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居民就业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0-07 07:57:55

城中村居民就业问题及对策

摘要:城中村是在伴随着我国不断扩大的城市化进程而出现的,城中村的出现使当今城市管理愈发困难。以具有典型意义的广州市花都区为例,通过介绍花都区的背景、居民就业现状,深入分析城中村居民的就业问题,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促进城中村的城市化进程。

关键词:城中村;就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1

城中村是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而出现的一种特有的现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周边的郊区农村的土地被大量征用,由于征地成本高且居民搬迁费用高,政府往往避开居住用地且为之保留少许土地,被保留下来的村落四周被城市化的城市包围,由此形成了“城中村”。城中村居民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团体,国家政策以及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都没有很好地落实到这一群体中,城中村居民的就业问题以及基本的生活问题是当今最关键问题之一。为了了解城中村居民的就业现状以及有效地提出就业对策及建议,选取广州市花都区为样本,力求为解决城中村就业问题提出有效建议,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广州市花都区城中村居民就业现状

1.居民就业能力低,缺乏相对竞争力。据调查,城中村居民普遍就业能力低,40岁以上的城中村居民,绝大部分是高中及以下学历,低文化直接导致低就业能力且职业技能单一,导致中老年城中村居民在就业市场处于弱势地位。在阻碍就业的主要因素中,有80%的失业村民是由于缺乏劳动技能和学历低而遭到拒绝。而且政府组织的培训活动只是“走过场”,没有真正使村民工作能力得到提升,就业竞争力不容乐观。据了解,城中村村民就业范围以服务业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这类工作技术含量低、工作内容单一、待遇报酬低。

2.居民就业渠道少,工作极其不稳定,就业不充分现象严重。就业渠道对雇佣双方都有积极作用。调查显示,通过熟人介绍求职的占60%,但由于村民社交范围小,故在就业方面难以突破。年轻人中70%利用网络、招聘广告求职。大约15%的中年妇女在家中利用空余时间做手工或在外做钟点工赚取生活费,这部分家庭妇女有就业愿望但不能全职担任工作,收入很不稳定,使其就业不充分或者直接造成失业。城中村原有的集体企业改制后,为了吸引优秀人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由于村民技能不足逐渐被淘汰。据走访,花都区有相当数量的中青年居民无事可做,无工作无小店铺,有些只好在家里管理出租房。可见,城中村村民就业不充分问题普遍存在。

3.结构性失业严重且就业意愿低,导致就业难。据调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花都区城中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村集体分红和房屋租金等财产性收入就足以满足较好的生活,所以导致城中村居民的就业意愿降低,不愿意去工作,从而造成就业难问题。调查结果显示, 在没有就业意愿的村民中, 有60%的人认为家庭富裕, 没有工作的必要。另外有 40%的人因为身体原因如年老、疾病等或因为找工作受挫, 心灰意冷, 而无就业意愿。通过进一步的访谈得知, 找工作受挫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工作技能,有众多企业表示招聘不到员工,而与此同时又存在大量失业人口,由于工作岗位不相匹配所导致的结构性失业严重。

二、广州市花都区城中村居民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1.城中村居民就业观念落后,不愿意就业及创业。据调查,花都区城中村居民大多不愿从事脏活累活,由于集体土地以及房屋出租,居民每年都能拿到一笔可观的集体分红和出租屋租金,大部分人都只是靠集体分红和出租屋租金生活,导致大多数劳动力无就业愿望,年轻人也不愿意创业。由于教育缺失,城市化的建设并没有改善村民原有的落后观念,导致城中村居民缺乏创新和奋斗意识。

2.城中村居民学历低,就业技能单一。据花都区城中村抽样调查,高达96%的居民是高中及以下学历,学历低直接导致了居民的低就业能力。居民的就业技能单一也是居民难以就业的原因之一,有82%的居民除了农耕技术就无其他技能,无其他工作经验,这直接导致了城中村居民在就业市场处于弱势。政府会定期组织就业技能培训,但居民大多不愿参加,使得其无法提高自身的能力,阻碍就业。

3.城中村的劳动公共机构不完善,政府未贯彻落实基层培训工作。城中村居民是城市中比较弱势的群体,由于资源的分配不均以及自身利用资源能力的欠缺,使得城中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一直未能提高。城中村虽地处城市当中,但其劳动服务机构却远落后于城市。115 名受访者中, 63%的受访者利用熟人介绍的渠道寻找工作,而通过政府提供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寻找工作的则占少数,这也反映了政府在公共服务建设存在缺失,至今仍无法促进就业,实现其社会服务功能。

三、广州市花都区城中村居民就业对策及建议

1.加强教育,提高城中村居民文化素养。城中村居民就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居民的观念及就业态度消极,无法正确看待就业,只有通过教育提升居民的基本素质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就业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对城中村居民的教育投入,使得新一代年轻人有更好的接受教育的机会,提升素质积累人力资本。这不仅有利于居民转变陈旧的就业观念,还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政府贯彻落实居民技能培训活动,提高城中村居民就业技能。城中村居民就业技能单一是失业的主要原因,政府村委会要定期组织就业技能培训活动,增强居民的技能结构,使其在就业选择上具有更广阔的选择权。城中村居民对于培训具有一定的排斥心理,政府要做好相应的宣传活动,使村民正确认识培训活动。与此同时,政府要贯彻落实制定好的培训计划,不能“走过场”,要落到实处,为提高城中村居民的就业技能为举办培训,真正提高居民的就业技能

3.完善劳动力市场公共服务建设,加大政府政策措施的执行力。政府须完善就业服务市场,对其进行监管,不断健全其功能以及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使其充分为居民就业服务。政府及劳动力服务市场应建立失业登记制度,以便了解居民的就业情况及意愿,以便为居民介绍合适的工作,从而提高就业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厚本,简小鹰,窦科增.走不出的“村庄”――城中村居民的就业障碍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5):399-402.

[2]李琳琳.城中村居民就业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2.

[3]谭赛.城中村居民就业问题研究――济南市槐荫区为例[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8(001):1-3.

作者简介:赖 艳(1993-),女,广东河源人,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1级本科学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研究。

上一篇:河南各地区技术创新能力分析及产业升级路径选... 下一篇: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