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企业、专业、综合核算的三级核算体系势在必行

时间:2022-10-07 06:27:23

构造企业、专业、综合核算的三级核算体系势在必行

【摘要】 通过用生产法、分配法对国民生产总值进行核算的对比, 建议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应构造以企业核算为基础,以专业核算为依托,以综合核算为主体的三级核算体系。

【关键词】 生产总值 国民经济 核算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已经摈弃了MPS体系,基本建立起了集东西方核算优点、适合我国国情的以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为主体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我国各级党政领导决策和满足社会公众需要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但我国的企业会计核算、统计专业核算、综合核算长期脱节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由于综合核算没有企业核算、专业核算为基础、后盾,综合核算只能在企业核算、专业核算没有覆盖的专业大量采用了估算的方法,加之我国实行分级管理的政府运作体制,使得能够准确反映国民经济总量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无时无刻地要受到当地领导的“关心”,这就为准确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带来困难。如何将企业核算、专业核算、综合核算融为一体,建立以企业增加值(主要采用收入法(分配法)计算增加值的方法)核算为基础、以专业核算为依托、以综合核算为主体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级核算体系已势在必行。

一 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涵义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总称。它是我国(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与此相对应计算方法叫做生产法;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分配给我国常驻单位和非常驻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即劳动者报酬(劳动者得到的初次分配)、生产税净额(国家的得到的初次分配,也就是生产税减生产补贴的差额)、营业盈余(营业盈余是一个平衡项,等于总产出减中间投入以后,再减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和生产税净额后的余额,一般指利润总额,它反映的是企业得到的初次分配)、固定资产折旧(是指为弥补由于机器设备磨损而提取的基金),与此相对应的计算方法叫做收入法(亦称为分配法;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出口货物和服务,与此相对应的计算方法叫做支出法。生产法、分配法企业核算都可以操作,支出法只能由政府统计部门核算。

二 企业(单位)核算是专业核算、综合核算的木之本,建立在企业(单位)核算基础上的专业核算、综合核算才是实实在在的核算,离开了以企业(单位)核算为可靠基础的核算,核算方法即使再先进、再科学,也只是无基础处理的大厦。

目前,企业增加值核算仅部分工业企业核算过,对于其他企业核算增加值基本为空白;专业核算也仅有农业专业、工业专业、建筑业专业核算过,其他专业也是空白;而综合核算专业仅用农业专业和工业专业的核算结果,其余专业核算还没有完整的增加值统计的指标,尤其是服务业统计更为突出,这就造成综合核算只能大量采用估算的方法。众所周知,用估算的方法核算,随意性太大,不同的人用同一套资料核算的结果往往就不同,加之我国实行的分级管理的政府运作模式,各级政府对本辖区国内生产总值都“备受关心”,这就造成了下级核算单位汇总数往往远远大于上级单位的核算数,上级单位在审核、评估下级单位核算资料时,通常是如何将下一级的核算数据核少的问题,很少有上级单位核算结果比下级单位汇总结果多的情况发生,这就造成了各级核算部门有多报国内生产总值的客观要求,这是国内生产总值难以核算准确的直接因素。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2005年,我国地方GDP增速竟超出全国3.9个百分点,为此,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发怒了,要求严肃查处统计数字弄虚作假行为,确保统计数字真实可靠。因此,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统计法执法检查组建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深入研究国内生产总值究竟核算到哪一级。检查组认为,现在层层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做法,既浪费人力物力,又导致一些地方出现相互攀比和虚报浮夸的问题。鉴于上述原因,尽快建立以企业核算为基础,以专业核算为依托、以综合核算为主体的三级核算体系已是当务之急。在企业核算中尽快建立以收入法(分配法)核算为主体、以生产法核算为辅助的国民经济核算指标体系。

三 在企业使用生产法、分配法哪个更容易操作

根据问题一我们已经清楚的看到,用生产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是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而对企业会计核算来说,核算中间投入则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一是会计资料没有现成指标,要根据企业的各种会计的资料进行加工,二是计算中间投入又没有通用的公式可用,只能用一句很含糊的话,总产出计算到那里,中间投入核算到那里这句话来套用。企业核算增加值的可操作性极差,不同的人用同一套会计资料会核算出不同的中间投入。对专业核算、综合核算而言,生产法计算增加值更是老虎吃天,无可下手。在现实统计工作中的生产法计算增加值的方法则更加简单,利用总产出乘以增加值系数。增加值系数使用更是随意性大,加之各级政府的“关系”,使得用生产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失去了科学性和严肃性。使用分配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则完全可以避免上述缺点,同时操作性极强。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均可从会计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中直接取得。只要将它们调整为生产口径即可。可见在企业核算中采用分配法比用生产法的可操作性强且科学、准确。

四 在企业核算中使用生产法、分配法哪个更准确

众所周知,在当今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着这样一批企业(在这篇文章中暂且称之为A类企业),企业规模很大,由于产品老化、或者附加值很低的,总产出很大,可以是几亿甚至是几十亿,而增加值可能是很小,或者是负数,而在现行的统计核算工作中,采用生产法计算企业增加值是用总产出乘以增加值系数的方法(增加值系数利用则随意性很强,有的用以前年份年报的增加值系数,有的用以前的普查增加值系数,有的用所谓科学评估的系数,总之没有一个与同期经济现象相吻合的增加值系数)。用这样的增加值系数乘以A类企业的总产出核算的增加值准确性可想而知。我个人认为,在企业核算增加值要么用分配法直接调整为生产口径直接计算,要么用生产法计算增加值,增加值系数必须是同期经济现象的增加值系数,即分配法计算的增加值系数,这两种方法比用总产出直接乘以所谓的增加值系数得出的结果要准确的多。

五 在企业使用生产法、分配法哪个更抗干扰

在现实统计工作中,有时受到一些非正常的干扰不足为怪。曾几何时,总产值一直是各级党政领导关心的经济总量指标,近年来,统计部门一直在做淡化总产值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地(市)级以上企业中虚报总产值的情况已为数不多,但在县以下企业特别是乡以下企业虚报产值仍不是个别现象。在目前基本上用总产值代替总产出的作法,时时刻刻受到各方面的干扰也就不足奇怪了。从分配法计算增加值的四项指标看,它们要比总产值的抗干扰能力强。因为在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这四个指标上,不管在那个指标上弄虚做假都容易漏出马脚来。任何企业都不会在人们一眼就看得出的地方作虚假文章。因此,核算增加值采用分配法比生产法更具有抗干扰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应构造以企业核算为基础,以专业核算为依托,以综合核算为主体的三级核算体系。三级核算体系中宜采用以收入法(分配法即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为基础,以生产法,支出法为辅助的核算模式,改变过去以生产法为基础,另外两种方法为辅助的核算模式。尽快建立三级以收入法为主、以生产法为辅的统计指标体系。

上一篇:在软土中建造沉井和顶管相结合的倒虹吸管的施... 下一篇:浅谈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