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圆”这章的几点教学思考

时间:2022-10-07 10:14:44

关于“圆”这章的几点教学思考

摘 要:圆是一种生活中最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重视知识与能力,强调过程与方法,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键词:吸引;圆;现代信息技术

一、引起认知冲突和学生的注意

认知冲突是人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所面临的情境之间的冲突或差异。这种认知冲突会引起学生的新奇和惊讶,并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关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圆的定义”的教学中,学生日常生活中对圆形的实物接触得也较多,小学又学过一些与圆有关的知识,对圆具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然而,他们还无法揭示圆的本质特征。如果教师此时问学生“究竟什么叫做圆?”,他们很难回答上来。不过,他们对“圆的定义”已经产生了想知道的急切心情,这时再进行教学则事半功倍。

二、重视创设“引入”情境

王建磐教授指出:尤其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引入数学知识,注意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考、实践和探索。在“点和圆的位置关系”这一课的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引入的——剪接几幅奥运射击冠军贾占波比赛时的精彩境头,进行多媒体播放。

师:贾占波何许人也?

生1:雅典奥运会射击冠军!

生2:这块金牌可谓意外的收获,是由于外国选手“脱靶”……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下子吸引全体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紧接着特写“中靶”与“脱靶”的镜头,适时引导学生联系“点在圆内”“点在圆外”……引导、启发学生学会用数学思考问题。

三、注意保证学生“动手”的时空

思维往往是从动手开始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中。要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本节课在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圆的特征,教学圆的画法时,安排了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与讨论。如结论“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和这条弦所对的两条弧”和“从圆外一点可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这两条切线的夹角”的得出,在课堂上我是这样操作的:

(3)想办法验证你的猜想。(有的用“测量”验证相等的量;有的用“对折”后,对着亮光看所猜想的等量是否重合等方法)

(4)交流反馈,得出结论。

四、善于适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只要用鼠标拖动点B,几个图形就可以互为变换,图3是图4、图5的特例……

五、养成反思习惯,注重同伴启迪

数学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学的反思和学生对学习的反思,通过师生对自己在教与学活动中的反思,促其内化所学,发现不足,整合优化,提高素养。

教师反思:教学前的反思——课堂教学设计;教学中的反思——具体的实施;教学后的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得失。

学生反思:参与积极性与学习态度的反思;知识发生过程与结果的反思,知识的特点与应用的反思,反思学习历程等。

师生不仅要善于反思,还要善于与同伴交流,不仅要善于把自己的思考向同伴倾诉,还要善于倾听、吸纳同伴的建议和意见,优化整合,为我所用。

总之,我认为本章的教学宜严格按课标的要求来实施,切莫随意加深。

(作者单位 福建省泉州市第六中学)

上一篇:浅谈高职高专大学英语精读课程改革 下一篇:海洋与陆地在冬夏两季的气温变化及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