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黑山羊肺线虫病的诊治

时间:2022-10-07 09:36:27

大足黑山羊肺线虫病的诊治

中图分类号:S858.2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10)07-0042-01

1发病情况

重庆市大足县三驱镇某养羊场共存栏大足黑山羊145只,其中种公羊5只,种母羊115只,仔羊25只,该场以圈养和放养相结合。自2009年12月7日开始,有3只黑山羊开始发病,3日后,有10只羊发病,并死亡2只,到12月底共有35只羊发病,死亡3只。

2临床症状

羊群中出现个别羊打喷嚏,干咳,食欲减少,喜卧,运动时和早晨、夜间更为显著。病羊咳嗽时呼吸急促,逐渐消瘦,被毛干燥而粗乱,出现贫血,头部、胸及四肢水肿,体温正常,成年羊感染时症状不明显。有个别病羊出现吞吃土块、塑料布等异食癖现象。严重病羊出现频繁咳嗽而痛苦,逐渐发生腹泻及下颌、胸下和四肢出现水肿,最后因严重消瘦而死亡。个别病羊咳出的黏液中发现含有白色线状的虫体。

3剖解变化

剖解病死的羔羊,可见病羊尸体消瘦,有不同程度的肺膨胀和肺气肿,肺边缘有肉样的灰白色小结节,触摸有硬感;支气管和气管内有黄白色或红色黏液,支气管黏膜肿胀充血,有小出血点,气管中还有黏性或脓性混有血丝的分泌团块,并在气管、支气管及细支气管内发现数量不等的线状、白色虫体。

4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尸体剖检和对检查发现的线状、白色虫体送西南大学动物科学院检查,鉴定为丝状网尾线虫,同时对采集的羊群粪样用漂浮法镜检,发现有线虫虫卵。经诊断为山羊肺线虫病。

5防治

(1) 药物驱虫。用丙硫咪唑对全群羊按10~15 mg/kg体重进行灌服;对病情严重的羊只皮下注射伊维菌素,0.2mg/kg体重;对严重感染的羊间隔7~9d后重复用药1次。15d后,羊群的咳嗽声逐渐消失,病情得到明显改善,有效的控制了该病。

(2)预防措施。鉴于该羊场的饲养情况和肺线虫的传播特点,对该羊场进行日常性的圈舍清扫,对粪便进行堆积发酵,给予羊清洁饮水,并适当补饲,添加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

6讨论与小结

(1)羊肺线虫病的发生与网尾线虫的发育有关。网尾线虫属于土源性线虫,病羊经粪便排出虫卵,虫卵在外界发育成感染性幼虫,羊经口食入而遭受感染。在重庆地区,由于气候温和,肺线虫的发育条件适宜,加之羊放牧的地域有限,很容易造成羊的感染。因此,应对山羊开展定期预防性驱虫,按每年4~5次进行。

(2)在进行预防性驱虫的同时,应加强羊的饲养管理,对羊群进行有计划的轮牧,并确保水源清洁,注意圈舍环境卫生,加强粪便的清扫和堆积处理,控制肺线虫病源的扩散和重复感染。

上一篇:珍珠鸡白痢病的诊治 下一篇:鸡群免疫失败的常见因素分析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