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狂人的英语进化史

时间:2022-10-07 09:59:20

物理狂人的英语进化史

我读中学和大学本科的时候,英语成绩还不错。但是请注意,这个“不错”仅针对考试而言,实际上我对英语没什么兴趣,看到英文写的东西会本能地抵触。真正开始重视英语,是在我被保送要开始读理论物理学研究生的时候。

当时我发现身边有很多准备读研的同学已经在看物理学专业的原版教科书了,于是我也找了一本原版的《费曼物理学讲义》来看。记得第一章是讲原子的,但是我抱着英语字典硬啃了一晚上,只看了三页。我也试着去找过中文的教科书,但确实找不到和英文原版书一样好的。具体表现在:第一,国外许多教科书的作者是理论物理学界的“大牛”,甚至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们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对物理学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第二,中文教科书普遍采取灌输式写法,往往上来直接就是定理加练习,让人看得很吃力。而国外的教材在编写时,倾向于首先假定读者是个“菜鸟”,所以总是想尽办法写得深入浅出。比如《费曼物理学讲义》中,涉及到一个比较难懂的原理时,他会让你假想自己置身于某个低重力的外星球上,此刻会发生一些什么样的现象,他把此情此景描述得惟妙惟肖,这时候再引出一个物理学定理……虽然我那时英语很差,但是很快就发现,要学习同样的内容,读这些英文教材反而要比读中文教材更容易理解。

从那时我开始“逼迫”自己慢慢习惯于阅读英文书,后来读博士以后更是读了大量英文论文,自己也用英文写论文,我的英语水平就是在这个阶段快速提高的。

博士毕业前夕,我做了一些翻译工作。做翻译的初衷是因为现在市面上一些科学著作的中译本非常“坑爹”。那些译错的地方暂且不提,最让我看不下去的是它“不说人话”:上面的每个汉字我都认识,但是组合在一起我愣是不明白它在说什么。我常常怀疑那些翻译者到底有没有看懂原文,有时甚至恨不得把译者从书里揪出来,问问他到底是不是中国人,会不会说中国话!还有很多中文媒体上关于理论物理新发现的新闻报道,我作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博士都看不懂,非得要去看英文报道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呀……

如果有人要问我,英语对一个有志于从事科学工作的人来说重不重要,我的回答是,这不是重不重要的问题,而是你根本休想绕开它。

首先,英语是国际科学界的通用语言,无论你是哪国人,如果要发表一个重要的或顶级的研究成果,都必须写成英文论文,发表在英文学术期刊上。包括我们国内一些由中国人办的顶级学术期刊也是英文的。再比如物理中关于“弦理论”的专业教材,至今没有一本中文的,全是英文教材。所以相应的,你要想查阅世界上最先进的研究资料,不懂英文怎么行。

其次,如果你将来要从事科技类的工作,懂不懂英语会有很大差别。比如我现在工作的单位有一台国外进口的用于放射治疗的机器,从操作界面到说明书都是英文的。我的一些同事英文不熟,当机器报错的时候,只能打电话找我,我跑过来一看,其实都是很简单的问题。还有,如果你不懂英文,只能是别人教你怎么操作,你就死记硬背式地照着做,但实际上我们的机器有很多种模式和参数设置,除了能照人外还能照机器、照电离室、照小白鼠……如果不懂英文你就没法“玩转”它,甚至都不知道原来它还可以这么“玩”。

其实不光是专业人士,对科学问题感兴趣的普通公众若是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信息来源会更广阔,辨别真伪的能力也会提高。我们现在的中文网络上各种科学谣言满天飞,包括“XX百科”“XX知道”上都有很多不靠谱的甚至纯属胡说八道的信息,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人没有能力去英文网站上核实和查证。其实很多问题你如果用英文去查一下,都能查到相关的专业论文。严格说起来,任何不是你原创的观点,都应该标明引用来源,比如英文的维基百科里虽然也错误不少,但它每一个观点和说法后面都注明了出处,许多都附有链接,如果你有所质疑或者想了解更多,就可以找来看。

例如,网上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谣言说美国某科研机构声称转基因食品有害,但你只要用英文稍微去搜索一番,就会发现这个所谓的“研究院”根本不存在,谣言不攻自破。如果你关心转基因食品到底安不安全,根本不需要去听那些不懂装懂的“公众人物”怎么说,只要你有英语阅读能力,就不难在网上搜出一大把非常严谨的专业论文和实验报告。

相反的一个例子是前不久崔永元去美国调查转基因,他发微博说他在美国的超市里见到的食品“没有标注是否转基因”,还拍了几张照片;但是其中一张照片里的豆腐包装上面明明用很大的字写着“NON GMO”(非转基因)……

其实英语并不难,比学数学、学物理简单多了,也比学日语、学法语要简单。关键是你要找到接纳它的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兴趣点”,就像我为了学物理而学英语一样。

上一篇:英语是一颗种子 下一篇:倾听世界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