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

时间:2022-10-07 10:49:11

如何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为基本的方式,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因为朗读既可以规范学生的口语,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在新课标中也有明确的规定:“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是,低年级的孩子刚接触语言文字,很难正确地把握文章,有感情地去朗读,所以就会出现唱读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多加指导。那么,究竟该如何指导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 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低年级课文的特点是注音课文,这就给低年级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语言的材料,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因素,对学生加强朗读训练。首先,要重视拼音教学。低年级学生只有在掌握汉语拼音的基础上,才能朗读课文。对拼音教学,要做到持之以恒,堂堂必教,课课必学。其次,要利用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儿化”韵和轻声词。第二,教师要会听,即注意听清学生的发音,发现错误及时给予纠正,保证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不错字,不漏字,不添字。

2 教会学生把握节奏,不拖不抢

有时候上课听着小朋友们的朗读,我真有点喘不过气来。当他们读课文时,不是把每个字的音拖得很长,就是特别快,句子之间不留一点空隙。我也经常在想,为什么孩子们老是读不好呢?为什么老是拖调呢?为什么有的学生就像和尚念经一样,停也不停呢?我想原因有两个,第一,有的孩子拼读还有待巩固,自然而然速度就慢了;第二,有的孩子拼音已经非常熟练,而且预习过,因此他们就读得特别快,他们在读中不知道该在哪儿停顿,只是把字连起来快速的读完而已。

在教学时,我针对这两个原因,从两方面下手:首先,我让孩子们加强预习,读好生字词,再读课文。生字解决了,读起来自然就连贯了。其次,在低年级教学中,老师的范读是很重要的,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情境中去,激发他们的情感。因为低年级的学生模仿能力很强,意会能力也很强。老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利用好我们教师本身的资源,感染学生,让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

3 注意标点符号的朗读指导

标点符号可以帮助确定停顿和语调,各种标点符号都有自己一定的读法,要教会学生掌握这些技巧。在第一册教学时,可以向学生讲清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及自然段间停顿时间的长短,并要结合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的不同读法。如《爷爷和小树》可侧重指导逗号和句号读法;《要下雨了》应侧重指导问句读法;教《月亮的心愿》时,就要讲清每个自然段后的停顿要比一句话的停顿时间稍长些。

4 指导学生掌握朗读时语调语速变化规律

理解是认识,朗读是技能。有时学生能理解课文表达的意思却不能恰如其分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因此应教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使学生知道停连、轻重、语气等在朗读中要如何随着表达的需要而变化,从而提高朗读的感染力、表现力,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

一般情况下,描写突然发生变化、着急、遇到危险情况的句子,常读得快些,急促些;表现高兴、兴奋、夸耀的句子,音调读得略高,表现悲痛、沮丧的语句可读得低沉些、缓慢些。具体怎么读应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如教学《美丽的小路》时,鸭先生看到美丽的小路不见了,就跟着鹿先生叫起来:“天哪,我的美丽的小路呢?”就要提高嗓门读出他的惊讶,突然,他好像明白了什么:“一拍脑袋,说:‘这都怪我’!”此时,就要读得轻些,读出他若有所悟的感觉,“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又要表现出他下定决心,说话声音要坚定些。

5 鼓励学生朗读中品味词语

品味词语是培养和训练学生语感精确性的有效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对一些准确、传神、生动的词语,让学生主动品味其语言的内涵,有助于学生领悟文章情感,理解课文内涵。抓住关键词句,让学生品味,朗读句子的时候,对文章情感的感悟也就水到渠成了。如一年下册《春天的手》中有这样几个与动作有关的词语:抚摸、掠过、拂过、拍着、拉着等,让学生用动作来表现帮助理解词义,有助于他们了解这些词在文中的不同含义。从而用恰当的语气来表达感悟。

感受和技巧在朗读中都不能忽视,感受得越深,语言技巧就发挥得越充分;语言技巧运用好了,又能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达到朗读的最佳效果。

6 引导想象,激感

许多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甚至熟练地背诵课文,但朗读时仍然缺乏感情。这是由于学生朗读时“目视”、“口诵”,没有用心体会课文的感情。因此,要诱导学生去感受,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低年级学生善于形象思维,利用挂图、插图或联系平时的经验,使课文的图景、情节在头脑中映现出来,能很好地激感。我发现小学生好动、爱表演,在表演时能全身心投入,这时他们的想象力丰富,对课文内容和所表达的感情能用心体会。因此,边演边读,就成了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好方法,它使朗读指导事半功倍。

7 注重学生的评价

在朗读过程中仅仅让学生读,而没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是不行的。每个学生都喜欢表现自己,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许。在朗读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评价的能力。要用欣赏的眼光去评价别人,及时抓住别人的闪光点进行评价。如:“我很欣赏某某同学读的一句话,因为他读的很流利,而且读的很有感情。”通过这些激励性的评价提高学生朗读课文的自信心,才能更有激情的读好课文。

低年级是朗读教学的起步阶段,只有打好基础,幼苗才能生根发芽,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上一篇:追求卓越的路上 下一篇:对多媒体教学走进数学课堂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