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癌的诊治进展

时间:2022-10-07 11:32:19

肝细胞癌的诊治进展

[摘要] 综合文献对肝细胞癌的诊治进展进行综述,介绍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预防、诊断及各种治疗方法,并对肝细胞癌的早期诊断以及采取更有效的治疗进行展望。

[关键词] 肝细胞癌;诊断;治疗;进展

[中图分类号] R73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7(b)-0016-03

全世界每年有超过50万人被诊断为肝细胞癌,其中包括中国的大约35万新发病例。肝癌是男性中的第5以及女性中的第7位最常见癌症。肝细胞癌很少发生于40岁之前,约70岁时达峰。男性中的肝癌发生率是女性发生率的2~4倍。

1 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

肝细胞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HBV或HCV感染、酒精性肝病和最可能的非酒精性脂肪肝。不太常见的原因包括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症、α1-抗胰蛋白酶缺乏、自身免疫性肝炎、某些卟啉病和威尔逊(Wilson)病(肝豆状核变性)。这些危险因素的大部分可导致肝硬化的形成和进展。在有肝硬化的患者中,发生肝细胞癌的5年累计危险范围为5%~30%。

在全世界,慢性HBV感染约占所有肝细胞癌病例的50%以及儿童期病例的全部。如果出现下列情况,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细胞癌发生危险将进一步增高:男性或老人,已经感染很长一段时间,有肝细胞癌家族史,已经暴露于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饮酒或吸烟,同时感染HCV或丁型肝炎病毒,有高水平的HBV肝细胞复制[1],或感染了HBV基因型C[2]。

HCV感染人群的肝细胞癌估计危险是未感染者的15~20倍,过度危险的大部分限于有晚期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患者[3]。在感染HCV的人群中,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包括感染时的年龄较大、男性、同时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或HBV,很可能还包括糖尿病或肥胖[4]。长期大量饮酒 (定义为每日摄入40~60 g酒精,一个标准杯可容纳13.7 g或0.6 盎司酒精)是肝细胞癌公认的危险因素,无论是单独存在、联合HCV感染,还是在较小程度上联合HBV感染时均如此[3]。

在西方国家进行的数项研究中,30%~40%的肝细胞癌患者没有HBV或HCV慢性感染,提示疾病存在其他原因。这些患者中的一部分更有可能已具有脂肪肝(肥胖症)或代谢综合征(例如2型糖尿病)的临床或生化特征。在美国、斯堪的纳维亚、台湾和日本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显示[5],肥胖人群发生肝细胞癌的可能性是非肥胖人群的1.5~2.0倍。数项病例对照研究和几项队列研究已经显示,有2型糖尿病的人群发生肝细胞癌的可能性是未患糖尿病者的2倍[6]。有人提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存在于高达90%的肥胖人群以及高达70%的2型糖尿病人群)是一种肝细胞癌的可能危险因素[7]。

在日本和南欧进行的数项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显示,饮用咖啡与肝细胞癌危险下降相关[8]。这种可能的保护作用机制尚未得到确定。饮用咖啡还与胰岛素水平下降以及2型糖尿病危险下降相关[9]。

2 肝细胞癌的预防

2.1 HBV疫苗接种

现有一种安全、有效的HBV疫苗,应给所有的新生儿以及没有免疫力并且感染危险高的人群接种。国家HBV疫苗接种项目已经极大地降低了HBV感染的患病率,肝细胞癌的发病率也已随之下降。

2.2 抗病毒治疗

有中等强度的证据显示,在HBsAg阳性患者中控制HBV感染以及在有病毒血症的患者中清除HCV的抗病毒疗法,可极大地降低(但不能清除)有病毒性肝炎的患者的肝细胞癌危险。在中国的一项大型、严格研究中,有慢性HBV感染且患有肝硬化或晚期纤维化的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拉米夫定100 mg/d或安慰剂长达5年,结果显示,拉米夫定组的肝细胞癌发病率比安慰剂组有显著下降(3.9% vs 7.4%,风险比为0.49,P = 0.047)[10]。来自非随机试验和观察性研究的质量较低的证据表明,使用干扰素或拉米夫定时疾病危险均有下降[11]。

一项纳入了感染HCV但未患肝硬化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以及数项非随机研究结果表明,在接受基于干扰素的治疗并有持续病毒(学)应答的患者中,肝细胞癌危险下降了57%~75%[12]。在的确患有肝硬化并且对抗病毒疗法未产生持续应答的HCV感染患者中,肝细胞癌的发生危险没有因维持干扰素治疗而显著下降[13]。

2.3 监测

美国肝脏病研究学会的实践指南建议对肝细胞癌高危患者进行监测[14]。中国一项包括近1.9万例HBV感染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包括每6个月1次的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测定和超声影像检查的监测,与死亡率(与肝细胞癌有关)下降37%相关[15]。

在有肝硬化或晚期肝纤维化的患者中,无论何种原因,作为对肝细胞癌的监测,每6~12个月应进行1次肝脏超声检查联合血清甲胎蛋白水平的测定。超声检查早期检出(肝细胞癌)的敏感性大约为65%以及特异性>90%[16]。通常不建议将计算机体层摄影(CT)和磁共振成像(MRI)用于肝细胞癌的监测。

3 肝细胞癌的诊断

肝细胞癌越来越多地通过无创性影像检查做出了诊断。在有肝硬化和一个直径>2 cm的局灶性肝肿物的患者中,诊断可以根据存在以下典型的影像学特征得以确立:在4期(4期是非信号增强期、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多探头CT检查的静脉期或延迟期,或者在动态对比增强MRI检查时,显示早期的动脉信号增强区和延迟廓清区(比肝脏的其余部分信号增强程度弱)。这些放射学改变与肝细胞癌的血管供应(由肝动脉供血)增多相关。在这些患者中,甲胎蛋白≥400 ng/mL也高度提示为肝细胞癌。

对于有不典型影像特征或CT和MRI检查所见不一致的局灶性肝脏肿物,或者对于在没有肝硬化的情况下检出的病变,应考虑进行影像引导下的活检。阴性的活检结果虽然令人放心,但并不能排除恶性疾病,应每隔3~6个月对该小结进行进一步检查,直至其消失、长大或显示可诊断为肝细胞癌的特征[14]。无论进行单纯的影像检查还是进行影像检查结合活检,准确评估测量值<1 cm的肝脏小结都是困难的,这些病变很可能最好每隔3~6个月通过采用超声检查进行监测1~2年。

上一篇:试论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 下一篇:孟鲁司特佐治急性荨麻疹临床疗效的观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