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的实践与研究

时间:2022-10-07 03:12:25

中职学校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的实践与研究

摘 要:教学质量是中职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结合我校实际制定科学、可操作、切合实际的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体系,对学校的教学过程质量实行全程监控,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学过程;质量监控

一、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的意义

人才培养质量始终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2011年包括我校在内的全国百所中职学校首批启动国家级重点示范专业建设项目,由此推动中职学校办学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国家加大了对中职学校建设的投资,同时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学校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然成为中职学校改革发展建设的核心目标。

教学质量直接关系着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随着中职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为保证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正在推进改革的同时,必须加强教学过程(即以备课、课堂理论教学实施、车间实训教学实施、计划执行、听课、评课、实训成果等为主)的质量监控。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是全面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包括从招生质量监控(入口监控)――教学过程质量监控(过程监控)――毕业生质量监控(出口监控)]的中心环节。构建科学的、完善的、可操作的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体系是实现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的有力保障。

随着职业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入,在职业学校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和推进质量提升的新形势下,职业学校旧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教学过程缺乏针对职业学校教育特点的监控和评价,不能体现出职教特色,出现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的监控不全面。以我校进行国家级重点专业项目建设为契机,开展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具有职教特色的中职学校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的实践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构建

1.构建人才培养质量目标和质量标准体系

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的目标体系通过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设计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按照新一轮专业建设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设定的目标执行。严格按照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课程教学大纲实施教学。编写高水平的校本教材,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和评估体系。

2.构建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组织体系

建立以学校教学督导室、教务科、教研室三个层面的教学质量监控组织体系。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通过“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协同监控”的原则实现教学质量各环节的逐级监控。对课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施过程、实践教学后期工作等进行质量监控、评价和意见反馈。

3.构建教学过程质量评价体系

构建以学生、老师、督导、企业多元评价的教学过程质量评价体系,制定了教学过程质量控制评价指标,即教学准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听课、评课、作业等各项评价指标,使教学过程质量评价有章可依、有规可循、严格执行,有力地促进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化,保障了教学秩序的稳定。

(1)教研室评价、教师自评。各教研室要组织经常性的教学自查,“期初”检查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案的准备情况,“期中”检查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期末”检查计划完成情况;教师客观认识自己进行自评,找出差距,自觉努力提高。

(2)教务科评价。日常检查学生出勤、课堂纪律,检查教师教学纪律、私自调窜课,期末组织检查出题、考风、考纪。

(3)督导室评价。期初检查老师教案和教学计划制定,查看备课态度、备课质量、备课效果;平时随机听课并检查教师教学准备和计划执行情况。检查教务科课表、校历编排,日常教学管理等。

(4)学生评教(20%)。在每门课程即将结束时,督导室组织学生通过调查问卷或座谈会等方式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态度、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内容与效果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学生评教是教学效果评估中一种比较重要、有效的方法,占总评价成绩的20%。

(5)企业评教(20%)。专业理实一体课程教学实施中,按照一定的权重,由学校聘请的与校内老师共同指导实训教学的企业人员参与教学过程质量评价,根据学生具备的职业素养(20%)、掌握的知识(30%)和具备的真实技能(50%)进行评价。

4.构建教学过程质量监控制度体系

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为先导,严格执行为保障,全面监控教学过程质量。学校各教学管理部门及教学实施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建立理论、实践教学的各项管理制度,如制定《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教师考核奖惩制度》、《听课制度》、《教师试讲制度》、《实训教师工作职责》、《教学督导工作规范》、《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实践教学管理规定》等。

5.构建信息反馈调控体系

信息反馈系统以督导室、教务科、教研室为主要职能部门,由校领导、教师、学生、教学督导员组成的信息网络。信息反馈系统是一个多维度、立体开放的系统,同时也是闭合的系统。信息反馈系统的反馈渠道主要包括:学生信息、教师信息、教学管理人员信息等,建立多条信息反馈渠道,通过调查、座谈、问卷、听课等多种形式,做到广泛准确地收集教学过程信息,以评估结果的反馈为主渠道,及时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优化教学过程控制,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发展,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体系的运行

1.督导室是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的主体机构

督导室是在主管教学校长领导下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组织的重要职能部门,负责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的建设、实施,对各专业部教学进行全面管理等。教学督导成员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一定威望的老教师构成,对学校整体教学工作进行调研,督促教师加强师德修养、敬业乐教、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地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督导员应该经常深入教学一线,通过听课、参加教学环节,收集反馈相关信息,随时向学校领导或有关部门和个人反馈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强和改进教学工作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提出合理意见和建议。

2.教务科是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的枢纽机构

教务科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主要通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执行情况的检查、 对教师授课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听课和进行评课,及对各教研室教学质量的评估等环节加以控制。并对上述环节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原因,并及时找出对策加以解决和修正。

3.教研室是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的基础机构

教研室的主要职责是依据专业教学质量管理的目标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对任课教师和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质量监控,组织教研活动,教学改革,交流教学经验,反馈教学信息,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辅导和管理。我校各教研室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主要途径有:学期授课计划的执行情况,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订修订、教材选用,教学观摩,作业批改情况,日常检查,内部自评,各项信息反馈,期中教学检查和分析总结,问题的解决及跟踪落实,期末教学检查和分析总结。

发挥教研室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中的主人作用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必须重视增强全员质量意识。教学质量监控不应只是少数人对多数人进行监控,必须有全员的参与。每一位教师都要有较强的质量意识,把教学质量视为学校长期发展的保证,在备课、听课、评课等教学活动中不追求表面形式,保持严谨的教科研态度,互相监督、相互促进。

近年来学校通过尝试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结合各类教学评比活动对各项教学工作进行评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了教学质量。几年来,教师在省市组织的各项教学比赛评比活动中均取得了极佳的成绩,参加多媒体教学软件和课件大赛的老师均代表吉林队参加国赛,连续三年参赛教师均以一、二等奖的优异成绩为吉林省争得荣誉。2012年我校师生在省级技能竞赛中有了新的突破,在代表吉林省参加多项国赛的赛事中取得了4 银10铜的历史最好成绩。总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的实施,改革了教学管理体制。通过加强对教学过程考核的力度,强化了教学组织与管理功能,充分发挥了学校督导室的作用,实现了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重心下移,使教学过程质量监控工作质量得到全面提高,使监控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全面、公正,具有可操作性;在实践中,进一步加强了教学管理部门与教研室之间的相互配合。

参考文献:

[1] 韦巧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探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12):234

[2]胡东方.学校管理新思维[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3]孙志河,刁哲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8)

上一篇: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自主发展 下一篇:新课改下增强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探析