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路边语,品位入诗文

时间:2022-10-07 09:48:18

毛荣富 原上海市七宝中学语文教师。上海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从教三十余年,发表文章千余篇,著有《元明散曲》《作文散步》《漫步教坛》等专著多部。

我们平时只注意书本语言,而生活中的语言文字却往往被忽视。这种文字,或是店名招牌,或是景点石刻,或是题词楹联,或是墙上标语,虽是片言只语,却耐人寻味,若能加以品味而引之人文,作文则为之增色。

2011年江苏的高考作文题是“拒绝平庸”,一篇满分作文的开头是这样的:

不由得想起早上过来赶考时瞅见的一家小餐馆,名为“风沙渡”。独这三字,意境全出,那杂乱的店面也仿佛不再粗陋,而自有一种粗犷悠远的豪情在胸中激荡了。只是一个招牌,却可以让这一家平凡的餐馆从一干“某氏餐馆”“某某小吃”中脱颖而出,这就是超越了平凡的力量。

单是这一开头,就把人吸引住了。“风沙渡”,小店名也,走进考场前所见,作者却能从它起笔,因为这是一个拒绝了平庸的店名,在无数同类中脱颖而出,作者还由此生发开去:“人的高贵来自灵魂,来自思想层面的高贵,有了一颗拒绝平庸的心。”并说:“我必去‘风沙渡’。酒菜已不重要,小酌后,与老板相视而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即兴的慧解与内在的积淀两相激荡,文思奔涌。

无独有偶,有篇中考佳作也是把一次旅途中捡来的文字写入了文中。考题是“____最美”,她写的是《浪费的时间最美》。

到鼓浪屿,见一家咖啡屋的墙上写有“时间是用来浪费的”一语,眼睛一亮,此后这颠覆了原有观念的话便萦绕于怀,终于悟出:浪费的时间最美――自己能记住的那些好时光,仿佛都是浪费的。小时候,许多时间被玩耍和游戏派费掉了,但这些被浪费的时间,如今凝固成童年美好的记忆。

读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觉得先生所写几乎全是被浪费的时间:在泥墙根捉蟋蚌、拔何首乌,到三味书屋后园里折蜡梅花、寻蝉蜕,课堂上在荆川纸上画画儿……可正是这些浪费时间的“不务正业”都成了先生记忆中的瑰宝。――浪费的时间最美。

妈妈下班开车路过学校,说可以把我顺便带回家,这样可节约时间,却被我拒绝了,我喜欢把时间浪费在回家的路上,就像冲出鸟笼的小鸟,一路上看看街景、行人和花草树木,获得一种身心的放松。从上海到四川去看望外婆,我只想坐火车,喜欢欣赏车窗外流动的风景,坐火车是比乘飞机要浪费时间,但浪费得值。每天晚饭后,我喜欢独自到楼下散步,看惯了的树木、小亭、水池,这时在月色下朦朦胧胧的,有一种特别的美。妈妈说这浪费了做作业的时间,我则觉得这浪费的时间最美……

“浪费的时间最美”一语,是对鼓浪屿咖啡屋墙上“时间是用来浪费的”那句话的发展和深化,也是对生活的概括,是应试重压下学子的心声啊。此文在同学中引起共鸣,其实,它的源头就是一句写在墙上的话。

生活中偶遇的文字出现在作文中,似乎胜于引经据典,就像是将活水引入了文中,新意泛起,灵气来袭。

――写“我的快乐”,某生作文的主旨句为“为善最乐”,全文围绕它而发散演绎,很是精彩。原来,这四个字就刻在南普陀登山路一侧的崖壁上,他照了相,并留在了电脑里,常常品味,生出了不少感悟。

――写“我们缺少什么”,某生认为,我们缺少的不是金钱和时间,而是古人闲适的情怀,文中引了“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日归可缓,试同歌陌上花来”这副据说是西湖风景区最悠闲潇洒的对联,给文章平添一种古典的情韵。

留意那些散落在各个角落的活的文字,实际上就是关注生活,就是贴近和感受时代。一次以“变化”为话题作文,有个学生从墒上标语来谈今天农村的变化、谈它文明的进步,可谓视角独特,别出心裁。

以前父亲由于工作关系,常跑各地农村,回来总要谈起他见到的农村墙上所写的各色标语,常引人大笑。

比如,宣传政策法规是标语的应有之义,但,像“少生孩子多养猪,少打麻将多看书”“养女不读书,不如养头猪”“放火烧山,牢底坐穿”“人死债不烂,父债子来还”等标语实在让人难以接受,严格说似有侮辱人格之嫌,其宣传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伴随商品经济发展而来的一些广告语也频频出现路边,如某配种站的墙上写着“敬爱的各界群众,请携带你们的母牛前来配种”(这种事与各界群众都有关吗?值得广而告之?);某镇内衣厂很多,产品畅销国内外,镇政府墙上的标语是“发展内衣制造业是我们的基本国策”(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体)。还有一些小店也有“标语癖”,如一家小饭馆的外墙上写着“好吃是硬道理”(套用政治语言行拉客之实),卖伞铺子的门楣上写着“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其实,伞还有遮阳的用途)。

父亲所见给我印象颇深,于是暑假回农村老家,一路上我就很留神那些墙上的标语,发现那些欠文明的雷人标语已大为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有品位,甚至是幽默的、令人耳目一新的标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由此可见一斑。下面就是我所看到的几条。

――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

――贪婪是真正的贫穷,满足是真正的财富。

――富人有富人的地狱,穷人有穷人的天堂。

――生儿是名气,生女是福气。

――马达一响,集中思想;车轮一动,想到群众。

人在行走途中,是否也应留一份关注给那些无声的文字呢?课文语言固然需要品味,而这些与我们邂逅的、活的生活文字更应当品味。明代袁枚就有“街头路边语,皆可人诗文”之语,今人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同。信然!

上一篇:作文为什么失真 下一篇:精读一本书,精读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