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一本书,精读一个时代

时间:2022-02-17 12:17:30

精读一本书,精读一个时代

不论是在太平盛世抑或战火纷飞的年代,追求美好文学的心总是不变的。如果说安定强盛的唐朝好比天上的月亮,我却更喜欢那周围的小星星,民国便是如此。

我爱上民国要追溯到几个星期前的一场讲座上,大概是冥冥中安排的吧,那些溢满爱国芬芳的文字使一向挑剔的我一眼便喜欢上了。奇巧,关于“民国奶奶”齐邦媛的自传《巨流河》品书会在温州图书馆召开了,抱着听一听的态度,欣然赶赴聆听,倒也听出了几番滋味来。

想要读懂她的书,就得读懂她的心。民国,几多爱国之士,几多心酸萧瑟。记忆中尤为深刻的便是齐邦媛奶奶的中学时代,猛烈的炮火弥漫在人们的心上,宿舍中作呕的臭虫便也不算什么。我不禁疑惑了,她的中学生活是什么,是什么给了他们希望,在战乱的民国中用十足的倔强独立西南一隅,安静读书。

我试图从网络上了解民国,了解他们,无奈平时强大的网络功能也在此时失了灵,除了对民国介绍的只言片语,再无其他。但这便足够了,读书,追求的乃是探索文字的过程,除了用眼看、用头脑想,更重要的则是心灵的交流。

于是,便有了先前的场景。手捧书,耳边回荡着文学爱好者们独特的见解,回荡着张伯苓校长“中国不亡,有我!”的坚定的声音。品书会上的一字字一句句都感染着、打动着人心。齐邦媛奶奶的中学时代想必是艰苦而美好的,夜夜袭来的炮弹虽令人发指,然以心灵成长为重的老师仍鼓舞着这些与我一般大的孩子。回忆起,记忆应是甜的。

几日后,迫切地想去采访齐邦媛奶奶,却也意识到并不实际。然我依旧想去认识民国学生们的中学时代。那么,采访谁呢?近乎百年,当时读书的人少,如今还在世上的便更少。自家爷爷已年近八十,算起来跟齐邦媛奶奶的岁数也相差不多。从爷爷口中得知,他的学生时代亦是紧张而快乐的,虽身穿补丁衣裤,一日三餐全为地瓜咸菜,且学校与家之间路途遥远,但读书的日子总是十分充实的。我似乎能隔着遥远的几千里路看见爷爷回忆时的笑容。我不想多蜕我们现在的幸福,心里却是明明白白的。

我乐于品书,尤其像这类的自传体散文,因为人物的一颦一笑在心中都是分明的。精读一本书,往往便是精读了一个时代。

(指导老师 郑大转)

何以攻玉

很多人觉得《巨流河》一书还不适宜让初中生读,但是,我们发现该书的三、四两章还是很有民国的时代特点的。于是,我们重点推荐学生阅读该书的三、四两章。这两章是作者回忆自己先后求学于南开中学和国立武汉大学时期的学生生涯,其中贯穿了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两条线索。

那么,我们在指导学生搜集资料时,如何捕捉住学生关注的、感兴趣的视阈呢?于是,我们制订了一张《“民国那些人的‘中学时代’”人物传记阅读积累与评价表》,在该表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你对传主的学生时代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可以举一例说明)?”我们以为这个问题还是有一定指向性的,比如聂豆同学读了《巨流河》这两章后,她对作者在炮火弥漫、臭虫遍地的求学环境中,“是什么给了他们希望,在战乱的民国中用十足的倔强独立西南一隅,安静读书”非常疑惑,于是,有了进一步查找资料和采访的愿望。我们认为,搜集资料,是要贴近学生的情感与心灵、引起学生的共鸣的。正如聂豆所言:“想要读懂她的书,就得读懂她的心。”而一个有灵气的孩子,不会局限于一本书的内容而忽略了那个时代对作者的影响,尤其是心灵成长的影响。于是,我们看到了她在读完此书后想进一步了解生活中齐邦媛奶奶那个时代的人的中学时代是怎么过来的渴望,于是,她采访了她的爷爷。而爷爷所述及的却并非读书本身,更多的是那个时代的生活对读书的影响和在这个背后的读书苦乐。而这,不正是小作者所言的“精读一本书,精读一个时代”吗?

上一篇:读胡适,品民国 下一篇:人教版八(上)第六单元写作,怎样搜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