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如何办好乡镇广播自办节目

时间:2022-10-07 05:22:21

新时期如何办好乡镇广播自办节目

摘要:乡镇广播自办节目不仅是上级广播节目的延伸和补充,也是上级电台节目的拾遗补缺。与上级新闻单位相比,乡镇广播自办节目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与广大听众最接近,取得明显的直接效益,反馈也最便捷,文章提出了新时期办好乡镇广播自办节目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乡镇自办节目;实用性;耐听性;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G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1-0171-01

一、引 言

如今进入多媒体传播的新时代,各种新兴媒体不断冲击人们的眼球,吸引着人们的视听。而作为传统媒介的农村乡镇广播在广袤无垠的田间地头仍然有着其无可替代的作用,办好农村广播节目,造福广大农村听众,仍然有所作为,尤其在新农村建设中更是不可或缺。乡镇广播自办节目不仅是上级广播节目的延伸和补充,也是上级电台节目的拾遗补缺。与上级新闻单位相比,乡镇广播自办节目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与广大听众最接近,可以取得明显的直接效益,反馈也最便捷,但是这些优势能否得到充分发挥需要明确。从个人十多年乡镇广播自办编播员的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办好眼下的对农广播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二、节目内容注重丰富性、实用性

相比电视、网络、报纸,乡镇广播自办节目在播出的时效性和内容的丰富性等方面都处在落后地位。不能把对农广播简单的办成国际要闻、中国新闻,也不能把节目单纯的办成本地区会议报道、文艺频道。因此,把握好节目的定位,丰富节目的内容,是争取农村听众的必由之路。随着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农民角色的转换,在农村中最看重、最受欢迎的节目还是主要集中在实用服务性方面。在栏目设置上要把着力点放在搞好政策服务、法律服务、科技服务、健康服务以及农业气象、市场信息服务等方面。节目宣传内容要最大程度地贴近农村受众需求,突出服务性、实用性的特点。针对农村群众的收听热点,要选准报道的重点,寻找准报道的切入点,切实围绕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中心,紧扣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因时而宜地就农民群众所关心和盼望了解的农村政策、民生新闻、农业种养技术、经营致富经验、天气预报等开展宣传活动。

三、节目形式要具多样性、耐听性

乡镇广播自办节目除了在节目内容上要紧扣“三农”主题,追求本土特色外,还要在节目的形式多样化等方面寻求突破。任何广播节目都有其一定的生命周期,听众到一定的时间后也都会产生相应的审美疲劳。因此,这就要求乡镇广播自办节目的采编人员,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念,不断创新节目的形式,最大程度地发挥广播的及时性、易于参与性等特点,结合农事、地区中心工作,不断更新栏目的设置。比如在春耕春种的季节,开设春播快讯,邀请农技专家走进演播室传经送宝等。通过在播报新闻的间歇穿插文艺节目,在通讯报道中增加采访录音,在节目过程中适当引导听众参与等创新手段栓紧听众群体。同时,还要进一步增强乡镇广播节目的创优意识和精品意识,多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不断促进节目质量的整体提高。

四、播录设备加快数字化、自动化

由于受人力、精力和资金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乡镇广播自办节目不可能像市、县台那样,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也不可能像市、县台一样有众多的新闻从业人员。更为突出的问题是,播录设备相对陈旧,自动化程度不高。一些乡镇站仍然用的是盒式采访机,盘式磁带录音机,没有调音台、录音笔、播音话筒、专业音箱,更不用说数字编辑线了。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提高乡镇广播自办节目的质量,加快设备数字化和自动化显得非常必要。

总之,能办一套对农业有指导性,对农村有导向性,对农民有贴近性的适合广大农村群众喜爱的节目,这既是新形势下广电工作者的职责,也是乡镇广电站立足基层的基础。办好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乡镇广播节目在新农村建设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大有作为。

上一篇:报纸副刊培育慢文化正当时 下一篇:信任――和谐社会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