,孔斌,刘明.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中项目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2.

[3]赵志静.浅析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

[4]李策,周令,张忠江等.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

上一篇:《基础护理技术》教学改革浅探 下一篇:论新时期高校安全稳定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