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性假瘤的CT影像学特点分析4例

时间:2022-10-07 08:35:46

肺炎性假瘤的CT影像学特点分析4例

关键词肺炎性假瘤肿瘤样CT影像学

肺炎性假瘤其实并不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它主要是由于肺内长期的炎症使得一些细胞混合在一起发生纤维性变化,成为良性的块状的假性瘤。从本质上来看肺炎性假瘤只能说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增生性炎症。它的临床症状和肺部的癌症十分相似,本身又没有特殊的病症表现,因此十分容易误导医生的判断。肺炎性假瘤在影像中有重叠,在进行判断的过程中十分复杂,很容易误诊[1]。使用CT影像和X射线影响相比优势十分明显,效果也更加良好。应该加强对肺炎性假瘤的临床研究,找到误诊的原因,同时深入研究CT影像学对于肺炎性假瘤争端中的作用,为治疗肺炎性假瘤提供宝贵的数据资料。

肺炎性假瘤概述:从目前的研究手段来看,肺炎性假瘤的病因还不能够完全被确定。但是其发病过程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肺炎性假瘤在发病过程中主要是在肺内由一些长期受到炎症侵袭的细胞混合在一起逐渐纤维化形成肺内的肿块的病症。一般的容易形成纤维肿块的细胞主要包括各种炎症细胞和一些组织细胞。在肺炎性假瘤的发病过程中这些混合细胞所包含的细胞种类并不相同,同一部位发生的肺炎性假瘤其组成的细胞种类和混合比例也不尽相同。在不同的发病区域,发病细胞的组合更加多变。这也为研究肺炎性假瘤摆出了难题。肺炎性假瘤并不是一种罕见的病症,一般的各个年龄阶段的男女都有可能得病。但是年轻人的发病几率要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从目前的研究资料来看,并不是每一个肺炎性假患者都会有明显的病症。但大约1/2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咳嗽等临床症状有的还会咳血。肺炎性假瘤主要发生在肺叶上,但是部位不能确定。其中很小一部分肺炎性假瘤可能会病变为癌症。肺炎性假瘤的患者一般多为年轻女性,胸部X射线图显示肺部有重影,有的边缘光滑,有的粗糙,一般大小4cm左右[2]。与肺癌的图像十分相似,难以准确判断。

肺炎性假瘤的影像学研究:通过胸部X射线图和CT扫描图,可以得出结论:肺炎性假瘤所成肿块直径一般1~6cm,主要形状为圆形,边缘模糊或毛糙。有的可与胸膜粘连。在肺炎性假瘤的影像学研究中,CT影像的研究比较重要,因为CT图像能够清楚显示出假瘤在肺中病变的情况[3]。即使在X射线中展现出的阴影和模糊肿块,在CT影像中依然十分清晰。CT图像更能清楚向我们展示肺叶中由于病变产生或多或少的小空隙,而且CT图像所呈现的肿块边缘的粗糙物质以及粘连胸膜的现象对于深入研究肺炎性假瘤十分重要。下面探讨一下4例肺炎性假瘤的具体CT表现。由于肺炎性假瘤与肺癌极其相似的临床表现,医学专家们只能通过相关的临床观察进行总结和积累经验,效果不是很明显。根据文献记载的2008年~2010年资料完整的4例肺炎性假瘤患者的临床观察数据,分析一下这4例肺炎性假瘤的CT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肺炎性假瘤病症的认识程度。

资料与方法

收治肺炎性假瘤患者4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31岁、30岁、33岁、35岁。无明显症状1例,痰带血丝1例,咳嗽、发热2例,其中2例有胸闷或胸部不适的表现。病史0.5~2年。均使用采用螺旋CT扫描仪,自肺尖到肺底扫描全肺[4]。扫描参数:管电压100~120kV。从CT图像上观察患者肺部发病部位的状态和特征,得出结论。

结果

临床试验中病灶分布在上叶2例,中叶1例,舌叶1例,且均为单发。大小1.5~5.1cm。密度分布不均匀2例,均匀2例。出现斑片状钙化1例。边缘有毛刺1例,临近胸膜增厚1例。所有病例均未出现淋巴结增大病症。见表1。

肺炎性假瘤的发病机理主要有4个类型,大体上的在CT图中的病状是呈现肿块状态,大多数在临床影像上呈现肿瘤的样子,大部分病变部位肿块边缘平滑,在光镜下观察肺泡结构遭到破坏,肺泡内出现大量混合炎症细胞并且逐渐纤维化,部分出现斑片状钙化,多数未出现纵隔淋巴结增大现象,部分临近胸膜增厚。病灶大多数分布在肺部表面,与胸膜相距较近。本组中4例病灶均为单发,大多分布在胸膜与上叶之间,大小符合肺炎性假瘤的发病症状,较少出现肿块边缘毛刺现象,与文献结果一致[5]。

讨论

虽然目前虽然由于医学研究条件的限制,对于肺炎性假瘤的研究并不透彻,其病理研究也未能取得准确的结论。但是经过大量的临床试验和长久的研究和记录,已经得出了肺炎性假瘤的大致发病过程和大体上的机理。一些能够在胸部影像上显示出来的病症依据已经被找出,可以作为肺炎性假瘤诊断的部分依据。通过与X射线图像的比较和分析,已经得出了使用CT影像与其他诊断方式相比的巨大优势。使用CT图像对肺炎性假瘤的诊断十分科学和实用,CT图像能够为医生确诊提供更多的症状依据。通过分析病例的病史结合CT图像可以增加对于肺炎性假瘤判断的准确性。因此研究CT影像对于减少肺炎性假瘤具有相当大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孙海兴,凌坚,邝健谊,邹齐慧,麦远锋.2例肺炎性假瘤X线CT影像学特点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10(20):1707-1708.

2王燕平,史琼玉,康丽.肺炎性假瘤35例CT影像分析[J].中外医疗,2009,28(32):165.

3曹丹庆,蔡祖龙.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377.

4刘彤华.诊断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98-199.

5张振峰.CT增强薄层扫描异形血管强化征对小肺癌诊断的价值[J].2001,20(1):84-88.

上一篇:孤独感强的人更钟情网购 下一篇:不同糊剂在根尖诱导成型术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