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时代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实践路径

时间:2022-10-07 06:30:31

浅析“互联网+”时代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实践路径

【摘 要】 本文阐述了“互联网+”时代实现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的必要性,分析了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互联网+”时代下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的实践路径。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提高用户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坚持智能化原则,提高档案信息服务的科学水平;坚持人才核心原则,提高档案信息服务队伍的专业素质。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路径

随着互联网技术、移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当前社会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档案信息服务行业的用户需求和人才市场需求也呈现出全新的时代特征,在互联网+时代下,个人档案信息的针对性和准确性越来越高,这为实现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撑。

一、“互联网+”时代实现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的必要性

1、满足用户对档案信息的多样化需求

“互联网+”时代下,随着生活节奏与社会压力的加大,用户对信息服务的精准性和高效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开放的网络环境在承载和传播大量信息资源的同时也意味着档案信息准确性和权威性的下降,在众多真假难辨的海量信息面前,用户很难及时准确地检索到所需要的档案信息。这种效率低下的服务方式是难以满足用户对档案信息高效化需求的。另一方面,随着不同专业、学科之间的跨度整合与交互渗透,不同用户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专业性趋势,个性化的档案信息服务能够为用户迅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源。这正是互联网+时代下用户的需求所在。

2、提高档案管理机构的规范化服务水平

互联网+时代下,依托大数据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实现档案信息服务的现代化和个性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档案管理机构之间的竞争也必将围绕这一趋势展开。个性化的档案信息服务,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档案管理机构的工作效率和档案管理准确性;另一方面可以对用户的档案信息进行精准化、细致化分类并将类似的档案信息整合、串联起来,从而为用户提供高效的信息检索服务。因此,将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作为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内部推手是档案管理机构当下需要考量的问题。

3、深入挖掘个人档案信息的内在价值

“互联网+”时代下的档案信息服务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对不同用户的知识结构、专业范畴、年龄层次、学历水平、工作经验等个性化的信息加以智能管理与分类。这对专业整合和学科渗透日益显著的科技发展而言,个性化档案信息能够帮助企业迅速了解人才与岗位的匹配度,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这是传统档案信息服务所不具备的优势。

二、“互联网+”时代下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面临的问题

1、缺乏严密的信息数据泄露防范机制

“互联网+”时代下个人档案信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数据泄露风险,一旦发生信息泄露势必会造成用户个人权益的损失。如果缺乏严密的数据风险防控机制,在开放的网络环境助推下,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技术漏洞窃取用户信息,并根据个性化数据迅速定位到用户个人。一方面,针对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面临的数据泄露风险,我国现有的法律监管制度以及信息监控机制后知后觉,在制度建设方面存在滞后性。另一方面,当前的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撑,存在诸多漏洞,这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2、用户档案信息的收集与分类智能化不足

虽然当前对用户档案信息的收集已经基本实现了信息化和智能化,获取的信息经过大数据运算后进行过专业分类。但相同用户名在注册或登录系统时出现的数据冲突等问题却依然难以有效解决,当前档案信息收集的智能化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这势必会阻碍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此外,计算机系统在个人信息进行分类管理时通常会出现分类不准或缺乏分类标准的问题。由于不同的分依据会出现不同的个性化信息结果,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人工辨别和分类。

3、缺乏专业的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人才队伍

“互联网+”时代下社会对人才档案信息精准性的需求以及行业整合发展的动态变化速度较快。在档案管理服务领域的人才匮乏成为制约档案个性化服务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瓶颈。这主要体现在,档案管理人才与计算机信息人才对接不畅。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的实现既需要管理人员具备扎实的档案管理基础,也要具备互联网服务意识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当前兼具两个领域专业知识的人才十分匮乏。而高校中一个新的人才培养方向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和探索。这就使得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人才储备不足。

三、“互联网+”时代下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的实践路径

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提高用户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首先,加强对档案信息管理服务平台的技术维护和检测。一方面,国家要从法律层面完善档案信息的保护政策和监管制度,另一方面,档案管理机构也需配置专门的技术人员对平台的日常运转加强监管,从而保障平台的安全性。其次,档案管理机构应提升职业操守,加强内部监管,避免受个人利益诱导而外泄用户信息数据。并主动帮助用户学习、适应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平台的各项功能和项目。进而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2、坚持智能化原则,提高档案信息服务的科学水平

首先,应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对档案信息的个性化服务平台和项目加以开发,提高平台智能化服务水平。其次,依托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发智能终端,对不同用户的个人信息加以智能化分类管理,通过用户在使用微信、论坛、微博等社交软件时产生的个人数据来预测用户的群体属性。再次,档案管理服务机构要加大技术开发与设备维护的资金投入力度,配置专门的岗位和人才不断更新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理念以及必不可少的技术设备。从而为用户提供智能化、便捷化、高效化的档案信息服务。

3、坚持人才核心原则,提高档案信息服务队伍的专业素质

首先,档案管理服务机构应及时通过内培外引建设一支兼具互联网服务意识和档案信息管理经验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一方面,在机构内部开展继续教育,鼓励工作人员广泛涉猎并学习与互联网+服务相关的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从而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面向社会积极招聘一批优秀的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人才,为档案管理机构注入新鲜血液。其次,档案管理机构还应主动与地方高校建立合作机制,通过校企联合等方式,探索档案管理互联网+服务新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机制,为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储备人才。

四、结束语

实现互联网+时代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不仅顺应了用户对信息精准性的内在需求,更符合新时代下的市场发展规律。目前受到技术、管理、监管运营等方面问题的诸多限制,我国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牢固树立互联网+服务意识,培养专业化人才服务队伍,才能切实推动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的深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耀林,贾聪聪.“互联网+”战略下数字档案信息服务发展策略研究――基于SWOT框架的分析选择[J].档案学通讯,2016.04.56-61.

[2] 连志英.基于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数字档案信息服务模式构建[J].档案学通讯,2013.05.49-53.

[3] 聂云霞.档案信息的个性化服务[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5.03.99-103.

【作者简介】

高英姿(1967.5-)女,本科学历,馆员,研究方向:档案管理.

上一篇:基于文本细读的阅读课堂实践研究 下一篇: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分析及同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