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体外循环管理

时间:2022-10-07 08:32:13

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体外循环管理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并动脉导管未闭

摘要:目的 总结深低温低流量结合中度血液稀释的体外循环(CPB)方法在小儿室间隔缺损并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鼻咽温降至20℃±2℃,动脉灌注流量(0.8 ±0.4)L/( min・m2),稀释后的红细胞比积(0.20±0.03)%。结果 采用此种CPB方法,术后肺部并发症明显降低,无死亡病例。结论 此种CPB方法适用于小儿室间隔缺损并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术后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关键词:体外循环;深低温低流量;室间隔缺损并动脉导管未闭

室间隔缺损(V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发生率6%[1],2002年元月至2003年6月,我院共治VSD合并PDA的病例11例,均在体外循环下完成PDA荷包缝扎或补片修补和VSD修补术。因VSD合并PDA的患儿发育较迟缓,体重较轻,术中心内回血较多,易出现肺部并发症及脑部并发症,现就其CPB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本组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1.5~6岁,体重10~17kg。术前均确诊为室间隔缺损(V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拟施行PDA荷包缝扎或补片修补和VSD修补术,其中3例合并肺动脉瓣膜狭窄,2例合并卵圆孔未闭,1例合并三尖瓣返流,5例合并肺动脉高压。病儿均合并有活动后心悸、气短症状。

1.2 CPB使用StockertⅢ型机,西京95鼓泡式氧合器。预充液包括:乳酸林格氏液,贺斯,全血或浓缩红细胞,白蛋白,碳酸氢钠,硫酸镁,甘露醇,抑肽酶等,常规根据体重选择合适的插管,行主动脉,上下腔静脉插管,ACT>750秒(硅藻土方法),开始CPB。心肌保护采用高钾冷晶停跳液(500ml氯化钠液加入20%甘露醇25ml、5%碳酸氢钠20ml、10%氯化钾10ml、50%葡萄糖8ml、地塞米松10mg)。

2 结果

全组病儿CPB(50.45±15.21)min,心肌阻断(26.51±10.49)min,转流中平均动脉压(40.85)mmHg,最低鼻咽温18.9℃,低流量时间(8±3)min,心脏自动复跳率91.8%,辅助循环时间(10.12±5.23)min,术前Hct平均36.73%,术中平均22.15%,停机后平均27.18%,平均预充量626.83ml,手术平均用血210ml。住院期间无肺部及脑部并发症、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VSD合并PDA病儿多数合并多种血管畸形,早期即造成肺、体循环血量比(Qp/Qs)>2:1,形成肺高压,因此主张6个月~2岁即手术治疗[1]。现就其CPB管理报告如下。

3.1 手术间的温度保持在24℃左右,麻醉后尽早在头部放置冰袋,使用变温毯进行体表降温,在CPB前鼻咽温降至32℃左右。CPB开始即降温,同时建立左心引流,降温时灌注流量由2.8 L/( min・m2)逐渐减至2.4 L/( min・m2),术者可在心外用手指捏住动脉导管,以防发生灌注肺并发症,阻断上、下腔静脉,阻断主动脉,鼻咽温降至20℃左右心脏停跳立即切开肺动脉,用手指或胆道探子堵住动脉导管在肺动脉内的开口,暂时阻断动脉导管的返流,流量减至0.8L/(min・m2),进行动脉导管荷包缝扎或补片修补,操作完毕即恢复正常灌注流量(2.4L/min・m2),同时缓慢复温到28℃,室间隔缺损将要修补完时,再加速复温(注意水温与血温差<10℃水温最高不超过41℃)流量提高至2.8~3.0 L/( min・m2) ,开放主动脉,仔细观察复跳情况,复跳情况好,随着心肌收缩力的恢复和温度的回升,灌注压持续稳定在70mmHg左右,逐渐减少流量,同时控制静脉引流,当流量降至1.6 L/(min・m2),心电图基本正常,心脏充盈适度,静脉压5~10cmH20,心肌收缩有力,收缩压70mmHg以上;肛温36℃,鼻咽温37℃,末梢温暖,血气及电解质无明显异常,停机。

3.2 本组病儿采用了深低温低流量的CPB管理,其优点有:①使回心血量明显减少,保证手术野清晰;②非冠状动脉的侧枝循环血量减少,使心肌血运阻断期间心肌温度变化小,有利于心肌保护;③减轻血液有形成份机械性破坏;④减少支气管动脉侧枝血流,减少白细胞在肺内毛细血管内的聚集,使呼吸静止时肺内血流减少,有利于肺的保护;⑤基本保证脑代谢、氧和营养物质的供应,避免了脑的缺血缺氧。鼻咽温度18~20℃,灌注流量0.8~1.2L/(min・m2),30~50ml/(kg・min)的灌注在60分钟内是安全的[2]。

3.3 在CPB管理中应注意:(1)合理的血液稀释,转流中采用中深度稀释(HCT18~20%)。这样既节省库血,减少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与危害,减轻CPB对红细胞及血小板的损害,同时改善CPB中微循环的灌注,增加重要脏器的血流量,有利于心、脑、肺、肾的保护。(2) 积极预防水肿:①避免过度稀释,转流中维持Hct0.200左右,停机前提高Hct到0.270~0.300,以保证携氧能力,避免组织细胞缺氧。②适当的胶体预充,CPB中血浆蛋白总量不宜小于45g/L,维持合适的晶胶比0.5~0.6[3]。③根据病儿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CPB系统,已达到最佳的氧合和最小的预充。④保证组织的有效灌注,转流中血压维持在30mmHg以上,开放主动脉时,血压提高到50mmHg,同时保证合适的灌注流量。⑤加强肾脏的排尿,CPB初期,低温下利尿不宜积极,复温、复跳后积极利尿,小儿因肾脏在发育,对速尿不敏感,10kg小儿可给至1mg/kg[4],保证尿量大于1ml/(kg・h)。(3)脑组织氧储备少,最易受到损伤,为了避免低灌注流量造成的全身缺血缺氧性损害,只有降低体温。因此麻醉后尽早头部放置冰袋,体表降温,这样可缓解CPB过程中降温的不均匀,增加多脏器抗缺血损伤的能力,鼻咽温与肛温之间温差不要超过12℃[5]。(4)加强心肌的保护,CPB中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6种:①CPB时灌注血液成份不正常;②心室纤颤;③心室空瘪;④心室过胀;⑤冠状血管栓塞;⑥主动脉钳夹及再灌注[6]。因此要尽量缩短CPB的时间,在动脉管路安装25μm~40μm的滤器,并且采用冷晶停跳液及低温保护心肌。心脏的复苏,开放主动脉前,在人工心肺机内加入一定量的利多卡因(1~2mg/kg)以防室颤,主动脉开放后,应注意心腔内减压和引流,以防心脏过度膨胀。当心脏不能自动复跳,采用低功率电击除颤,以防心肌灼伤,缩短室颤时间。心脏复苏后,为了减轻心肌缺血后的损伤,应使心肌有一段时间的空搏,以偿还氧债。总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小儿采用深低温低流量的CPB管理,安全性高,临床效果满意。

参考文献:

[1]丁卫军,辛定一, 徐富仁. 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2,18:344.

[2]李桂芬,郑红,孙桂民,等. 200l例婴幼儿法乐氏四联症体外循环经验[J].中国循环杂志,1996,11:462-463.

[3]胡小琴,主编. 心血管麻醉及体外循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402.

[4]龙村主编. 体外循环手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74.

[5]李佳春,李功宋主编. 体外循环灌注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381.

[6]胡小琴主编. 心血管麻醉及体外循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52.

上一篇:1例成人永存动脉干矫治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下一篇:浅谈银行借款合同风险及诉讼时效的中断和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