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国人的科学素养

时间:2022-10-07 04:42:53

谈国人的科学素养

判断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时,科技实力是必不可少的构成因素;看一个人的素质高低,其科学素养也是极其重要的指标。在知识经济时代,公民科学素养的高低,不但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影响许多政策的决定与实施。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要提升综合国力,步入发达国家的阵营,势必要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提出到2010年,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要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我们现在与这个目标,有多大的差距呢?

我国的现状

目前,我国劳动人口中75%左右只具有初中或小学文化程度,其中文盲、半文盲占8%,而他们中绝大多数人离开学校以后缺少接受继续教育和参与科普活动的机会与途径。城乡差别很大,农村居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仅为城市居民的1/6。

2003年进行的第五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为1.98%,也就是说,我国每1000个人中,约有20个人达到了对科技知识信息的基本了解程度。而在美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为17%,日本为5.3%,相比之下,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极大。即使回到1985年,美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是5%,即每千人中有50人具备基本科学素养,也远远高于我国现在的情况。

与科学素养低形成反差的是中国人的迷信程度。无论是老年人、中年人还是年轻人,几乎都有自己感兴趣的迷信活动。在今年2月末揭幕的“广州科普论坛”上,有关中国科普现状的调查资料表明,在中国,两人中有1人迷信求签;4人中有1人迷信星座;5人中有1人迷信周公解梦。

科普的障碍

教育是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但我国人均接受正规教育年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人均受教育年限约为8年,而世界上许多国家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2年左右,如美国为13.4年、爱尔兰为11.7年、韩国为12.3年。

在对青少年进行的学校教育中,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不重视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不注意给学生提供进行科学实践的机会,致使学生的科学素质结构存在明显缺陷。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小学生仅有1/3经常参观科技馆。没有足够的科普活动来培养和发展青少年的科学兴趣,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就难以得到提升。我国的社会教育、成人教育的发展还不完善,一个人离开学校后,很少有机会接受继续教育和参加科普活动。

除正规教育外,大众传播媒体是我国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主要渠道和影响我国公众科学素养变化的重要因素。第五次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高达93.1%的公众通过电视获得科技知识和信息;有69.5%的公众通过报纸获得科技信息。

但是我国大众传媒科技传播力度不够、质量不高。我国电视台的科技节目,只占到总节目量的6%左右,而美国占到了20%,日本占到15%。在报刊、网站上,处处可见星座运程、生肖运程,很多青少年对此深信不疑。有的媒体不顾科学事实,仅仅为了吸引眼球,报道不合科学常理的虚假新闻。在各种广告中,商家利用新的科技词语制造噱头,进行错误的宣传。例如曾经炒作得轰轰烈烈的干细胞美容,商家宣称已经有了干细胞产品,可以轻易使人年轻十岁,但实际上干细胞研究在国际上还属于初始阶段,产品纯属骗局。

科普设施、队伍、经费等资源不足也制约着公民科学素养的提高。我国科技馆总量严重不足,内地人均科技馆数量和每年参观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不及我国台湾地区的1/20。内地31个省市区,有些省会城市连科技馆都没有。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人们对科普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科普是小儿科,是已经没什么科研能力的人所从事的一种层次较低的活动,而且,创作科普作品常常报酬很低,在评职称时,有时候反而会带来负作用。因此,很多人宁愿投身科研工作也不愿意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作品。事实上,在国外,很多大科学家都愿意投身科普创作。例如,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卡尔・萨根的《宇宙》、英国宇宙学家斯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等等都是科学读物中的精品。

国外的做法

美国科学促进会从1985年起组织几百名科技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制订了一项面向未来70多年,致力于提高全体美国人科学素质的长远计划――“2061计划”,提出了到2061年哈雷彗星再次回归时,美国公民人人具有科学素质的目标。

美国科普电视片题材广泛,表现形式灵活多样,如探索自然奥秘的《宇宙》、展现人类科学发展历程及人物的《科学奥德赛》、电视杂志节目《3-2-1接触》等等,都创下了很高的收视率。一些科普片由于深受欢迎而多次续拍。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波士顿WGBH电视台制作的《新星》科普片到1999年已连续播放了26年,播出了近500集,现仍在拍新集。

欧盟在2003年分别实施了“欧洲研究区”和“科学与社会”两大战略计划。其中“科学与社会”内容包括科技、教育、公民参与欧洲科技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科技知识的应用等各个方面。加拿大、韩国等国政府在制定21世纪初期的科技发展规划和政策时,也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文化的互动。

提高公民科学素养是世界各国提升综合国力的战略共识,这些推动公众科技素质的提高、推动科技和公众交流互动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测测你的科学素养

判断下列观点的对错:

1.地心的温度非常高

2.地球围绕太阳转

3.我们呼吸的氧气来源于植物

4.父亲的基因决定孩子的性别

5.激光因汇聚声波而产生

6.电子比原子小

7.抗生素既能杀死细菌也能杀死病毒

8.宇宙产生于大爆炸

9.数百万年来,我们生活的大陆一直在缓慢地漂移并将继续漂移

10.就我们目前所知,人类是从早期动物进化而来

11.吸烟会导致肺癌

12.最早期的人类与恐龙生活在同一个年代

13.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牛奶经过煮沸后对人体无害

14.光速比声速快

15.所有的放射性现象都是人为造成的

16.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天

以上是2003年进行的第五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问卷中的部分题目。根据收回的问卷,我国公众能答对10个科学观点的约8.9%,答对12个的5.1%,能答对14个的2.3%,全部答对的仅0.4%。

答案:

1.对;2.对;3.对;4.对;5.错;6.对;7.错;8.对;9.对;10.对;11.对;12.错;13.错;14.对;15.错;16.错。

上一篇:防范铝超标 下一篇:监控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