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精神”看“核心价值观”

时间:2022-10-07 08:46:50

这两次出差北京,我注意到北京的街头巷尾都树起了“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宣传牌,称之为“北京精神”。在“走遍中国”时,我发现全国各地多个城市都推出了类似的“城市精神”。这是一个良好的尝试,也是一个值得鼓励的创举。一个人得有点精神,一个城市不能没有灵魂,那么,一个国家呢?一个国家的精神与灵魂,就是国民共同拥有的核心价值理念。

实事求是地说,同世界上绝大多数确立了核心价值理念的国家相比,中国无论在经济水平、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这种差距,就不能解放思想,也容易让我们在制定核心价值观的时候束手束脚、瞻前顾后。我们应该像温总理所说的那样,要积极汲取人类长期以来形成的精神财富。

符合国情的核心价值观也是激励一个国家的理想。这类价值观自然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我们对这些价值理念的解读,既要根据实际情况与具体国情,又要与时俱进,与世界接轨。

就拿“北京精神”来说,我没有看到北京政府具体的解读文本。我想,这样做是有道理的。对这些精神与价值理念的最终解读权,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最终做出评判的是历史与人民大众。

简单谈谈我对“北京精神”的理解。“爱国”,战争年代的爱国者们“不追根究底,只慷慨赴死”。在美国,我看到了“9・11”后那种众志成城的全民爱国,也看到了一些勇敢的美国公民站出来质疑美国政府以反恐之名侵犯公民隐私。一个成熟的民族总有一天会认识到,历史上最伟大的爱国者,不只是那些反抗外国侵略者、为国捐躯的烈士,更多的是那些对抗权贵保护国民的英雄儿女们。

“创新”。落后就要挨打,当我们从西方引进了飞机大炮,从“山寨”开始力求自主创新,有了一些自己的品牌,有了自主研发的火箭、卫星与航天飞机后,我们也要敢于在理论、思想与观念上创新,解放思想。

“包容”。一个成熟的民族,每一位成熟的公民,都应该学会包容,知道如何去宽容。同样的道理,一个成熟的政府,则应该包容多元,宽容不同的声音。

“厚德”是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理念,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旺。执政者要做到以德治国,更要做到以德管住自己的家属不,不违法乱纪。同时,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在一个现代文明社会里,对执政者德行的最基本要求是法治。正如人民日报所说,中国共产党内不允许有“特殊的党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你级别多高,触犯了法律,就要受到制裁。

一个城市最大的财富是什么?是人!一个城市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居住其中的人的发展。中国的第一轮经济腾飞是从深圳经济特区开始的,小平划定的经济特区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如今,经济特区不再“特殊”,因为全国都成了“经济特区”,争先恐后地发展经济,而整个中国,也在当初为数不多的15个经济特区的带领下,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特区”。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中国这个“经济特区”焕发了活力。今天,当我们希望中国的文化体制改革、文化繁荣与软实力腾飞的时候,是否也应该总结当初办经济特区的经验,至少应该拿出当初搞“经济特区”的精神。笔者以为,无论选择哪种精神作为城市精神,只要不偏离“以人为本”的原则就不会偏离经济与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

对“城市精神”的解读要根据当时实际情况,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对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理念”的解读同样如此。希望我们的国家顺应民意,及早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核心价值观”。

链接:中外部分城市的“城市精神”

成都:和谐包容,智慧诚信,务实创新

南京: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

重庆:重山重水,重情重义

杭州:精致和谐,大气开放

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

青岛:诚信、博大、和谐、卓越

深圳: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

纽约:高度的融合力,卓越的创造力,强大的竞争力,非凡的应变力

伦敦:历史与现实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坚强不屈的抗争精神

巴黎:时尚之都,浪漫之都,服饰之都,欧洲文化之都,欧洲经济之都

东京:干练、优雅、博爱、合作

新加坡:独立民主,敬业乐群,仁爱礼让,廉洁奉公,勤俭刻苦,坚毅不屈,乐观进取

上一篇:潜贪秀勤廉 下一篇:终止“三公”拉锯战需要阳光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