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与背景色彩组合对阅读效率的影响

时间:2022-10-07 10:16:18

文本与背景色彩组合对阅读效率的影响

摘 要:现今阅读材料(书籍、报刊、杂志)都是白纸黑字,人们已习惯于这种背景与文本的色彩组合,但是,这样的色彩组合是否能让人的阅读效率达到最大?本实验利用电脑显示器作为阅读载体,通过严格控制无关变量(如被试的阅读水平差异等),研究文本与背景色彩的组合对阅读效率的影响,并选出最有利于阅读效率的色彩搭配。

关键词:颜色组合 阅读效率 背景 搭配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6-092-02

1问题提出

1.1相关背景

对于阅读效率的研究,人们主要集中于考虑人的主观因素对其的影响,如注意力集中的程度,人的知识储备,不同人拥有不同的智商和阅读能力,阅读者的情绪,等等。这些因素对人的阅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某些客观因素也影响着人的阅读效率,比如阅读时的光线强度,阅读材料的内容,或者是本实验所研究的,文本与背景色彩对阅读效率的影响。

张一中等人研究过《光源显色性对视觉辨认的影响》,该实验采用四种不同显色特性的光源分别作为两种类型视标的照明。在同一照度上衬各照明条件下的视觉敏度予以测定和计算。结果表明:增加光源显色指数对于颜色背景上黑色视标的辨认能力有所提高;而对于中灰色背景上颜色视标的辫认能力则有所下降。

朱祖祥与曹立人的《目标-背景色的配合对彩色CRT显示工效的影响》也在阅读的客观条件上有所研究,两位研究者对CRT显示屏上黑、深蓝、绿、浅蓝、红、紫、黄、白等8种颜色组成的56种目标――背景色组合方式与显示工效的关系作了比较研究。

实验用的刺激信号材料是从由4x4小方块组成的不规则无意义几何图形中选取的。选取图形的原则是:(1)图形底部一排4个小方块必须齐全;(2)顶端一排4个小方块齐全的不要;(3)至少有一列4个小方块是齐全的。从符合这三原则的图形中随机选取8个作为实验刺激材料。选定的8个刺激材料的形状如图所示。

该实验的结果表明CRT彩色显示中,深的背景色的显示工效略优于浅的背景色;浅的目标色的显示工效略优于深的目标色。在目标――背景色的组合模式中,组合的颜色保持一定的反差(或亮度反差,或色度对比反差)可提高判读作业的工效。根据本研究结果,在CRT彩色显示系统的画面设计中建议采用白目标黑背景、黄目标黑背景、绿目标黑背景等对比度较大的颜色组合。应尽量避免选用白目标黄背景、绿目标浅蓝背景、黄目标白背景及黄目标浅蓝背景等反差较小的颜色组合。

国内外其他的研究在结论上没有更新的突破和进展,只是工具和方法上进行了改进。

1.2实验目的

以上的研究并没有用阅读材料做实验,如果直接用图形和符号得出的实验结果来推导阅读效率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所以本实验以阅读材料为刺激物展开实验,测定不同的文本与背景色彩的搭配对阅读效率的影响。

1.3实验预期

(1)文本与背景的色彩差距越大,阅读效率越高;

(2)浅文本色―深背景色比深文本色―浅背景色更能提高阅读效率;

(3)黑背景―白文本的组合最有利于高效阅读。

2研究方法

2.1被试选择

北京师范大学不同院系学生共30人。

2.2仪器与材料

华硕Z99Dseries笔记本电脑一台,主试预先编好的inquisit软件自动产生15种不同的文本与背景颜色组合的15段文字,并把它作为刺激信号显示在电脑屏幕中央;一段文字阅读完之后,会有相应的一道选择题作为对被试的考察出现,被试的反映信息从计算机键盘输入,软件自动生成回答问题消耗时间。

2.3变量的控制

(1)30名被试年龄相仿,视力正常,阅读水平(英语成绩)相近,男女各15人;

(2)15种颜色组合,平均分为三组,A组是深色背景―浅色文本(背景―文本组合有黑―白,黑―黄,黑―绿,黑―红,黑―蓝),B组是浅色背景―深色文本(组合有白―黑,白―紫,白―红,白―蓝,白―绿),C组为文本背景颜色相近的搭配(组合有红―黄,黄―绿,绿―蓝,蓝―紫,紫―红),15段英文阅读材料,难度相近,与以上15种颜色随机组合;

2.4研究设计

采用3两因素实验法:文本与背景颜色组合为组间变量,性别为组内变量。用收集到的答题时间作为衡量阅读效率的标准。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2.5研究程序

(1)主试预先编好的软件自动产生不同颜色的文本与背景的一小段英文文字,字数相仿,难度想近的文字与15种颜色的配对是随机的,把它们作为刺激信号显示在电脑屏幕中央;

(2)提示语中需交代,被试要在理解的基础上以最快的速度将每次呈现的文字读完;

(3)文字阅读完后,会有相应的一道选择题作为对被试的考察出现,只有在这道题被被试答对的情况下才能翻页并记录反应时,答错必须继续作答,从而导致反应时增加;

(4)正式实验之前,提供两段文字练习,不计分数。

3数据分析

3.1描述统计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男生在这三组颜色组合中的平均水平分别为29791.40ms, 33538.59ms和41001.11ms;女生在这三组颜色组合中的平均水平分别为27904.20ms, 30911.37ms和37169.77ms。我们还发现男生回答问题所需时间普遍长于女生,并且A、B、C三组平均阅读时间的长短为C>B>A。我们需要做方差分析以便确定这些差异是否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3.2方差分析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交互作用不显著,性别对阅读效率的影响也不显著,颜色的组合类型对阅读效率影响非常显著(Sig值=0.000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A组与B组无显著差异(Sig值=0.132>0.05),但是B组与C组有显著差异(Sig值=0.003 < 0.01),而A组与C组非常显著(Sig值=0.000 < 0.001)。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深色背景――浅色文本与深色文本――浅色背景两组的阅读效率无显著差异,但是深色背景――浅色文本和深色文本――浅色背景都与第三组文本背景颜色相近搭配组的阅读效率存在显著的差异。

4讨论

上述的结果说明背景与文本的颜色组合对阅读效率有显著影响,这与原来的实验预期是相符的。虽然在数值上可以看出深色背景―浅色文本的阅读效率最高,但是不可以得出深色背景―浅色文本对阅读效率的提高最有利,因为实验的数据分析告诉我们这样的优势不明显,所以实验的结论还不便于推广。

浅色背景―深色文本比较传统,书籍、报刊以及电脑文档大多都是白底黑字,这样确实对比分明,但是实验发现,同样是对比分明的颜色搭配,深色背景―浅色文本也同样利于阅读,这一组的平均时间甚至短于浅色背景―深色文本,与颜色相近搭配组的差异十分显著(sig=0.000),虽然深色背景―浅色文本组与浅色背景―深色文本组所体现的阅读效率差异不显著,但是确实存在微弱的优势,我们认为,深色背景比浅色背景更易被忽视,而使读者更加专注于目标文本,浅色文本比深色文本更易受到视觉的注意,所以在提高阅读效率方面更有优势。因此本研究建议改变传统的白背景―黑文本的惯例,找到更加适合阅读的背景―文本颜色组合。

但是,本研究是将18种颜色搭配方案按照属性归为3组,深色背景―浅色文本组,浅色背景―深色文本组以及背景、文本颜色相近组,每一组的平均水平是由6种不同颜色组合组所共同决定的,所以研究所得的结果处在类别的水平上,并没有具体到一种背景―文本颜色组合。因此本研究只能提供一个理论导向,不能考察最易于阅读的颜色搭配。所以后续的研究可以针对每一种不同的颜色搭配,进行实验研究,挑选出最利于计算机阅读的颜色搭配,以便推广,但可想而知,其任务量巨大,需要更充足的实验条件。

5结论

(1)文本与背景的色彩差距越大,阅读效率越高;

(2)浅文本色―深背景色比深文本色―浅背景色在提高阅读效率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异。

参考文献:

[1]杨公侠.关于VDU的工效学研究[J].心理科学通讯,1989(l):38~44.

[2]朱祖祥,许为.VOT显示色的视觉工效比较研究[J].应用心理学,1988(3):1~6.

[3]朱祖祥,许为.VDT背景色的视觉工效比较研究[J].应用心理学,1988(4):15~22.

[4]刘力.介绍一种适用灵活实验设计的方差分析程序[J].心理科学通讯,1988(2):38~43.

[5]朱祖祥,曹立人.目标-背景色的配合对彩色CRT显示工效的影响,1994(2):128~134.

[6]张一中.光源显色性对视觉辨认的影响.1984(2):193~202.

上一篇:黄土地区基于离心试验的CFG复合地基的试验研究 下一篇:形状不变势波函数对数微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